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生产力基本理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人的精神因素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之内。他们所说的精神因素,不仅包括人的聪明才智,而且包括人的精神状态、劳动积极性、思想情绪、劳动热情、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思想觉悟、意识等等。这就提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精神因素,非物质的因素,应当包括在社会生产力的范畴之内吗?我是不同意上述看法的。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经济和政治,都是相对应的基本范畴。一方面,它们互相联系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界限分明,相互对立着的。不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论述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之间相互关系的文章的通病,一是撇开特定历史时代两种生产力的特殊形态,抽象地、一般地而不是具体地、历史地考察这种关系;二是忽视了两种生产力之间的种种中介因素,因而难以科学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两种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丽娟  刘同舫 《天府新论》2011,(5):22-26,45
马克思对精神生产力的认识有一个从萌芽阶段到深化阶段再到成熟阶段的逻辑形成与发展过程;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思想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力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精神生产力始终贯穿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与时代相伴生的永恒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林伟 《兰州学刊》2002,14(4):10-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运用过两种不同的物质概念和两种不同的精神概念 ,曾经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阐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他们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分为两个层次的思想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而这种忽略恰恰是人们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认识分歧并且长期争论不下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理论,是整个辩证唯物主义大厦的理论基石。然而,直到如今,人们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认识,仍然存有重大分歧。尤其发人深思的是,在讨论中,观点截然对立的双方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作为论据,有时甚至援引相同的论述来证明各自的论点。这表明,在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关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理论中,仍然隐含着某种尚未十分明朗的、因而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理解的内容;揭示这一内容,使之明朗化、清晰化,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运用过两种不同的物质概念和两种不同的精神概念,曾经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阐述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他们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分为两个层次的思想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而这种忽略恰恰是人们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认识分歧而且长期争论不下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6.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部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界对生产方式含义的理解不下十种。本文准备换一个角度,先讨论生产方式属于什么范畴,在此基础上再明确生产方式的本质含义是什么。一陈招顺、李石泉同志认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科学制定,为马克思从被繁芜复杂的意识形态、动机和偶然性层层包裹的历史表层走向历史深处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但马克思对生产力范畴的科学制定及其使用是有一个过程的,直到《资本论》及其手槁才在总体定义的基础上,从抽象分析和具体综合两个视角,开创了生产力概念使用上的两大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历来肯定,社会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力同生产关系即社会生产的基本因素.二者间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成份.所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就他们从事社会生产和进行阶级斗争而言的.但是多年以来,史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存在重生产关系而轻生产力、重阶级斗争而轻生产斗争的研究倾向,并且在有关生产力的问题上存在争论,至今未彻底解决.因此,今天从探讨生产力出发来全面分析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仅提出几个方面的问题,就正于大家.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尚乞专家与读者不吝示教.  相似文献   

9.
追求幸福,这是人类在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共同的心理意识和情感。至于什么是幸福,则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个人境遇以及精神文化素养的不同,而有不同理解。尽管如此,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的人们所理解的幸福仍有其特定的共同含义,即由于感受和理解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不仅标志着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而且还标志着人们从事精神生产,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生产力应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获取物质资料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在原始社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和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这里,提出了“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问题。那么,生产力标准与改革有什么关系?它与实践标准是否矛盾?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上发表了晓亮同志的题为《生产力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文章(以下简称晓文)。我认为,他的一些观点是不够全面的,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晓亮同志商榷。物质和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②精神则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它是高度发展,高度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精神对于物质有依赖的作用,思维不能离开人脑。但精神毕竟是与物质相对立而存在的范畴。晓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出发,引证了经典作家关于物质和精神,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质的生产力(生产物质产品的力量)”和“精神的生产力(生产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深入贯彻,我国的改革开放出现了新高潮。人们的思想更解放,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大、步子更快。整个社会正在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加速转变。但是也不可否认还有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范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尽管经常用理念、观念等加以表达,其总是作为连接客观世界和人类认识的中介形式而起重要作用。黑格尔与马克思都在辩证法的意义上使用范畴,却体现出运用范畴的两个不同路径,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五年第二期《论信息的哲学本性》(以下简称《信息》,作者刘长林)一文认为,“决不能把整个世界分成精神和物质这样两方面,”如果说“任何事物或是精神或是物质,”“其实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引伸,不能成立”。“因为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本质上是属性与产生属性的实体的对立,是谁决定谁、谁产生谁的问题。”那么,世界该怎么划分呢?《信息》给出了这样一种划分:“一部分是原型的物质世界,一部分是作为其反映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16.
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经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可见,科学的生产力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然而,对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哲学范畴,人们多从既成形态上进行研究,而很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重视考察其历史起源及其前提,注重对范畴发生发展史的研究。研究范畴发生发展的历史,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整个理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生产力”称谓被广泛使用于学界内外,凭借约定俗成的思维惯性,似乎再无需思考它的本真含义究竟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更无需反思它是否尚存缺失、是否需要在新的实践中加以修正、充实和发展的问题。靠了这类概念的支撑和推演,便形成几十年一贯制的各种稳定的理论体系。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界定通常有如下表述: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①;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由劳动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要正确地理解生产力范畴的基本涵义,必须从劳动生产过程的本质方面进行分析。就其本质而言,劳动生产是人们支配自然力的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系统的运动过程。生产力并不是只同直接生产活动有关系,而是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不断运动的结果。凡是在社会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因素,都对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支配自然力的能力,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整体力量。  相似文献   

19.
现在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以智取胜的历史阶段。因此,很有必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智力的实质及其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作一番理论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觉性,推进文明的发展。智力的实质及其对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据笔者的初步研究,似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规定或要点。 (一) 智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理性思维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控制调节实践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段瑞华在《试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动力》(见江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含义有二:一,它是推动生产发展的最终动力;二,它是经常地起作用的动力。生产力内部矛盾能否起根本动力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