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家不擅长隐瞒。艺术家追求的境界是要人的心,这需要他自己先付出心灵的能量。他假如不爱就很难蒙蔽自己真实的感觉,他必须敏锐地找到他之所爱。商人不喜欢暴露。商人需要情绪相对的稳定,尽管对方使他讨厌得要命,但还要作出友善的自嘲,让人感觉到他的善意。艺术家习惯说他自己相信的东西,商人习惯说令别人相信的东西。艺术家在动脑之前先动情,商人在动情之前先动容。商人的微笑都有一些代价在后面,他讲求功效,利益鲜明,这是做惯了"白日梦"的艺术家力所不能及的。艺术家是物质生命多少有些匮乏的动物,心理上或者生理上,他需要通过精神的创造来挣脱这种于物质生命的匮乏感。  相似文献   

2.
正倾诉主题:陈盎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有自己的专业,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在经历一场失败的恋爱以后,她遇见了一个既爱自己、也被自己所爱的男人。"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在他的火热攻势下,我们很快进入实质  相似文献   

3.
工龄22年,连续16年奔波在引黄工作第一线,疏淡了亲友,无怨无悔,他是一个合得的人;2001年任现职,短短6年时间他就使灌区30载旧貌换新颜,被誉为管理到位全国第一家,他是一个有为的人;多方融资,在荒芜的引黄总干渠上5年植树17万棵,建成绿色长廊,效益多重,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身为潘庄引黄灌区负责人,千方百计多引黄河水,全心全意造福德州人民,他是一个博爱的人。  相似文献   

4.
位置学     
某官员写了一本游记,附有很多插图,均为他在各地游历时的照片.大多是三四个人的合影,但都没有图片说明。照片上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不认识的,根据位置也能判断身份。作者是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中间,旁边的人应该等于或小于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一侧,中间那个人,就应该是厅级或厅级以上干部,我向他询问了几个我不认识的、站在中间照相的人,果然职务都比他高。  相似文献   

5.
高剑峰 《经理人》2007,(2):98-98
若让一个不断向老板伸手索取利益的人留在企业,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会产生“晕轮效应”,对企业造成板坏的影响。表面上看,是他一个人在向老板要利益,实际上,他代表一种势力或者一个派系.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利益,若老板满足他了,随之就可能有一批人,都会向老板索取更多.  相似文献   

6.
刘畅 《经营管理者》2011,(11):82-85
李阳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他每年要上700多场课,美国《纽约客》称他是”全世界唯一能让自己的学生学英语激动到泪流满面的人”,但很多人认为他过于商业,授课模式太疯狂  相似文献   

7.
·他从英国来,对四川文化有着深深的迷恋,谈及水井坊600年的历史,他蓝色的眼里总是闪着异样的神采 ·他是地道的英国人,虽说操一口纯正的伦敦腔,却对中国白酒情有独钟。 ·他是中国白酒历史上,首位掌舵中国酒企的洋人。 ·他就是柯明思,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因此,他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他是一个深具责任感的人,因此,他对工作的态度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他是一名信访战线上的新兵,却以实干创新的精神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信访局在短时间内改变形象,使信访干部精神状态大为改观。他,就是槐荫区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局长褚化荣同志。作为一名信访战线上的排头兵,他是如何使信访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的呢?他的回答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既实在又简洁:感情,责任,实干。  相似文献   

9.
林彪与朱德的“积怨”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9月11日,林彪在会上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德放出冷箭:“我今天要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平易近人,而且德高望重。”说着,他一拍桌子,提高声调:“但这是假的,他的骨子里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和彭德怀是一路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会场哗然了。  相似文献   

10.
下岗之后     
张涛 《领导广角》2002,(4):60-60
在这次裁员大军中,他也下岗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他今年四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只要看看他辉煌的过去,你没有理由不信服:三十八岁就当了厂办公室主任,在这个直属部辖的企业,他现在属于“正处级”干部,不少人对他的仕途看好,认为他很有实力升任厂长,他自已也这样认为。论文凭、论年龄、论工作经验,他在同辈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现在不是在强调领导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吗?  相似文献   

11.
资本向善     
如果你想创业,或者在事业发展的路途中。有幸认识了牟德彬,他会给你一些建议,甚至劝你放弃。这都不奇怪,他只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关键的力量和方向,而这往往是企业存亡和进退之间的转换,而他那奇异的影响力又总是那么微妙,往往会给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大家毫无察觉。他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人,他一个行为引发出的变革或许在许久后才会显现,以致于让很多人都已忘记了因果的关系,直到很多年以后才伶七然大晤  相似文献   

12.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09,(13):140-140
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为哲人。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无知的,别的人却把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相似文献   

13.
林涛 《决策探索》2005,(1):72-73
在麦迪逊时代,当时的人身材并不很高,但麦迪逊的身高却比一般人更矮,不足1.6米。体重还不到50公斤。为此,受到不少耻笑。他的外表的确没什么吸引力。然而这个矮个子不久就让人们不敢再轻视他了,他在25岁时就已经担任草拟弗吉尼亚州宪法的工作,并成为弗吉尼亚州议会议员了。所以,他在政治上的成功完全是靠他超人的智慧。按美国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东汉时宦官专政,宫廷政治之下,皇帝用人,不是所亲,就是所爱。故外戚和宦官在宫廷政治中,是有天然优势的。为了聚敛钱财,灵帝想出了种种卖官鬻爵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0,(15):128-130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他身为国民政府主席,但却被不少国民党人看作是“国府看印的”。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反袁护法的功臣、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之一,为官处世却奉行“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他就是林森,一个该被历史记住的人。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大凡成就一番大业者,多是心胸坦荡、襟怀坦诚之人。现实生活中,评价一个人尤其男士是否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会欣赏他人。一个人如果视同道为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总以为“他是伤疤我是花,别人都是豆腐渣”,最终将一事无成。只有学会欣赏别人,取其长、补己短,才能为自己的仕途发展和事业成功创造“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的和谐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领导者》2007,(6):30-31
他是“南城现象”的创造者,他曾是受人尊敬的乡镇党委书记,而今他是夏津教育工作者的领头人。人们敬佩他出众的领导才能,更敬佩他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他就是“德州人民好公仆”、现任夏津县教育局局长耿洪洲。  相似文献   

19.
安妮 《经营管理者》2011,(11):72-72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人将乔布斯视为神,有人则认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乔布斯极有个性,可以激励周围的人,但也可也将周围的人撕得粉碎。下面是13个证明他是“混蛋”的事例。  相似文献   

20.
周牧辰 《决策探索》2013,(21):48-48
在大家眼中,他是个儒雅的人,总是做事得体,让人感到舒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