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商志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文学。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因此,人们常常从“真实”的角度,去探讨《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认为“《红楼梦》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主要还不在于对事物外在形态描写的 相似文献
2.
3.
徐传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吴组缃在《颂蒲绝句》的组诗中说:“绘声绘影绘精神”,“声态写来妙愈肖”,用诗的语言赞扬了《聊斋志异》的肖像描写。的确,《聊斋》的肖像描写是成功的,富有特色的,是它所以能塑造出那么多鲜明、真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要素之一。《聊斋》的肖像描写,有些语句似乎有点空泛和概念化,如:“年约十八九,秀曼都雅,世罕其匹”(《侠女》)之类,但可贵的是,它描写那么多年青漂亮的女子,绝无雷同化、程式化的重复语句,不象以往有些作品,凡描写美女一律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这类句子反复运用则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滥调了。《聊斋》描写美女的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与《红楼梦》的艺术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艺术最忌陈腐 ,作家以自己的作品给读者以全新感受 ,要求新求异 ,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陌生化”的手法达到其目的。文章以《红楼梦》的艺术描写为例 ,阐释了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5.
林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2)
梦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自古以来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箸超在《古今小说评林》中甚至说:“中国小说,无一书不说梦。”在描写梦境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清代红学家、护花主人王希廉指出:从来传奇、小说,多托言于梦。如《西湘》之草桥惊梦,《水浒》之英雄恶梦,……各有不同,各有妙处。《红楼梦》也是说梦,而立意作法,另开生面。前后两大梦,皆游太虚幻境,而一是真梦,虽阅册听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缘定数,了然 相似文献
6.
成远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9,(1)
《红楼梦》的肖像描写是很出色的。而它又以第三回的肖像刻画最为突出。这一回宝、黛、凤姐三个主要人物均出场亮了相。其中又以林黛玉出场的肖像描写最有特色、最有深意。它不是那种人物一出场就交代脸谱和打扮的“公式化”描写,而是通过旁人的观察和心理感受,随着人物关系的建立和情节的发展,一层一层地出现,好比画家画一张画,不是全部上好颜色再拿出来,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先上一层,再上一层,由谈到浓,逐层着色。这样,不但使人物肖像富有生气和层次,而且人物关系和其他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相应的展示,多通道高密度地推动了情节… 相似文献
7.
陈家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3):67-70
"打",是人物动作描写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方法.<红楼梦>的作者也极其重视并善于妙笔刻画众多人物的"打",使之体现出人物性格个性化、环境条件典型化、情节发展必然化、艺术效应综合化、表现手法多样化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揭示题旨内蕴起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谢锡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并进而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名著《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密切相关的。这成就,正是曹雪芹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的传统经验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一心理描写,就是艺术地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一定要把人物外部动作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刻画结合起来。古代文论、画论 相似文献
9.
都本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4,(3)
本文从写作学的角度着重论述了《红楼梦》的色彩描写的深度和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对人物居住环境和服饰的色彩描写与人物思想性格的高度切合上;表现在景物描写的色彩调配对悲剧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上;也表现在色彩描写与情感拧发的高度融会上。全文通过色彩描写这个侧面探究了《红楼梦》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指出其可供借鉴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徐振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
<正> 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梦境的描写,这种描写,随着作者对梦本质、特性及其精神价值的认识而逐步深化。本世纪初,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成果,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中突破性的进展,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人们对梦探索的巨大兴趣,精神分析的手段也被运用到文学研究之中。综观古典文学中的梦境描写,可以窃见作家从蒙昧状态向唯物反映推进的大略轨迹。剖析一些著名的作品,就能看出存在着几种梦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
“文学是人学”,这一论断无疑精辟而深刻地揭示了文学的真义。它明晰地昭示我们,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改造外部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展开的生命活动,从来都应该而且必然是文学的基本表现对象。人类个体的生命活动尽管存在无穷的差异因而被赋予了无比丰富的内涵,但作为一个过程,却无一例外地会趋于死亡,这是生命不可抗拒的一条基本法则,因此,任何一个真正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家都不会回避对死亡的理性思考并以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在自己 相似文献
12.
13.
张晓斌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101-103
《红楼梦》中的物役描写,主要表现在习俗桎梏、礼教枷锁、权力魔杖、金钱牢笼四个方面。这些描写触及了人性的深层,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商志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再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商志荣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小说。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因此,人们常常从“真实”的角度,去讨论《红楼梦》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惊叹于曹雪芹那精雕细琢的艺术手腕;... 相似文献
15.
郑春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误会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人物的误会。用这种手法表现儿女痴情,写得柔肠百转。喜剧性的误会写得谐趣横生,令人解颐开怀;悲剧性的误会写得凄恻悲怆,催人泪下,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代有人认为:“《红楼梦》之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中国梦文化的形象写照,是作者对神话的一种延伸;<呼啸山庄>表现的是一种来源于圣经的哥特式创作风格.二者通过梦境的描写,完成了其独特艺术魅力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心理学范畴里,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概念。象愤怒、恐惧、狂喜、悲哀这类突然发生的短暂而强烈的情感,称为情绪。情绪比情感强烈,具有较多的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现代心理学把快乐、愤怒、悲哀、恐惧作为最基本的原始情绪。《红楼梦》里人物情绪波动的涟漪,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描写人际关系情绪传递的精华和无与伦比的艺术再现。让我们看《红楼梦》里的变形人模大奶奶的情绪——生气,它象天方夜谭中魔瓶的魔鬼一样,窜出来好一副吓人的面孔,缩进去又无影无踪。这埃大奶奶平时靠着溜须拍马凤姐、尤氏,得些资助方能度日。不料却…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用梦、幻、痴、迷的艺术世界,给我们展现了众多人物深隐幽微的情感空间,从而全面打开了潜意识表象艺术构建宏大而深邃的艺术天地。在意识的另一面,形象地给我们凸现了人物精神的潜意识内涵。在生活规律和艺术再造的完美结合下,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于小说创作实践中在中国小说史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红楼梦》艺术形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于曹雪芹的典型观、人物形象所取得的总体成就、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特性”及各种特殊类型典型的塑造,如“第三者”、“过场人物”、“陪衬人物”、“严父”、“慈母”及“僧尼”等都有研究。同时,对于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技巧也进行了研究。甚至有人研究了绘画、戏曲、诗词和医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这为我们正确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董芳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2,(3)
一 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方法认识世界和掌握世界,就整体效果而言,文艺创作依靠形象思维,寓思想于物象之中,既描绘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又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意义,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情节虽然只是,作品结构中的一部分,却关系到人物性格的构成和发展,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渗透并融合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