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界定生产力的定义切入,认为生产力的科学含义应当涵盖人与自然既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和谐相处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然生产力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无偿的生产力的观点。文章通过分析生产活动,阐释了自然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自然生产力提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而发挥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生产力各因素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坚持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统一的观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自由的历史。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加强,人由自然的奴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自然并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温顺奴仆,当它遭到人类破坏时,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报复甚至毁灭人类。人只有深刻认识自然及其规律,并以此为行动的依据,才能使自然服务于自己。人类社会与自然既对立又依存,必须与之和谐发展。这就是说,人必须按照“合理的方式”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种“合理方式”就是人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从功利、真理、伦理、审美四种尺度统一出发.这样,人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土多德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创建了形式逻辑的科学体系,现代演绎逻辑,主要是数理逻辑就是从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从来沒有象今天这样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情况也日益证明形式逻辑这门专门科学是人类进行理论思维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认识与反映的工具。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正在促进形式逻辑科学的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具有双重涵义 :它包括自然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与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根源于“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异化 ,其异化的扬弃及人与自然统一的必要前提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调整 ,社会交往关系的普遍发展与调整。人与自然统一的深刻的现实基础在于实践的辩证否定性、其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相互改造和相互建构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真理成分.马克思指出:“自然并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火车头、铁路、电报、自动纺棉机等等.……它们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底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固定资本底发展表明:一般的社会知识、学问,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在社会生活过程底条件本身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知识底控制并根据此种知识而进行改造”.马克思这段话讲的是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科学技术的提高.但科学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一)生产力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杨锋历史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命题,自从自然之子──人脱胎于母亲,人和自然便建立了联系,联系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演进而不断改变。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又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从原始素朴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生产力定义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定义的局限性日益显示出来.第一,误导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第二,仅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理解生产力.第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过于狭隘.  相似文献   

8.
“绿色”的价值转换及其现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随着工业革命以来所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世界社会政治格局的变化,“绿色”便突破了自然属性的价值范围,更显现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使“绿色”转换出从未有的社会属性的价值。唯此,“绿色”又展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们往往简单地将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视为由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即由生产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构成。借助《德意志意识形态》《布鲁塞尔笔记》等文本可以看到,生产力并不是生产者直接使用劳动工具改造自然对象的物性结果,而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客观形成的综合能力与水平,无法被直观。正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在对人类主体如何在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现实研究基础上,马克思才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力哲学范畴,它是人类根据自身目的改造自然的特定能力和水平,不仅从人与自然的实践性关系中而来,更是基于人与自然的有序性与历史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重申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社会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以往仅把生产力定位于顺应自然或者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单向度内涵,强调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重构生产力概念,认为生产力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能力。对生产力概念的这一创新,有利于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通过“劳动”贯通“劳动力和土地”这两个“资本的原始要素”,建构起融社会生产力和环境生产力于一体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的环境生产力思想既是其生产力理论的基本思想,也构成其生产力理论的思想基础,源于对“劳动力和土地”的生育本质的发现。通过劳动力之“先天能力”,发现人本身的自然力;通过“土地”,发现自然生产力。人本身的自然力和自然生产力,其存在本质是生,生存本质是生育,灵魂是共生。所以,社会生产力与环境生产力共生,社会与环境共生,必以人与自然内在生成为基础。以此审视马克思的环境生产力思想,为人们重新认知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以及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等打开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新论——大生产观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八种生产力定义各有其特点和不足.定义生产力范畴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必须依据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和特点重新审视生产力.基于此,生产力的新定义是: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建设世界的能力系统,而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而且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地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这种新生产力定义的提出,深化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容,深化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深化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对于深入阐述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的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唯物史观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略论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吕鸿儒,吕薇洲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日益充分地显示出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到论断日益深入人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那么,当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这“科学技术”是否包括社...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的伦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主张人类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能够满足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应当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很大,内部联系复杂,任何一个较大的工程,没有多学科、多工种的协同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一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渗透、合流,向一体化综合发展,很多边缘学科相继出现。显然,现代从事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如果没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没有综合的能力,是不可能胜任工作的。二是管理科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现在科研、生产规模很大,技术复杂,相应的是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例如,仅上海宝钢一项工程就投资二百多亿元。如果没有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全息的角度论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前景。并从如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人和自然协调的紧迫性;人—科学技术—自然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提出人类在今后发展科学技术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以求达到人和自然整体动态系统最佳的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生产力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探析其生态价值,还原其真实意义,维护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性,补充、完善现行生产力范畴。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生产力实体要素、生产要素的构成论述了“自然”这种生态系统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工业生产生态化的设想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条件、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生态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生产力是对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反思与超越,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崭新理念。生态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两种能力的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目的性存在。从传统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