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将传统声训按其作用分为五类,然后依次分析各类声训同训诂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传统声训的作用并不都是训诂;有的作用虽然是训诂,但并没有创造新的训诂方式,而只是用"互训"的方式表达了训诂学者在训诂活动中通过因声求义得来的成果.最后以"附论"的形式指出第三类声训即推源的声训虽然也不是训诂,但它到了后代却具有间接的训诂作用,并对这种作用的由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中的声训是以声训作手段,以文化阐释为内容,以探求得名之由的特殊训释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释名》中可取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中声训的精华,即可取的声训,包括两类:一,完全可信的声训;二,基本可信的声训。认真发掘这两类声训,是研究《释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5.
声训在训诂史上多被当作释义的方式,这是因为声训能够展示被释词的区别特征,基本符合现代语义学“类属+种差”的释义要求;而且在形式上,声训也和义训有相同之处,甚至“比喻”类声训比“比拟事物”类义训具有更好的释义功能。可见声训只是由于其释词角度的特点,更适合展示语源,所以成为展示词语语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把假借定义为本无其意,依声托字。他认为假借必有本字,假借包括同声通写字、讬名标识字等内容。其假借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对于我们理解音近义通、探求词和词之间的语源关系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证《说文解字》有三种主要的声训方式,即所释之字与被释之字实际上是异体字,不是同源词;第二类是同源词为训,采取“A,B也”这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在释义里饱含着语源性义素。文章举《说文解字》言部字为例来说明这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声训与先秦名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先秦名学思想对声训之影响包括追求因果关系、申言类同原则、强调属性之独立普遍以及经世致用的正名观。声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民族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即通过范例类推而不是思辨推理来掌握事物的类别范畴。我们应重新认识和评价声训这一极富先人智慧内涵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9.
声训之出现甚早.<尔雅>就把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手段来运用.汉代学者运用声训所取得的训诂成就,把音义关系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戴侗等人运用声训把词的语源义探求与同源词揭示结合起来,拓宽了声训的用途.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运用声训广泛剔发词的音近义通现象,大量揭示同源词,创造了训诂学史上的最辉煌的业绩.王念孙以声证义,主要的根据是声纽.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在释义上除了采用形训和义训的训诂方法外,也用了大量的声训。从行文的形式和被释字与用来声训的字的形体联系对《说文》声训进行分类考察,进而探讨《说文解字》声训产生的思想基础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1.
辞书编纂对声训材料的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训是一种训诂方法,既可推求语源,又可解释字、词意义。在编纂以释义为宗旨的辞书时,引用声训材料应弄清其类型、来源。训释字、词意义的声训以及推源兼释义的声训可直接引用;纯粹推求语源的声训不宜引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孟子章句》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广义的声训说,论述了赵岐《孟子章句》中的声训方法。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孟子章句》里所用声训之语料进行定量分析:其一,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音相关;其二,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义相关;其三,赵注运用声训的目的。由此也证明了“声训”的界说还是以广义为宜。  相似文献   

13.
《埤雅》以声符释义贯穿全书,偶有穿凿附会之处。书中广泛运用声训之法,力求阐释事物命名之意,对声训推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14.
《说文》与《释名》声训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声训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分期,并从编排、数量、体例、方式、成就与不足等方面,对《说文》与《释名》的声训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指出了它们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5.
声训是《说文》的一种重要释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文中将《说文》声训分为“以音同音近字为训例”、“形声字与声符字相互为训例”、“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某声例”等九种形式并分别加以剖析。这对《说文》释文体例和早期声训的深入研究都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予之为取是管仲的为政原则,对实现齐国霸业起了重要作用.这一原则不仅推动了民本思想的发展,并且成为宝贵的历史经验被后人所借鉴,直到现在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声训基于汉代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和当时文化背景,其文化蕴涵十分丰富。从许慎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角度出发,分析《说文解字》女部声训并佐证以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描摹出汉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概貌,并能对此作出符合当时文化环境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释名》声训与推原的关系、《释名》声训与推原的判定标准以及具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廓清过去研究当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9.
声训是用音同音近的词解释词义、推寻语源的训诂方法,它经常说明事物的作用、性状、特征,或者训释者根据某种学说、自己的理解,把本来没有联系的两种事物曲折地联系起来,是研究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本文即对《说文》中的“酒”、“马”、“羊”、“媒”四条声训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进行了疏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楚辞新诂》乃何氏五十年治骚的结晶,亦凝聚师弟参与的心血。《新诂》重于考据、文字、音韵和训诂、校勘之学,尤精于声训,往往因音得义,精见叠出;以王逸、姜亮夫二家为基础,甄别诸家,多有补证、圆通、驳难;借助天文学、地理学、民俗学、考古学知识,破释《楚辞》疑难;过份推崇高邮二王、俞樾,亦有动辄“通假”、随意破字之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