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利用考试取士的机会对当时学者以“险怪奇涩”相尚的文风痛加排抑,使“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四朝国史·欧阳修传》)。这是他所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一件大事。关于欧阳修所打击的文风究竟是西崑体骈文,还是属于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远佛亲道倾向与晚年出儒入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非常推崇陶渊明及其诗文,这与他历经政治挫折、认真反思自己的从政心态密切相关。通过对陶渊明的思考、接受,欧阳修从贪功冒进转向平和冷静,这不仅使他找到了仕与隐的平衡点,也使他明确了政治与民生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概念评价其人格。这种评价客观上造成了对欧阳修人格的根本性否定:欧阳修要么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从心理学角度),要么是多重人格的"伪君子"(从伦理学角度)。其实,欧阳修不仅人格健全、高尚,而且达到了审美人格的境界,他那缠绵沉挚、锐感多情的小词正是他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创造的审美人格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人格分裂"等概念评价欧阳修。评价欧阳修词作及其人格,应取审美的向度。  相似文献   

4.
庆历六年,欧阳修在滁州创作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极力铺陈渲染山水之乐、宴宾之乐、丰收之乐、民俗之乐等各种乐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他同时期的诗中,多写其遭贬后的苦闷与烦恼,而讳言其"乐"。事实上,欧阳修贬谪滁州,背负着"朋党"与"德薄"的双重恶名,隐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灵创伤。这两篇宣扬"与民同乐"的游记,既表达他醉酒后的狂放与洒脱,更反映其强自振作、强颜欢笑的贬谪心态,堪称"太守之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庆历六年,欧阳修在滁州创作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极力铺陈渲染山水之乐、宴宾之乐、丰收之乐、民俗之乐等各种乐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他同时期的诗中,多写其遭贬后的苦闷与烦恼,而讳言其"乐"。事实上,欧阳修贬谪滁州,背负着"朋党"与"德薄"的双重恶名,隐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灵创伤。这两篇宣扬"与民同乐"的游记,既表达他醉酒后的狂放与洒脱,更反映其强自振作、强颜欢笑的贬谪心态,堪称"太守之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自欧阳修的《归田录》。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在年青时,政治上他站在革新派范仲淹方面,跟保守派吕夷简等作了斗争,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改良运动失败后,他遭到政敌的排挤和打击,屡被罢职贬官,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因素。到了晚年,他趋向保守。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在当时的文学革新运动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一生对佛、道二教并非一视同仁,他早年即有远佛亲道的倾向,晚年亲道态度更加明显,这从他的诗文与言行中可以发现。欧阳修一直没有解决"神仙有无"这一令他困惑终生的道教问题,却因始终相信"有道",而且越来越认识到道教求仙的生活胜过名教求富贵功名的生活,以至于晚年出儒入道。  相似文献   

8.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情”为其阐释根据,但对于“情”的理解在此二书中也存在差异.欧阳修常将经学著作看成一个自足的文本,从文本的文意、文理、文风等角度去判断其真伪,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文本,他常从其文本的合逻辑性出发,而《诗经》研究中他主要从文学性与逻辑性两个角度去考察.他的经学阐释没有采用逐字逐句的解释经文的模式,而是运用了一种论辩、答问的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有着强烈的庐陵情结,多次署名为"庐陵欧阳修",这缘自他对庐陵欧阳世家的高度认同,对江西庐陵的深情眷恋,以及对自己名山事业的无比珍惜。千百年来,人们均称欧阳修为庐陵永丰人。欧阳修世系为庐陵,籍贯为永丰,但绵阳也是他故乡。欧阳修不仅属于庐陵、绵阳、滁州,更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的思想倾向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志说:欧阳修的学术思想实践,是始终继承了王(充)、吕(才)等反谶纬神道说教的斗争传统,其反谶纬的思想基础是他对自然现象变化的物质性认识。他把天认为是无意志精神,而自有其运动规律的物质实体,从而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变化乃是属于物质的流变。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欧阳修的思想中包涵有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因素。例如,“夫日中则昃,盛衰必复”(《新五代史·司天考》);“吉凶在人不在物”(《居士集》卷九,《鬼车》);他论述了天。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早年坚定地信奉儒家思想,认为“仙翁释子”皆为“异说”,但晚年开始倾心于道教,以儒者的身份吸收道教思想。这种思想转变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而产生的。从时代环境来看,宋代三教合流的背景为欧阳修思想的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从个人身体条件来看,晚年身患“消渴症”、双目眊昏的他已经不能再担任要职;更重要的是,欧阳修晚年乞求致仕不成,出知亳州之后,受这一空间的触动,心灵和情感得到了升华,使他对道教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欧阳修在亳州时期创作的诗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在遣词造句方面极具道教特色,大量使用与道教相关的典故和人物,反映出他对道教养生思想的接受和推崇。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 0 0 4年4月2 8日到2 9日,由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绵阳三江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欧阳修学术研讨会在欧阳修诞生地四川绵阳举行。此次研讨会围绕欧阳修文化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这一主题进行。学术研讨会由绵阳三江文化研究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管文虎主持,来自全国各地及绵阳本地的专家、学者共2 9人出席了会议。欧阳修在四川的后裔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欧阳修的学术贡献及时代价值展开了…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永丰县)人。举进士甲科、历任知县、知州、馆阁校勘、知谏院、权知礼部贡举、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职。卒谥文忠。欧阳修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博极群书,以文章冠天下,而且勤于政事,以济困扶危为己任;他不仅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杰出的领导人,而且是宋仁宗庆立新政的重要成员.现就其政治主  相似文献   

