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1896年2月10日,光绪帝授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赴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并前往英、法、德、美等国联络邦交。李鸿章的出使,是清政府位望如此之隆的重臣的第一次出访。当时在中国攘夺甚烈的列强,对李鸿章此行十分重视,都想把他首先抢到手。因此,李鸿章的出使路线,不仅是一个所经地点和访问次序问题,而且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含义和政治后果,不可等闲视之。中国台湾学者李宗侗在所著《光绪中俄密约之交涉与签订》一文中写道,李鸿章在出使途中,于“三月初十日公历4月22日抵马赛,俄派王爵吴克德托密斯乌… 相似文献
7.
唐代京官俸料开支的管理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迄今为止,言及者阙少.笔者仅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就教于方家学者. 唐代管理京官俸料开支的部门先后有金部司、太府出纳使、度支使司(下称“度支”)、户部使司(下称“户部”)等,其中“户部”开支官俸料不但时间很长,而且变化很大,构成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这里仅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及有关原因略作稽考. “户部”开支京官俸料始于何时,有关记载稍有歧异.《旧唐书》13《德宗纪》贞元四年(788年)正月:“辛巳,李泌以京官俸薄,请取中外给用除陌钱,及缺官俸、外〔官〕一分职田、〔停〕额内官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翻译的是金璋1917年4月在JRAS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主要讨论了读音为fêng、fêng、p’êng的三个词,对应的汉字分别是風、鳳、朋。①根据古老的甲骨文资料,金璋发现,fêng風(wind)这个词最初并没有自己独有的字形,而是假借一个同音词fêng鳳(phoenix)来表示。甲骨文中有"遘大鳳",意为"遘大風"。Fêng鳳,甲骨字形作■,其左边是孔雀(peacock)的象形,其右边所从之凡是声符。朋p’êng(friends; strings of shells),金璋举出其甲骨字形作■、■,并列举了金文中的几例合体字形,均做串贝之象形。他认为这种原初字形后来应该发展出类似■的字形,但可惜后来只见到篆文的■。金璋对風、鳳、朋的字形本源分析是很精到的,但遗憾的是,他在文中引用了一些伪刻甲骨资料,有些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西汉时期,梁国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梁处在西汉王朝的都城长安与东方的交通要道上,是咽喉之地,也是维护西汉王朝的屏障.西汉王朝十分重视梁王的人选,每一朝皇帝,总是把自己最信任的宠子或宠弟分封在梁.西汉梁国兴衰是西汉王朝专制主义皇权发展强化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真实的墓志铭,可推算出施彦端的生卒年,生年为1332年,卒年为1406年。用系统方法可以初步判定施彦端即施耐庵。小说家罗贯中年龄大于施耐庵,生卒年约为1280-1360年,因此,《水浒传》不存在施作罗编的问题。《水浒传》应为罗贯中、施耐庵合著。 相似文献
20.
<正> 《左传·庄公十年》记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杜预注总释“辙乱”、“旗靡”为“怖惧”,说明杜预认为此“旗靡”义人人皆知,不必详注。当然,单从字面上看,旗靡即战旗披靡、倾斜。但细推敲,则战旗并非步兵散卒把握手执,而是装置于主帅及主要将领的战车上的,《左传·成公二年》载“师之耳目,在吾旗鼓”,可证;而且战旗绝非可有可无的摆设,它应当有自己固定的、牢靠的位置。因此,无论如何疾速奔命,如何“怖惧”,牢固地插在战车上的战旗何至于倾斜呢?由此看来,杜注“怖惧”固然失于笼统,后世诸家“披靡”释之,也只是字面上敷衍,于理则多有未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