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我国图书馆开发文献资源的现状 ,指出应利用读者资源 ,丰富文献资源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以提高馆藏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  相似文献   

2.
对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相关措施:应利用大众化的传播媒体和易于接受的形式,将电子文献资源和服务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文献是记录信息、知识的载体,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代积累、储存下来的文献总和,它如同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文献资源具有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复制和传递,可以选择、组织和布局等特性,这就为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建设并代化国家文献资源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一、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文献资源建设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赖以发展的基础,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自中华人…  相似文献   

4.
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是各类图书馆的终极目标。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是体现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校学风以及学生求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分析了影响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应从管理上调整或废除影响文献利用的借阅制度,服务上要主动配合一线教师教学,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加强与学生(读者)的交流互动,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读者)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馆员服务水平,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从而提高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建设给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书馆应该从信息资源的收藏加工到传递利用,从纸质文献到多媒体文献,从读者教育到多途径服务利用等各个方面,全面加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设置专题阅览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阅览所提供的专门场所,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图书馆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情况下,阅览室服务将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读者服务的针对性,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图书馆馆舍。配置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个性化服务,有必要设置一些专题阅览室,并且这些专题阅览室要针对读者情况,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加强环境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强调主动服务。  相似文献   

7.
Internet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信息资源原有的属性,呈现出文献信息数字化、应用环境网络化、技术手段电子化等特征。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普及、出牌物载体形式的多样化、自动化集成系统的采用,以及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图书馆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如何加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涛 《江淮论坛》2002,(2):120-123
分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指出传统的资源共享已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必须建立网络化的资源共享,它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资源共享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庆地区内地方文献资源分散、数字化建设主体分散、共享程度低、管理不规范、读者利用困难,有必要建设大庆地区地方文献联盟,通过各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所属社会机构间的合作和互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汇集各自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同搭建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实现地方文献在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院校合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其目的是为了最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院校合并后扩展了学科,形成了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出现了多校区、多分馆的格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涉及的学科面也更加广泛,各分校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差异造成典藏工作的复杂性。若仅按校区学科特色入藏又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地域跨度大、校区分散、馆藏点多、复本量有限导致内阅与外借矛盾加剧。如何使图书在多校区、多分馆之间科学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是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建立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实现馆际互借、协调采购和书目信息共享等,提出了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措施。希望通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我国文献信息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是人类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智力开发的宝库,更是一座具有教育学习功能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图书馆读者工作是文献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图书馆工作的外在表现,也是检测图书馆工作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就如何做好图书馆工作,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使图书馆走向现代化之路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左君 《南方论刊》2008,(9):76-78
信息导读服务如何创新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新课题。衣文通过对党校图书馆信息导读服务特点分析,探讨党校图书馆信息导读服务创新对策。针对读者群的特点,利用个性化信息导读服务,提供特色优质信息服务,创新服务手段,尽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读者服务──塑造现代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塑造现代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本文认为,读者服务是其关键。这是因为:首先,现代图书馆的本质是为读者服务,它存在的价值在于读者的利用,其办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被利用与产生效益的广度与深度。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图书馆的兴衰存亡越来越有赖于其在读者市场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要求我们:(1)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从思想观念上保证现代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塑造;(2)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从行为准则上落实现代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塑造;(3)广快精准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从工作效率上强化现代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塑造;(4)开放资源为读者利用,从社会功能上扩大现代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文章从图书馆文献信息采访、加工、利用等角度,论述了信息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提出了文献采访的全面性、工作的专业化、服务的人性化是图书馆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构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大信息资源网络系统,使世界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进入Internet就可沿着它遍布全球的网络通道,在信息的王国中任意驰骋。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成为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节点。人们使用图书馆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对文献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即人们不再重视信息载体的差别,而是注重信息的获得。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不能只局限于向读者(用户)提供文献,而应提供包括本馆文献在内的所有网络上可得的信息。因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对象就不再是传统的文献概念,而是包括传统文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资源。图书馆建设文献资源的手段不仅包括对实体文献的入藏,也应该包括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导航和租用。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概念发生了变化,不仅包括本馆的文献资源-现实馆藏,又包括他馆和网络上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虚拟馆藏。  相似文献   

17.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如何结合吉林省实情,科学地制定吉林省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建设发展战略,相应地构造有特色的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建设战略发展模式,是吉林图书情报界进入新世纪的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现实课题。一、吉林省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建设状况 吉林省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吉林省各大系统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如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吉林省社科院图书馆都有近六、七十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价值的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在社会科学文献中,…  相似文献   

18.
赵春秀  钟秋亭 《理论界》2006,(12):243-244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献类型——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和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电子资源的自身因素,外部因素两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并就图书馆如何对电子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使信息增值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依赖读者而生存,读者依靠图书馆这个宝藏而获得知识修养,这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而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馆藏与读者的需求关系,像读者和图书一样,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读者的需求离不开电子馆藏发展策略,没有电子馆藏发展策略,图书馆电子资源就没有需求性。同样,没有读者的参与与需求,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图书馆学会暨苏、吉、桂、川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最近在我省奉节召开。会议以文献资源的开发为中心内容,集中讨论了下列问题: 一、对文献资源开发必要性的认识 会议认为,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为读者服务,这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任务。从宏观上讲,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文献使用价值,为科研、生产服务的需要,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从微观上讲,是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拓宽图书馆工作领域,深化服务层次,增强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有利开展有偿服务,缓解经费拮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