14.
手足情话     
景延祯烈士是我的二哥。他早年投身革命,1938年初从部队转到定(襄)崞(县)县特委工作,两县分署后,任崞县(现原平市)牺盟会秘书、县参议会议长,1941年初任山阴县县长,1942年春,遭日军袭击而牺牲。至今整整51年了。 延祯一生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他虽然结过婚,但未留下后代,“赤条条来,又赤条条  相似文献   

15.
宋词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宋诗的影响和支持,这一点最早可以从欧阳修的词中看出。欧阳修是宋代第一个诗词兼擅的大词人,他的词和他的诗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二者在主体形象和理性精神的突出方面表现出深刻的联系,颇能说明宋词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肃宗乾元元年 (公元 75 8年 ) ,杜甫因上疏营救房王官 ,触怒唐肃宗 ,几遭刑戮。由左拾遗任上被外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 ,(75 9年 )秋 ,因关中饥荒 ,弃官迁往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 )。到秦州后 ,亦因无法解决生计问题 ,历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次年 (76 0年 ) ,在亲友的帮助下 ,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 ,开始了他漂泊西南 ,流寓两川的一段生活。可贵的是 ,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 ,也不论生活怎样艰苦 ,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过自己的诗歌创作。《春夜喜雨》这首诗 ,就是他在成都草堂所…  相似文献   

17.
作为北宋文坛和政坛举重若轻的人物,欧阳修中晚年的归隐思想及最终为何选择归隐颍州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欧阳修从皇祐二年离开南京到熙宁三年任职青州期间所做的30首“思颍诗”,具有独特的创作规律。对其进行梳理,有利于探求欧阳修长期以来思隐的内外原因,并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归纳颍州这一地点在欧阳修思隐情结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领导的新政失败,被贬河南邓州.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慨言上书",一度下狱,后被贬为滁州知州.本文作于他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1046).他此时的心情和范仲淹应该同样是忧心忡忡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就是以忧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欢乐.这一点我们在分析<岳阳楼记>时,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而欧阳修却没有像范仲淹那样"进亦忧,退亦忧",他在<晚泊岳阳>中这样写:  相似文献   

19.
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欧阳修,不管写诗作文,都是严肃认真的。北宋时,宰相韩琦在他的第宅里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昼锦堂,借以显示宰相之家的豪奢。这本来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欧阳修在撰文记述此事中的一椿(?)事,倒是颇有意义的。欧阳修在文中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这两句,来称颂韩琦的功勋与幸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以其"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他的散文,具有幽情雅韵与纡徐婉曲之美。它的形成,来源于欧公的涵养和学问;也与有宋一代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有关;再加上欧阳修在仕途上屡遭挫折,这就更促使主体意识逐渐转向内观自省,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了这种风神。第二,平淡质直与条达疏畅,是欧阳修散文又一重要的美学特质。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以"实用求审美"这一最高美学追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欧公视"言"、"事"为一体的产物,当然与宋朝最高统治者曾多次下诏纠正浮靡文风也不无关系。第三,容与简易与凝练自然,是欧阳修散文又一显著的美学特质。这首先得力于欧公那认真踏实、一板一眼的审美习惯和刻苦用功的严谨写作态度;其次,来自于欧阳修知性反省的理性思考、尚辩驳的思想倾向;再次来源于他那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