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细碎化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土地细碎化表面上是地块的细碎化.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细碎化,而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土地整治,都未能从根本上整合细碎化的土地产权.怀远县基于方便农民耕种的需要,在基层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组织调整土地的功能,通过“三不变、两提倡、一调整”形成了“一户一块田”的耕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难题.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治理及制度变革,必须强化集体组织的土地统筹权利和能力,赋予其相应的土地(地块)调整职能,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于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保护耕作者的利益,为满足现代化小农生产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各地群众的意愿和创造性,也要规范指导,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
治省方略     
怎样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储波强调要抓好四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一是要调整品种结构。关键是要改进品种,提高优质率,通过发展优质农产品,达到增收的目的。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必须抓好农业产业的延伸,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鼓励农民以资源开发、加工为重点,办好初级产品加工、保鲜和贮藏,鼓励农民发展运输、餐饮等三产业,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三是要调整劳动力结构。必须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加快向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向乡镇企业转移,要向小城镇转移,要向城市和省…  相似文献   

3.
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锡富  胡宝清 《学术论坛》2008,31(2):128-132
岩溶地区广大群众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有效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治理石漠化、促进岩溶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裕 ,但生态环境不良 ;西北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倾斜于种植业 ,与生态环境条件协调程度低。生态环境不良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强约束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又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此 ,西北地区必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二者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山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分析,认为:促进山西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进一步采取提高产品竞争力、强化市场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桂林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调查及调整设想谢建敏,温玉洁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转化,使农业内部各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对此,我们对近年来桂林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文就调查的情况及调整桂林市农业产业结构一些设想,阐述...  相似文献   

7.
论发展新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对于合理调整城郊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郊区农民收入,增强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缩小城乡差别、增强城乡互动功能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一、二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并以贵州省为例,在县域层面上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石漠化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治理因素对石漠化改善影响很大,其中退耕还林项目面积占总治理面积的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则石漠化改善率提高0.715个百分点.治理面积占石漠化面积的比例每增长1个百分点,改善率就提高0.419个百分点.(2)自然因素中的林木覆盖率对遏制石漠化退化作用最大,其每增加1个百分点,石漠化退化率就下降1.042个百分点.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人均耕地面积和城镇化率分别增加1个百分点时,退化率分别下降0.359个百分点和0.215个百分点.因此,扩大石漠化治理面积,特别是增加退耕还林面积,提高林木覆盖率,提高城镇化率等措施是石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全球环境治理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其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治理模式也由原有的国家中心治理模式向有限治理模式、网络治理模式发展,呈现多方向的新变化。除国家政府之外,就国际组织而言可分成政府间国际组织(IGO)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INGO)两种。文章将探究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是否政府间国际组织可以替代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并以绿色和平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两大组织为例,从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治理体制的功能需求方面进行案例对比分析与治理有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治理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群众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其本质是影-向人的行为,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环境治理模式是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与规制.它主要包括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化治理模式与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等几大类。城市环境治理体系是城市环境治理所有活动的有机构成,主要由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法手段、治理组织机构和相应的信息系统等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世界农业发展新特点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把我国农业放到世界农业发展体系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农业无论是从狭义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广义国际竞争力来看,与发达国家都相距甚远。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对策是: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创新;以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目前环境衰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边治理、边衰退",具体表现为治理失灵.我国环境治理所具有的早生性、外生性、形式性和脆弱性都导致了治理失灵,但是更重要的是由于治理主体不完整这一内在的、结构性的缺陷.为此,作者认为应当根据中国公众参与的新情况、新特点,即中国公众参与正在经历从环境关心到环境行动的重大转型,借助公众的理性维权行动,以完善我国环境治理主体,改进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如何发展农业经济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 ,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问题。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综合部门 ,可以通过分配手段 ,支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使农民摆脱困境。因此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财政的分配、导向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以渭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渭南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障碍因素,提出了通过明细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明确政府角色定位等路径,促进渭南市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是一种"政府直控型"治理模式,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过于依赖政府作为,具有一定的弊端。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特殊性,农村环境治理急需建立政府、市场、村民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这就需要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社会资本通过规范、关系网络和信任机制的共同作用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合作,从而弥补传统治理模式的真空,提升农村环境治理绩效。为此,我们应当重视和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功能,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在动力。因此,全方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合理分配机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准备地迎接国际农业市场的挑战,是我国农业,特别是江西农业在世纪之初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农业结构和布局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岛市农业结构和布局现状的全面调查可见,青岛市农业结构和布局呈现出实现了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趋势日渐明显和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规模化种植和养殖产业集群基本凸现的特点。但受耕地面积的局限和粮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面临着重大瓶颈;小规模、传统养殖模式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市场波动和竞争力的缺乏一定程度地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布局。因此,应从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农业生产水平,走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的路子;突出都市农业特色,努力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青岛市农业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18.
攀西地区农村和农村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还存在两个问题: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的老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限,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影响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资源的利用。要使攀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以企业或项目为管理对象的点源环境治理与环境问题的区域化日益相悖,环保历史与现实理性呼唤新的环境治理模式,与点源环境治理相结合的区域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区域环境治理是指以自然区域整体为治理对象的环境治理模式,分区治理和合作治理是其基本要求和特点;需要建立环境分区治理机制、区域环境整体治理机制、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机制和区域环境管理体制,四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按自然区域进行分区治理,每个自然区域必须作为一个自然整体进行治理,不同的自然区域以及自然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实现区域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业生产率,追求高效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连乘分解方法,对农业生产率进行度量,具体对中国农业劳动、土地与资本生产率以及地人比率、资本-土地比率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分析,进而测度农业产业组织绩效。结果表明: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有不同的绩效,同一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运行其绩效也有不同的表现。生产队集体农作制的最大弊端是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动,而家庭责任制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疏通渠道。家庭责任制是内生于农业生产率提高所要求的增加土地-劳动比率的必然结果,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应朝着有利于提高地人比率的方向变革来提高其绩效以及农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