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老无所依》改编的同名电影看似一部简单的暴力凶杀片,实则是创造性地运用丰富的隐喻手段构建了一个思想内容远远超出镜头画面的认知世界,深刻透视了人性和社会现状,突出了作品“呼唤美国社会传统信仰和人性道德回归”的主题,达到了引发人们深度人文关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洁 《家庭科技》2013,(2):49-49
家住北京市顺义区的郭大爷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到了应该尽享天伦的年纪,郭大爷却把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原来,1989年,郭大爷两口子与几个子女签订了一份《分别赡养协》,约定大儿子负责赡养母亲,其余两个儿子负责赡养父亲。因为当时女儿已出嫁,分家时没有将财产分给女儿,所以协议中并没有约定女儿应该承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3.
萧红站在“大地民间”立场,从女性生命体验出发,以“散漫的素描”呈现未加雕饰的东北人民生活的原生态.以《生死场》来看,其自然清新的语言与大地紧密相联,众多的譬喻充满原野气息,显示出民族语言的丰饶华赡,同时,其也营造出了一个氤氲不散的磁场、一个混沌的诗境.由此萧红走出了有别于鲁迅和废名的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创作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混沌学”理论中“蝴蝶效应”的视角解读菲利普·罗斯的小说《愤怒》,通过展现主人公一个个微不足道的选择,如何一步步地造成了他最后的命运结局,以期展示主人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5.
季乃礼 《齐鲁学刊》2000,(3):117-122
在《白虎通》中,“天”的自然性或神性只是其混炖性的一个分支,“天”是混炖的。“天”的混炖性使人用“天”作论证时,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条证据的背后会有真实的、神秘的、想象的为它作论证。三纲六纪与“天”互为因果,互相比附,循环论证,三钢六纪被赋予了绝对性、神秘性,而“天”被赋予了伦理性,从而使混炖性的“天”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高明玉 《学术界》2012,(4):227-233,289
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血色子午线》是一部记忆与虚构交织的文本。在这部小说中,麦卡锡借用美墨战争后美国白人受雇于斯诺瓦及德克萨斯州政府大肆屠杀印第安人这一令人震颤的史实,用冷静的视角批判了美国"天定命运"及"美国优越论"的神话。该小说发表于美越战争之后、美苏冷战之中的时代背景下,麦卡锡在其中重新审视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暴力行径,揭示了暴力冲突的根源,表现了其对民族及种族冲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叶嘉莹从庄子"七窍凿而混沌死"的故事,生发出"七窍虽凿而混沌不死"的诗学理想,这种批评境界和追求,显示出叶嘉莹古典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相结合的批评思路,是叶嘉莹面对现代性的一种抉择,一种应对策略,也是她传承中国诗学传统的使命感之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芳凝 《社会科学家》2023,(11):126-131
《爱弥儿》是法国启蒙哲人卢梭的代表性哲理作品,被誉为一部“教育小说”,它融合了理论论述与小说叙事两种书写策略,在文本中呈现出一种论述拖出叙事,叙事承载论述的动态互动模式。在此模式中,小说叙事始终服务于哲理的阐发与接受,实现了修辞意义上“劝说”的功能性运用。一方面,小说叙事通过演绎抽象的理论论述,用故事对理论观点进行论证。另一方面,小说叙事将文学想象与虚构内嵌在文本的整体性中,从整体上提升了哲理作品的文学性与美学价值,并借此在读者接受上发挥优势。由此,通过分析《爱弥儿》中独特的小说叙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启蒙时代哲理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为重估文学在启蒙中的重要价值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王凤仙 《东岳论丛》2014,(4):166-170
《小说丛报》是民初重要的文学杂志,其对辛亥革命的叙述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中"革命加爱情"的叙事形态复杂多样,其革命叙述中的民族国家话语表现在小说文本的叙述声音与小说文本人物形象的建构中,其革命叙述中的人道主义话语表现为叙述者对革命者亲人生死别离之悲苦的关怀与对战争中平民苦难命运的书写。《小说丛报》对辛亥革命的呈现与反思构成了民初小说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同时小说也以自身的话语行为参与着民初社会思想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混沌""梦幻"是洪荒时代人类对宇宙的总体印象,也是人类早期思维的主要特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混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留存在人类意识的深层,并在梦中或在梦幻艺术中得到再现。《庄子》以大胆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梦幻艺术世界。在庄子的梦幻艺术世界中,事物的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可捉摸性;一事物可以由动物幻化为他事物;万物交织在一起界限不清;梦境和现实界限不清。《庄子》不是对日常生活的模仿,而是对混沌原始意象的艺术再现,是人类心理深层对模糊的、非理性世界的呼唤。《庄子》"梦幻艺术"的意义在于引领接受者超越理性和伦理道德的约束进入集体无意识深层,回归"混沌"记忆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混沌的开始标志着以线性思维为主导的经典科学的结束,其对无序、随机的关注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中真理的定义.后现代主义作家阿莉·史密斯在小说《如何既此亦彼》中对于性别、形象和精神的探讨传递出对线性的反叛和对混沌的青睐.混沌中性别的流动不居,混沌中形象的不可定义,混沌中精神的混乱无序,阿莉·史密斯在这部小说中精心构建了一幅后现代的混沌图景.  相似文献   

12.
