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学科定位问题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但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文学地理学的定位一直具有多样性。国内学者从文学角度思考,将之理解为文学研究的方法、文学或文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独立的交叉学科。国外学者偏向从地理学角度思考,将之理解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在重新思考中,文学地理学应是一门融合两套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学科,具有二重性,是将地理因素影响下的文学研究和存在于文学形态中的地理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文学地理学是近30年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宏观层面看,主要热点问题集中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与任务及理论体系的建构等方面。文学地理学应该"成为一个可以和文学史双峰并峙的独立学科",其研究对象应该以文学为本位,其理论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并亟待建构。  相似文献   

3.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提倡的文学批评方法与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新方向,文学地理学批评建设需要关注这样十个关键词:文学的地理基础、文学的地理批评、文学的地理性、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文学的地理空间、文学的宇宙空间、文学的环境批评、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文学地理空间的限定域与扩展域、文学地理批评的人类中心与自然中心。如果思考并准确地界定了以上十个关键词,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与研究实践就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文学地理学无论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还是一个学科,都是中国本土化研究成果,处于初创阶段。对于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来进行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况,两者比较发现,目前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地理的研究有所忽视,而文学地理所蕴含的发生学、结构论和运动论价值和意义,不仅决定了文学活动程度的构成方式、运动规律和本体论属性,而且直接显示了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立场、方法论和逻辑依据,是文学地理学建立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学地理学是目前国内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却表现出理论研究与文本实践之间的不平衡,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远大于理论方法上的探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产生于空间批评的历史语境,同时借鉴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理路的梳理与解析可以为国内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学地理学是由中国本土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文学的学科,也是批评与研究文学的一种新方法。它兴起于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发展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研究。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中,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为文学地理学提供许多第一手资料,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许多重要个案,从而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文献中所保存的文化、文学与自然地理要素,一再说明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有力地论证了地理是文学发生的起点与产生的基础,也是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地方文献还包括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某个地方的自然山水与民情风俗的照片、录像、录音与实物,它们对于文学地理学研究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王珪使辽行程中写下的18首北疆纪行诗,因作者足迹的不断挪移,所以呈现出空间上的地理学特征;又因其抒情感怀以诗为载体,所以具有明显的文学意义。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观照王珪这组纪行诗,可以确证其由汴京出发最远至内蒙古赤峰市的使辽线路,并探寻王珪纪行诗作中冬春代序的物候景象和北国“江山”的文学建构,发掘诗作中以使臣情绪、思古幽情、乡愁意绪为代表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从单一运动形态的研究走向多运动形态及其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综合研究,相邻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成为明显的趋势.同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的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二者在历史渊源、研究对象、实践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相通和交叉之处.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一些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如劳动地域分工、世界城市、城市成长[1]、产业群、城市群、大都市区等,这两个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甚至融合倾向愈加突出,趋势目前更有显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翔实的材料宏观地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产生、发展、繁荣的历程.文章认为,10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结构从以民间文学为主到以作家文学为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后50年,建立了民族文学学科,培养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对民族文学的研究从无到有,从零碎到系统,从浅显到深入,从单一到多层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是辉煌的,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1.
招子庸的《粤讴》是一部用粤语写成的典型的地域文学。《粤讴》的产生,与作者所处的"半农半儒"的家庭人文环境及"可游可钓"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有着重要关系。《粤讴》各篇所写之内容与所抒发之情感,实际上可归置于两个地理空间:一个是以珠江为背景的水上空间,一个是以京师为背景的陆上空间。两个地理空间容纳了两个内涵不同而彼此关联的情感世界,体现了两种人生和两种价值观,从而构成了《粤讴》丰富的情感内容与较强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2.
文学地理学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边城》是京派作家沈从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边城》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其中自然意象有水、黄狗、鸭子、鱼、虎耳草等;人文意象有赛船、鼓声、马路与车路、碾坊与渡船等,这些意象都是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要以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文化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为前提条件。在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还要特别注意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本土文化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流变、区域文化的识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将湖南文学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有其特定的概念规范和学术要求“湖南文学”有其时空不同的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外国文学”指近代形态下的中国以外其它国家的文学;将两者比较,应以深化对湖南文学及其规律的认识为目的。区域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的着眼点表面看似矛盾,但从本土出发的比较文学研究有利于区域文学精神的把握。这一课题对于清理湖南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总结认识湖南文学的演变规律,透视湖南精神,形成湖南比较文学研究特色都具有重要意义。课题可以从“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两个层面设计若干子课题。  相似文献   

15.
16.
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 ,向来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人类的文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既往的知识分类体系已被打破 ,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的互渗互动 ,又一次锁定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关键词,发轫于“景观”,经历了“景观”向“文化景观”的嬗变,其总体涵义指彰显文化属性的实体景观。“文化景观”的指涉范围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成为跨学科联系的高频词汇,如与文学地理学所建立起的跨学科互动。这种互动总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人文地理学关键词“文化景观”,与文学地理学关键词“文学景观”之间相联又相离的关系;其二为“文化景观”自身包含的人文地理学科方法论,与文学地理学学科研究方法论之间,形成了互视、借鉴的有机模式。跨学科互动的双向审视,既修补了文化景观研究中偏离本体研究的不足,也成为检验文学地理学的学术话语权及现实功用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在访谈中梅新林教授回顾了自己的生命史和求学史,以及从《仙话》切入转到《红楼梦哲学精神》的研究,从而进入文学人类学的领域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海派文化是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都市文化,它主要由吴越文化、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混杂而成.以海派文化作为研究视角,海派文学的商业性、现代性是研究的热点,其传统性则有待于拓展、深化.从传统文化角度加强海派文学研究.有助于把握海派文学的全貌、本质,也有助于认识海派文学精神的复杂、多元,揭示海派文学的对话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学地理学因素对于“白洋淀诗歌群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背景作用。拟从湿地背景催发“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情怀、燕赵文化渊源确立“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生命基调、地缘优势打造“白洋淀诗歌群落”封闭而开放的诗歌美学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开拓“白洋淀诗歌群落”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