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正>生活中,像这样的事实俯拾皆是:相爱的夫妻难以相偕到老,不爱的伴侣却往住白头偕老。这就给了我们一点启示:要像不爱的人那样相爱、相处。不爱,便不会在乎他是否记得你的手机号,不会一个小时一次电话去烦他。不爱,便不会奢望他每年都记得你的生日并给你一份惊喜,也就少了许多怅然和失意。  相似文献   

2.
《现代妇女》2008,(6):32-32
阿赛姆的同事中有一位青年售货员,他在工作时常常使用卡耐基的自我激励警句以控制自己的心态。他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学生,只在暑假期间到保险公司去做出售保险单的销售员。在两周的理论训练期间,他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在有了一些销售经验之后,就定了一个特殊的目标——获奖。要想做到这一点,他室少要在一周内销售一百份保险单。  相似文献   

3.
感恩的阳光     
包利民 《老年人》2005,(5):29-29
大学毕业那年,我没有找到接收单位,只好回了家乡。在家乡的小城,要找工作也十分困难,两个月奔走下来,竟然没有一点门路。恰恰这个时候,与我相爱3年的女友提出分手,真是雪上加霜,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绝望。那些日子,我的心冷到了极点,常常无缘无故地跟父母闹别扭。一天晚饭后,父亲来到我的房间,劝我振作精神,出去找点事情做。他的话还没说完,我就生气地拒绝了,而且牢骚满腹地说:这年头没钱没关系还想找工作?你看人家前院的李飞,大学没毕业,家里就给他安排好了工作,这就叫父母的能力!”父亲遭到我的抢白,一脸灰暗,默默地走开了。那一夜,我听…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像这样的事实比比皆是:相爱的夫妻难以到头,不爱的伴侣却往往白头偕老. 这就给了我们一点启示:要像不爱那样相爱、相处. 不爱,便不会在乎他是否记得你的手机号,不会一个小时一次电话烦他. 不爱,便不会奢望他每年记得你的生日并给你一份惊喜,也就少了许多怅然和失意.  相似文献   

5.
自大     
唐朝的宰相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军事统领,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尽管享有名誉、权力和财富,他却把自己当成一个谦卑虔诚的佛教徒。他常常去拜见最喜欢的禅师,从师于他,二人相处十分愉快。他虽是宰相,却一点也没有因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关系。他们之间就像只是受尊敬的大师与恭敬的学生一样。  相似文献   

6.
自大     
唐朝的宰相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军事统领,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尽管享有名誉、权力和财富,他却把自己当成一个谦卑虔诚的佛教徒。他常常去拜见最喜欢的禅师,从师于他,二人相处十分愉快。他虽是宰相,却一点也没有因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关系。他们之间就像只是受尊敬的大师与恭敬的学生一样。  相似文献   

7.
夫妻对弈     
两个人的夜晚,冷落许久的棋盘又摆上了桌面。其实先生棋艺略高我一筹,但他常常输于我,我赢了沾沾自喜,他便有点恼,尤其儿子在家时。有一次恼得撸了棋盘,被我批评为"棋品"不高。于是先生洗心革面,戒骄戒躁,不再麻痹轻敌。这样他就今天赢,明天赢(限每天一盘),一连三天赢下来,态度好了。第一天笑眯眯,第二天喜滋滋,第三天大方地让你悔一子,赖一点。他也不再正襟危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在棋盘了;他一会儿瞄瞄报纸,一会儿吃几颗葡萄,甚至站得老远吆喝:"马二进三……炮八平五……"终于弄到岌岌可危,"长考"起来,让我等得心焦,提出找个钟来计时。突然悟到,这夫妻关系,犹如对弈。凡人都有赢的心理,妻要一直赢,必伤了男子汉的自尊心。但妻要是盘盘皆输,一上手就输,完全不是个对手,不说拴不住丈夫的心吧,终究也得不到尊重。比较理想的是棋逢对手。当然这棋不是下给外人看。我常常感慨于一些科学家夫妻,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相扶相依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我也感慨于一些平常人家,茅屋布衣,粗茶淡饭,生儿育女代代相传。也有不少家庭,你争我斗,夫妻都抱着必赢的心思,自己还不知觉。都想赢,必  相似文献   

8.
林湘艳 《当代老年》2008,(12):42-42
个案一:70岁的覃老伯,清早起床发现右侧手足活动不灵便,讲话也不流利。他不当一回事,心想休息一下就会好的,就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一拖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右侧手足一点也不能活动了,这才荒了,赶忙打电话给儿子,送到医院,经检查,已是大片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让笑容稍息     
张翔 《现代交际》2006,(11):69-69
圣菲利普是16世纪深受爱戴的罗马牧师,富人和穷人追随着他,贵族和平民也都喜欢他,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善解人意。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圣菲利普明白了女孩的缺点,其实她心地倒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就会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  相似文献   

