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景龙 《老年人》2010,(6):52-52
问:因买新房子缺钱,儿子儿媳提议我把自己的旧房子卖掉,将购房款资助他们买房,之后我和他们一起住到新房子里。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可是,前不久,儿子儿媳离婚了.房子给了“儿媳”。  相似文献   

2.
隔壁张大妈,生有两男一女。儿女们各自成家之后,大儿子和二女儿日子都还不错,可是小儿子生活窘迫。为了帮扶小儿子,张大妈决定把自己居住的这套房子留给小儿子,但又担心其他儿女有意见,于是她就想了一个方法——给小儿子写了一张10万元的借据,说等她死后,用自己的住房抵押。  相似文献   

3.
那天,72岁的曾国英老人又一次来到了常宁市人民法院。两年前,她与养子打起了赡养官司。而这次她是来撤诉伪,是来感谢法官的。41年前,无儿无女的李远谋、曾国莫夫妇带养了曾国英妹妹一岁半的儿子,取名叫李某。两人视养子为己出,百般疼爱,为他操劳,送他读书,帮他结婚成家。后来,为了养子的幸福,李远谋还提前从工作单位退休,让儿媳顶了职。李某小两口感恩图报,~家人口子过得很开心。近几年,收入增多了。父子俩一合计,决定把李远谋在乡下的一栋房子卖掉,再凑上手头的钱,在市区买了一栋商品房。曾国英老两口高高兴兴搬到城里。…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家乡死了一位老人,她三个在外工作的儿子为老人办丧事,吹吹打打,热闹了好几天,丧葬费花去上万元。外界人羡慕老人福气好,儿子个个孝顺。知情人则说,老人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们却“娶了媳妇忘了娘”.每月只给娘一点点生活费.娘住的破屋无人管,有了病痛无人问,逢年过节也不回来看娘,老人昏灯孤影,常常以泪洗面。这真是天大的讽利生前不尽赡养之责,不报养育之恩,死后却不惜钱财,大操大办丧事,这是哪一家的“孝道”:)说穿了,“孝”的不过是用钱财挣面子,图个不实的虚名,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5.
问:我儿子儿媳准备购买新房,由于他们的钱款不够就动员我把现有的房子卖掉,所得价款给他们买新房,并说算共同出资,共同居住。考虑到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财产也归他,于是就答应了。老年大学的一位同学却劝我慎重些,谨防今后连个“窝”都没有。请问,与儿子共同买房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说谎,历来是受人们谴责的,但是,谎言如果说得漂亮,不仅会大受欢迎,而且,还会出奇制胜,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风采。在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上学,竟然把买药治病的钱给儿子交了学费,当她带儿子到商店给儿子买圆规掏钱时,带出了一张药单,儿子见后,再也不肯让母亲买圆规,并说,没有圆规不要紧,可以借用同学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能安心努力读书,便说:老是借用别人的学习工具不方便,会耽误学习,你不用担心,那药单是用过了的。听了这位母亲的一番说话,你难道能不动情吗?这位母亲的谎言,不仅可爱,…  相似文献   

7.
正9岁学街舞,曾靠捡废品挣钱席嘉琪2005年出生在新疆和田,那时父母做生意,家境还算不错,妈妈常常把她打扮得像个小公主。谁料,2012年父母感情出现问题,爸爸离开后,母女俩的生活很快陷入困顿。妈妈苗春红不得已卖掉家里的房子和车,带着嘉琪千里迢迢来到广东省中山市的城中  相似文献   

8.
婚姻经济学     
方女士和丈夫离婚了。离婚后他们仍在同一屋檐下,原来两室一厅的房子一人一间,家里的20万元存款一人一半,5岁的女儿和方女士同住。外人看来还是一个家,只有他们知道,原来的家已经分成两半。 离婚后不久,方女士的先生就带他的新任女友││一个刚出校门的年轻女孩回家来。不久,他们就在一起同居,并准备结婚了。方女士的先生就商量让她和孩子搬出去住,并答应再给她10万元钱让她买房。方女士同意了,带着女儿搬到母亲家去住,然后把钱存起来,并没有买房。 之后不久,方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一了位男友,比她大3岁,也是离过婚的。他有一…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省南县茅草街镇,传颂着一个患难婆媳胜母女的故事。走近一座简陋的小瓦房,只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妈妈起身相迎,一问,原来她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照料婆婆的聂翠芝。随她再进堂屋,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面条,她就是100岁老人毛新美。听说来了客人,她家左邻右舍的婆婆姥姥都围了过来,争相对我们讲起了聂翠芝孝顺婆婆的事儿。毛新美老人的一生很不幸。抗日战争时期,丈夫被日寇的飞机炸死后,她就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家,辛辛苦苦地抚儿育女。待得几个女儿出阁,唯一的儿子黄少云又一病再病,没让毛新美少费心。儿子是她的…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子女合资购房如何规避风险编辑同志:我儿子儿媳准备购买新房,由于他们的钱款不足就动员我把现有的房子卖掉,所得价款给他们购新房,并说算共同出资,以后共同居住。我考虑到就这么一个儿子,死后财产也是归他继承,于是就答应了。老年大学的一位同学劝我慎重些,谨防今后连个窝都没了。请问,与儿子共同买房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笔者一位邻居的儿女两人曾就赡养父母问题达成协议:哥哥赡养父亲,父亲住在哥哥家里;妹妹赡养母亲,母亲住在妹妹家里,兄妹两人将各自负责两位老人的养老送终,互不干扰。“协议”生效后,两位老人分别住在儿子和女儿家里,很难相见一面,整日愁眉不展,少言寡语,不久便双双病倒。兄妹两人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协商,将父母再次聚到一起,采取轮流照料的方式对老人进行赡养。  相似文献   