张炜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作家,而且是当代少有的思想型作家。作为迄今读来仍撼动人心的作品,张炜长篇小说《古船》中所盛开的思想的花朵,经岁月淘洗,越发灿烂夺目。观照其中对人性恶的揭示和对人性善的追索,于内,可窥见作者直面人性与人生的艰难探寻,牵涉到人的生存的价值尊严和灵魂的拯救;于外,可广泛触及作者对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反思,关联到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色彩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不仅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在此以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小说《骏马》为蓝本,从色彩叙事的角度出发,试图揭示在小说《骏马》中,科马克.麦卡锡通过一系列的色彩应用,书写了主人公约翰·格雷迪在追寻自我旅程中的困惑和期盼。  相似文献   

14.
论杨绛小说《洗澡》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绛小说《洗澡》中的女主角姚宓是杨绛小说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具有独特的智慧、品格和内涵,但由于形势的复杂,她只能着“隐身衣”泯然于人海中,这正是姚宓的悲剧意蕴所在。她和母亲姚太太相互映照,在文本中卓然不群,表现了作者的女性立场。其他几位女性分别与姚宓形成映衬对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帕斯捷尔纳克是苏联20世纪最为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之一,其凭借着《日瓦戈医生》一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日瓦戈医生》不仅仅是作者一生中所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更是作者的精神自画像。虽然作者与书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不尽相同,但是日瓦戈的身上处处都体现着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子。本文拟从书中主人公日瓦戈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日瓦戈医生》作为帕斯捷尔纳克精神自传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英国二战后的重要小说家拜厄特(A.S.Byatt)一直是当代英美小说批评界的关注对象.在她众多的作品中,<占有>在近20年来国内外各路评论家的著述中已经成为一部"现代经典".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该作品评论一直呈现为"维多利亚传统"和"后现代"各执一端的对立现象.<占有>在叙述形式方面表现出的"后现代"特点,恰恰是该作品予以质疑甚至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劳伦斯对其小说中对主要人物刻画出了不同的自我,他那探索“自我为何”的行为,正如希腊人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在主要小说《虹》中,劳伦斯采用分析式或内省式的自我表现方式,对其典型人物厄秀拉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人物刻画体现了劳伦斯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作家所处时代与社会的风貌。本文试图剖析她的“内心戏剧”,反映出劳伦斯笔下人物的自我形态的转变,也对文学史上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识这个重要领域从新的角度作有趣而博恰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 2 0世纪的中国小说史上 ,老舍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二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卓然不群。小说通过一个老中国国民在伦敦的生活描写 ,比较了中英伦理文化的不同 ,揭示了中国旧文化中的重仕轻商意识和无为混世哲学的有害性 ,并从中寻找到中国落后的文化深因。同时 ,小说还通过两个年轻的中国人在伦敦的生活描写 ,肯定了中国年轻一代向西方伦理文化学习的文化取向。《二马》中的文化思考是深刻的和富有启发性的。了解这一点 ,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二马》的思想和艺术 ,而且有助于我们把握老舍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117-122
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理论强调文学叙事是社会象征性行为,文学阐释的任务在于揭示被意识形态遮蔽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欲望,这为理解福克纳小说《坟墓的闯入者》提供了有力支持。福克纳通过这部小说表明,南方种族暴力的根源是种植园主阶级向穷白人灌输带有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在现代南方社会经济竞争中催生出恐惧和敌意,让种族主义思想愈加蔓延,因此他希望通过提升个人道德和构建价值共同体来克服这种无意识,解决南方种族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昂等女作家不约而同地创作出了五部杀夫题材的小说,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性别文化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禁锢与扼杀,在家庭中男性的复杂、病态心理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女作家们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达了她们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思考,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立场,亦可从中窥见社会变革中家庭婚姻两性关系所呈现的张力和女性生存的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