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求职应聘成为大学生迈向社会、走入职业生涯的最主要途径,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也都把招聘活动作为增强团队活力、补充后备力量的重要措施。于是,能否求职成功,如何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学毕业生们追求的至上法则。当然,除了求职者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外,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在求职应聘中的美学要素,涵盖到了简历美、语言美、表情美等几个方面,这也是求职招聘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廖满媛  张彦军  刘琳琳 《职业》2013,(16):38-39
成功求职靠什么?人所共知——实力。展示实力靠什么?当然是简历与面试。从时间先后上看,简历的登场通常优先于面试。既然简历成为展示实力与打开成功求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制作一份能充分展示个人实力的“好简历”成为成功求职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肖保根 《职业》2009,(6):66-67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职场,僧多粥少、求职举步维艰是当下的普遍现象,昔日的天之骄子一大学生,也由于诸如“实践经验不足”等软肋而雪上加霜,再加上有些人不能正确估价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在求职场上四处碰壁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当前大学生求职,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好低调切入,这样更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汤四军 《职业》2008,(9):50-52
作为求职者综合素质的内容之一,求职技巧体现了求职者的多种能力和素养,它贯穿于求职的整个过程,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武 《公关世界》2008,(5):28-29
如今,电话作为最便捷的通讯工具之一,被频繁的运用于人际交流中,特别是用于双方的初次电话沟通上,一次成功的初次电话沟通,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打初次求职电话的人来说,“会打电话”会使你的求职有一个好的开端。那么求职电话怎样打呢?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社会支持、求职意向与求职行为的关系对于大学生就业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观支持对求职行为有正向影响,来自于亲人、朋友等社会资本的扶持及其心理上的情感支持尤其影响求职行为;另一方面,求职意向在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个体可以积极寻求主观支持,调整求职意向的强弱,进而实施求职行为促进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7.
汤四军 《职业》2008,(29):75-77
<正>作为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求职技巧体现了求职者的多种能力和素养,它贯穿于求职的整个过程,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元祥 《职业》2008,(11):46-46
在人才市场越来越买方化的今天,不少大学生求职都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尽管招聘者的权力对求职者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求职者因自身问题而导致应聘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招聘方的行为我们无法左右,但自身的错误总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大大提高求职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潘强玉 《现代妇女》2013,(12):93-9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很多大学生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其原因是不能在求职面试中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提高面试能力,在大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运用印象管理策略,可以增加面试成功的机率,从而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扬长避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橙之信 《职业》2010,(8):58-60
抛开社会原因不论,影响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简历不够精彩,还是自我介绍不够出色?学历太低因而求职屡屡被拒,还是因为学历太高反而被目标雇主直接回绝?在所谓“求职宝典”、“择业圣经”大行其道,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网络的当下,该如何找到解决困扰自己求职问题的途径呢?  相似文献   

11.
肖保根 《职业》2009,(8):65-65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着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无一例外。下面介绍国外几个大学生求职成功的事例,希望能给我国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2.
肖保根 《职业》2011,(7):36-37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无数事例证明:那些在校目标明确、学习刻苦、准备充分的大学生,其毕业即就业的概率就比别人高些。总的来说,大学生要成功求职,  相似文献   

13.
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网上求职并不陌生,然而实际运作中,苦于“没有渠道”,缺少方法。其实,网上求职是要讲究一点技巧的,其“笔技”可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肖保根 《现代交际》2003,(11):14-15
为了招聘到合格满意的人才,不少企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面试“陷阱”,有意“刁难”考生,借此作出判断取舍。利用“道具”对求职者进行面试便是手段之一。下面列举一些应聘者成功应对“道具面试”的例子,相信会对您的求职面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无数事例证明:那些在校目标明确、学习刻苦、准备充分的大学生,其毕业即就业的概率就比别人高些。总的来说,大学生要成功求职,在大学阶段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如德、才、学、识、胆、情、体等,其中“找准定位确定目标、夯实基础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6.
求职申请信与求职自荐信是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容易混淆的信函文书,认识两者在写作缘起、写作对象、内容构成、存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有助于在求职过程中正确使用,以实现最佳的求职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求职是目的,技巧是前提。掌握求职技巧,在求职中就可以事半功倍。本文试从通过阐述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背景,深刻了解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的意义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探讨对不同群体所进行的求职技巧的培训与指导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王金吉 《职业》2011,(6):29-30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一问题也催生了求职培训行业。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各种以大学生求职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正在逐渐兴起,有关大学生求职培训的争论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9.
肖保根 《女性天地》2005,(10):20-21
当今职场,毛遂自荐这一特殊的求职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运用,但并非百试百灵,有些人如愿以偿,有些人却屡屡碰壁。什么原因呢?除去主客观因素外,自荐者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最否得当决定了求职的成败。所以,我们在运用毛遂自荐这一招时,要知己知彼、投其所好,最好能独具匠心、别具一格,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求职,大幅度是个关键环节,而对求职来说,主考官掌握着决定取舍的“生杀大权”,因此,求职在短暂的面试过程中,必须尽快观察、了解主考官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征,以便“看人兑汤”,巧妙地应对各类问题,切不可稀里糊涂、“对牛弹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