12.
母爱是天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而逼迫一位年迈的母亲把儿子告上法庭,这当中有多少痛苦、悲哀和无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广州市退休女工邝云珠与老伴顾临海用一辈子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套住房。办产权证时,房主的名字为顾临海。老两口搬进新房后,又把儿子、儿媳和小孙子一家三口接过来同住。几年后,顾临海去世,房子的房主易名为儿子顾思义,这一改埋下了祸根。2001年8月,邝云珠去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发现自家房门换了锁。她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媳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和你儿子的家,你要来住必须经过我们的许可。…  相似文献   

13.
杨燕  杨振 《伴侣(A版)》2011,(7):16-17
正一位妈妈给儿子买了一栋价值近百万元的别墅作为婚房,为了防范儿媳同儿子结婚是冲着儿子的财产而来,她先是将别墅的产权归到自己名下,接着又同儿媳订了一份协议:如果儿媳是真心跟儿子过日子,并为儿子生下孩子后,她才会将房子的产权过户给儿子。她的如意算盘是,有了这栋高档别墅为儿子的婚姻"护航",儿子的  相似文献   

14.
问: 我的母亲欠了银行的钱,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母亲担心银行得知她有房有车,会要求她卖掉房子和车用于还银行的钱,于是她想把房子和车等财产转移到我的名下.请问她这样做会影响到我以后的发展吗?  相似文献   

15.
<正>考验家长心脏是否强壮的时刻到了:你能接受孩子把某种恐怖的虫子当成宠物养吗?临近凯丽生日,晚上,我吃饭时随口问了她一句:"你知不知道,小州哥哥今年打算给你买什么生日礼物?"凯丽兴奋地大声说:"小州已经答应给我买宠物了!"家里马上要加入新成员,而我这个女主人竟然不知道!我马上问:"你要买什么当宠物?"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丧偶后于1982年与杨氏再婚,因感情不合,又在1995年协议离婚。由于杨氏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离婚时我同意把房子和家具给她,还每月从我的退休金里拿出200元给她作生活费。离婚后的近8年,我按月给她生活费,并经常去看望照顾她。而她的亲生女儿却管得不多,也未给她母亲生活费。今年3月,杨氏因病去世,她的女儿提出要以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她的房屋等全部财产。请问,她女儿的要求合法吗?李有溪同志: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因为你已同杨氏解除婚姻关系,所以不能作为配偶列为第…  相似文献   

17.
杨大伯的儿子准备买个四室二厅的大房子,一方面是为了结婚,另一方面也是想好好孝敬一下辛苦了一辈子的两位老人。一开始杨大伯也是十分高兴,但在交定金前杨大伯还是拉住了儿子。他说你们买个三室一厅的房子,我们两个老人呢,就在旁边小区买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这样加起来还是四室二厅,总价款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国语 《女性天地》2010,(1):8-10
汶川大地震中,一位英雄母亲与抗震救灾的战士们结下了不解情缘。当战士们了解到“妈妈”的儿子也是位军人并在两年前的救援任务中不幸牺牲后,决定通过试管育儿的方式圆她的母亲梦。部队与这位母亲约定:孩子长大后将继承哥哥的遗志。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19.
克雷格是一位房产开发商,他想把休斯敦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开发成旅游度假区。当别的村民都答应搬迁后,独居老人梅洛莉却固执地表示,不管克雷格给多少钱,她都绝不搬走。  相似文献   

20.
早上去楼下的报箱取报时,打开报箱,忽然从里面掉出一张报纸和一张小纸条来。报纸是我给儿子订的《作文报》,小纸条却不是我订的——细一看,并不是纸条,而是一只折叠得非常精美的千纸鹤。打开,上面写着几行绢秀的小字:“订报的叔叔,您好!非常对不起,昨天把你的报纸拿到了我家里。晚上妈妈从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发现报箱里的报纸掉地上了,便捡回来交给了我。我读了这份报,办得真好,是您为孩子订的吧?为了不耽误您孩子看报,我早上就把这份报纸重新插进了您的报箱,耽误您看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