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面前摆着好几本斯威齐评论社会主义问题的书,其中包括:《社会主义》(1949)、《古巴》(1960)、《什么是社会主义?》(1968)、《古巴的社会主义》(1969),还有就是我现在评论的这本《革命后的社会》(1980)。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变化的确是显著的,斯威齐的立场也是在微妙地而且用心良苦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2.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社会学家遇到的障碍:是阶级还是社会运动目前,为什么要就马克思主义为理解工业化社会动力所作的分析展开辩论呢?原因确实有几个,但是在阶级结构的分析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最近一个世纪在结构地位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工业社会和大众社会正是由结构地位确定的。有些学者如阿兰·图雷纳等,一段时间前就提请人们注意当代阶级状况中出现的新的特殊现象,从而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定义的 相似文献
6.
一法国七十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及其严重后果,致使各阶层广大居民的处境日趋恶化。战后的法国从未发生过如此大批失业的现象。据各行业工会统计,国内失业人数已达180万人之多,占经济独立人口的6%。而个别省份的失业比例更高:如里昂工业区失业人数占经济独立人口的11%。这次失业与过去情况大不相同,失业面之广前所未有,几乎包括所有阶层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从壮工力工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青年工人首当其冲,失业青年占全国失业人口的半数以上。据全国统计研究所估计,今后几年,即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失业人数可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以来,西方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以“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尤为突出。由此产生的重要后果之一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生产领域内劳动力人数的比例相对下降,非生产部门的劳动力队伍迅速扩大、甚至成倍增加。这些人不仅无生产资料,而且也要靠出卖劳动力谋生,但是他们和体力劳动者相比,却有较高的收入,在工作中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如何确定这些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这一直是西方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问题之一。这篇文章代表一种较有普遍性的观点,它为我们了解西方学者的阶级结构理论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西方各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体力劳动和非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中产阶级的队伍不断扩大;工人阶级的实际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加上工会性质及其作用发生的某些变化,尤其是西欧几个社会民主党在内外政策方面取得的明显成功,使各种各样资产阶级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思潮明显抬头,有的思潮甚至影响越来越广,受到西方学者的普遍重视.新维贝尔学派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组有关文章的引言,作者以东欧各国,特别是苏联的模式为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结构。文章说,人们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描绘成向无阶级社会的发展,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经历逐渐消灭阶级差别的过程。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赞成这样一种说法:无阶级社会仍然存在着结构。在现阶段,阶级结构即将消失,伹社会结构将依然存在下去,社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发达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马克思经典作家所描述的有很大不同。阶级之间并未出现尖锐对立,呈现出多层次化和中间化的趋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关于新阶级的议论很多,其原因在于,新阶级的突然发展壮大及其在政治上的新作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社会结构方面的基本变化之一。新阶级的发展有三个原因:一是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3.
过去三年,中国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研究者对此作出了迅速和敏锐的反应,使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是怎样的,到底是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还是倒“丁字型”结构(陆学艺,2002;郑杭生,2004;李强,2005b)。其次,社会分层研究由阶层深入到阶级层面,阶级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劳资关系成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新的议题,重返经典、回到马克思成为研究者新的理论诉求(沈原,2006;仇立平,2006;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2006;李静君,2006;佟新,2006;游正林,2006;任焰、潘毅,2006a、2006b;吴清军,2006;许叶萍、石秀印,2006;贾文娟,2006)。第三,社会分层研究由一般的描述和分类深入到制度层面,即探索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原因(刘欣,2005a、2005b)。本文试图就以上及其相关问题,回顾2004~2006年的研究成果,以供学人参考。文献资料基本来自于规范性学术刊物或文集,未免挂一漏万或有误读,恳请赐教。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不平等现象产生于资本主义的阶级制度。这些不见好转的不平等现象,注定要使多数人陷入可悲的穷困境地,而给少数人提供丰裕的财富和享乐。因此,本文的观点与我国大多数人所拥护、坚持和深信不疑的看法大相径庭。具体说,就是反对这样一种说法,即认为从本质上看,我们都属于中产阶级,都属于一个富裕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无论贫困还是极端富有都在逐渐消失,平等的关系正在缓慢但却无情地变为现实;因此,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美国人都与“美国之梦”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苏联社会由两个阶级构成——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民以及作为一个社会集团的知识分子。值得注意的是,在苏联统计年鉴中,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被放在称为“工人和职员”的同一个章节中。区别知识分子与全体工人群众和职员的唯一界线是——他们从事脑力工作。1926年苏联从事脑力工作的不到300万人,1981年已经达到4,000万人。物质财富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苏联社会所有 相似文献
17.
18.
19.
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的政治动乱向古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概念提出了挑战,各种思潮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退场进而是阶级的退场。由此催生出了很多新的社会运动,如环境保护运动、女性主义运动、性解放运动等。这些新社会运动的实质以及阶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作用值得我们再次探索。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