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激励对象选择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激励对象应该选择那些对企业剩余利润产出最具影响力的员工.在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下,影响企业剩余产出的关键人力资本也不同,只有将掌握关键人力资本的员工作为股权激励对象,才能提高企业效率.在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下,掌握核心人力资本的员工有三种:掌握关键管理技能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经理人,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核心技术人员和能够有效构建企业内部合作理念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组织中的领头人(leader).  相似文献   

2.
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核心业务、关键资源的核心员工是企业优质人力资产,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战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创新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名词,而“自主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则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在《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惟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的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同时,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限制、技术封锁不断加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国难以掌握未来发展战略的主动权。强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抢占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已成为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5.
高层言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国际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实质性的作用。对企业中人力资本的激励,成为管理的核心之一。本文从人力资本的特征出发,提出基于进入权的激励方式和基于所有权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未忠 《决策探索》2005,(11):63-63
(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势头加剧。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在国有企业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纷纷流向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出现了加剧的势头。这些流失的人才大都是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或掌握国有企业主要销售渠道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7月2日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强调:苏州要在发展中领先,在竞争中争先,根本的还是要有掌握核心技术、善于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放大“引进一批人才、发展一大产业、  相似文献   

9.
王仕忠 《科学咨询》2008,(21):48-48
近日,南川区科委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全委会精神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着力营造"创业、创新、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益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三一把国际化作为自己的第三次创业,并具备了国际化运营的一些条件,比如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足够资源进行国际化投资,解决了自身的体制问题。三一正在实施数一数二产品战略,以将品质改变世界的梦想落到实处。不过,三一和其他中国企业一样,还在国际化之路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核心技术与辅助技术匹配的二次创新及其演化模型,详细归纳了后发企业创新演化路径,以解释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成功。通过对中兴通讯案例的编码和归类,本文界定了后发企业核心技术与辅助技术的学习与相关创新。通过对纵向分析,后发企业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狭义二次创新阶段,后发企业进行核心技术引进模仿和本地辅助技术的利用型创新,为核心技术适配本地的辅助技术;在后二次创新阶段,后发企业进行辅助技术探索和核心技术利用,跟踪国外新兴核心技术,进行基于辅助技术研发的价值创造型创新;在一次创新阶段,后发企业进行核心技术探索,并进行辅助技术利用以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本文归纳了两个理论命题:第一,发展中国家后发企业的创新是一个核心技术从模仿引进、利用创新到探索创新的演化过程,辅助技术常常先于核心技术进入探索阶段;第二,后发企业核心技术的利用创新驱动了辅助技术探索,核心技术探索创新驱动了辅助技术利用。  相似文献   

12.
近来,在反思中国汽车业20年发展的问题时,“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们的说法是:你放开了市场,结果也没获得核心技术,更没打造出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一股脑地  相似文献   

13.
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等当前关注的重要问题。人们在不同的范围强调的侧重面则有所不同。科技界,特别是大学和科研院所更加强调拥有和掌握“核心枝术”是关键中的关键;经济界,特别是企业则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长盛不衰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举措     
《领导文萃》2011,(7):138-139
广东:实施13项人才发展重点工程 其中包括:实施珠江人才计划,用5至1O午时间,引进100个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100名带动新兴学科、发展高新产业、引领先进文化的领军人才,1000名掌握核心技术的创造刨新刨业型急需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记者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评论者指出,专利已经成为外国企业削弱我国产品竞争力、阻碍我国扩大产品出口市场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技术骨干纷纷流向民营、跨国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出现了进一步加剧的势头。这些流失的人才大部是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或掌握国有企业主要销售渠道的人才。宏观上看,这种人才流动体现的是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推动,但客观上看,这种人才大流失却会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有着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然而研究表明,陕西关中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呈现出一般性人力资本过剩而高层次的人力资本缺乏,尤其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经营者和掌握核心技术和具有创新素养的高科技人员严重缺乏的态势。通过分析该区域人力资本的现状,对建立适应陕西关中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忠诚无价     
思坦因曼斯是德国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德国经济不景气时他失业了。后来他来到美国,在一个举目无亲的国度一时无法立足,只好到处漂泊。后来,一家小工厂的老板雇佣他担任机器马达制造的技术指导,思坦因曼斯有工程技术基础,加上他善于钻研,很快便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9.
企业核心技术的一种评价与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未来核心技术的选择及其研究与开发(R&D),给出了一种实用的评价与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评价技术的相关性、评价技术研发的成功可能性和选择核心技术等步骤.按照这种方法选择企业核心技术并进行研究与开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东莞IT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逐步形成了由三个层次组成“的金字塔”体系,最顶端的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着具有战略性地位的技术标准和核心技术;中间层次则是一些后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等,以制造和研发为重点;最底端的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