10.
刘老是一位半身不遂的患者,因行走不便而由家人搀扶到心理治疗室,刚一落座就愤愤不平地讲到自己是被别人活活气得中风的,“我那老伴要多罗嗦有多罗嗦,整天唠唠叨叨,就是不会体贴人,我有个病痛什么的她也不照顾我。说到子女,更是气人,好不容易把他们拉扯大,不要说孝顺,能少惹点麻烦,少给一点脸色看就算不错了。单位也是人走茶凉,很少有人来看望我,同事间人情淡薄,世风不古……”真是牢骚满腹,看什么都不顺眼。笔者打断他滔滔不绝的怨言,问他在家里做了些什么事,他回答说家务事全由老伴做。又问他一点事都不做,怎么倒还责备…  相似文献   

11.
网友来信: 我今年24岁,处了一个男朋友,他是我的大学同学,但是我总觉得他的想法不够成熟,跟他在一起很累,看不到什么希望.他家庭不是很和睦,父母很早就离婚了,这导致他内心缺乏安全感,很脆弱也很敏感,经常会因为一句话或一点小事就生气.毕业以后,我觉得他越来越不自信了,也许是我心太急,希望他有份稳定的工作,为我们的将来做一个规划,可他就是一点理想也没有,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从毕业到现在,他已经换了3份工作了,我一问他想做什么,他就会说他想休息段时间,感觉自己太累了,需要调整心态重新再战.但我觉得这纯粹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我该怎么开导他,怎么帮助他,才能让他不那么的茫然、自卑?  相似文献   

12.
爱情悟语     
爱情悟语文/他他图/郑屹A你说,你爱我,今生今世,一直到永远。可是,我说,不,我要你主我,一心一意,只要有片到的时间就足够了。你长久地爱我,但却只吝啬地给我一点点关怀.一点点温暖,那和不爱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专心地爱我,把你的一切都奉献给我,虽然这爱很...  相似文献   

13.
6年前,"恨嫁"的她遇到高薪海归的他;6年后,她说结婚吧,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啊"。她为他做出了许多改变,如同她的大胆宣告:"这是我的方式:喜欢吃的东西,就一定要吃够了为止。爱也是,爱一个人就彻彻底底,把能使的招数都用上,胜算的几率会大些,即使无获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一点遗憾。"  相似文献   

14.
典型病例:爸爸给6岁的儿子买了一辆电动汽车,孩子玩得有趣,就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它怎么会跑呢?哪知道一拆开就装不上了。爸爸看见了,就批评了他几句,还打了他两巴掌。儿子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没敢哭也没敢闹,一回头看见趴在地毯上的小猫,上去就是一脚:“都怪你,该死的猫!” 专家诊断:看了这幕家庭剧,成年人都会把它视为小孩子的幼稚付之一笑。其实,成年人也常常会做出同样性质的举动来。比如,在单位里受了领导的批评,觉得肚子里窝火,满心不痛快,但是这口气又不敢发泄到领导身上,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妻子把饭菜烧糊了,…  相似文献   

15.
爷爷的童年     
爷爷常常对我讲起他的童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8岁那年被送到一个远房亲戚家寄养。这家人一点也不疼爱他,没给他穿过一件好衣服、吃过一顿饱饭,还每天要他去砍柴、放牛、放鸭子。深山里的冬天特别冷,遍地都是冰雪,爷爷没有鞋子穿,光着脚踩冰踏雪,一双脚冻得又红又  相似文献   

16.
来而不往     
正季羡林和胡乔木是老同学,胡乔木对季羡林的友情,始终有增无减。胡乔木多次探访季羡林,奇怪的是,季羡林却一次也没有回访过。即便如此,胡乔木有了新鲜的吃食,也不忘给季羡林捎一点,和他分享。平素最讲礼仪的季羡林,却"来而不往","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给胡乔木送过"。有一年,胡乔木约季羡林到敦煌去参观,他也婉言谢绝了。据说,  相似文献   

17.
情人汤     
<正>公司组织旅游,有他,也有她。他和她,是有些感情的。这感情,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他们也曾经试图结束这种可能无限发展的危险游戏,可是每当痛下决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退缩。宛若一件珍贵的物品,丢了,是一回事;主动失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相似文献   

18.
他出身寒微,而且其貌不扬:八字眉、小眼睛、咧嘴巴。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业成绩一般,也没有什么特长与爱好。更要命的是,他疏于交往、近乎木讷的性格。唯一体现在他身上的长处,怕是一点绘画天赋了。也正是这一根救命稻草,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录取了他。1984年,  相似文献   

19.
《伴侣(A版)》2011,(6):32-32
正问:结婚前我就有腿疼的毛病,曾到县医院看过,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后来,我结婚了,过了几年,这腿疼的毛病一下子严重了,到北京一看,才确诊是脊髓型颈椎病。这种病瘫痪的可能都有,要治就得花五、六万元动手术,而且术后效果也不敢保证。丈夫一听心就凉了,说我骗了他,要求离婚。我同意离婚,但提出让他给我一笔扶养费。他一口回绝,说我婚前隐瞒了病史,这病不该他治。请问:这种情况下,他该不该  相似文献   

20.
彭国梁 《老年人》2006,(7):22-23
今年年初,我和杨里昂先生合作出了一本书,叫《消逝的长沙风景》。样书一到,我和杨先生几乎同时想到:先要送一本给陈先枢先生,请他雅正。因为在长沙文化圈子里,无论是地域的还是历史的,尊他为权威,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现在,我的桌上就摆着他的《湘城文史丛谈》《、长沙地名古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