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基于旅游过程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目的地形象的契合性知觉、游客的旅途质量感知、服务质量以及旅游满意体验看作是目的地重游意愿唤起的内驱要素,并给出了基于丹巴甲居藏寨自由行游客的经验证据,结构方程建模的统计数据显示,四因素概念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游客的重游意愿。因此对于业界的管理者而言,结合游客旅游体验的全过程来设计自身的经营策略尤为必要,它将激发出游客更为积极的旅游感受,对于游客游后的行为意愿也将产生异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产品质量只有游客亲自体验后才能感知优劣.为减少旅游风险,游客十分注重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来保证获得预期服务质量.可靠性被认为是服务质量五大维度中最为重要的维度,旅行社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维度主要表现在双方约定的合同条款中.旅游合同违约一直都是旅游投诉的热点,游客是否满意与合同履行直接相关.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旅游合同的履行对游客满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旅行社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教旅游是近年随研学旅游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新业态,与接待服务经验丰富的传统旅游业态相比,提升科教旅游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期望差距模型(也称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目前服务质量评价中应用较为成熟的方法,将期望差距模型与IPA分析法相结合,对比游客期望和游客感知,评价科教旅游基地用友软件园的服务质量.研究发现管理者对开展科教旅游重视和认识不足、展示方式古板、游客参与性弱、可达性较差及相关服务培训的缺失是用友软件园目前旅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基础上构建智慧旅游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来洛游客智慧旅游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洛阳市智慧旅游满意度的实际值高于模型评价理论值。在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三个潜变量中,游客感知价值对智慧旅游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感知质量和游客预期。在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观测变量中,服务质量和成本节约对其影响最为显著。洛阳应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电子导游建设和智慧交通管理入手促进洛阳市智慧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确立了初步的龙脊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脊景区的个旅游要素进行了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调查,并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修正和优化原有的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与游客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旅游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游客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满意度评价不高;游客满意度5个评价因子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重游意向和推荐意向。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应该针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子,发挥优势,弥补短板,以提升游客游览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域旅游的实施,旅游业从封闭的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型升级,旅游演艺项目游客感知价值、体验感受作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与旅游总体满意度密切相关,受到越来越多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基于游客感知的视角,以广东巴伐利亚庄园国内首创的土楼全景剧场秀《家·源》的游客满意度问卷调查为数据源,以较高的信度分析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IPA分析法对旅游演艺形式、内容及服务等指标层进行重要程度、满意度方面的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可知,所有指标因子对总体满意度都有极强影响;满意度测评中,有3项指标未达到满意水平,需要从舞蹈编排、地方元素、交通状况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以迎合游客感知、体验感受的价值曲线,从而提升游客的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衣家乐飞速发展,但大多数城郊型农家乐的运营状况不容乐观的实际,在归纳总结一般农家乐概念和城郊型农家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郊型农家乐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的构成因素及影响因素,由此建立了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认为,城郊型农家乐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七要素,它们是构成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和核心,游客满意度应从这7个测量维度、22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对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促进农家乐的健康长远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沟通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及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和衡量景区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调查研究游客对景区导游解说、解说牌、印刷品和游客服务中心四个方面感知程度,提出通过提高景区导游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完善景区标识系统管理、突出解说媒介的景区特色、重视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规划、开设智能解说系统,强化景区网站建设等举措以提高游客对景区旅游解说系统满意度,对九华山风景区建立良好旅游解说系统及对我国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解说作为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强调解说内容,忽视了解说方式对于游客旅游体验的影响。文章选取香港海洋公园的海洋奇观水族馆为案例,探究旅游解说中不同感官引导方式对游客教育感知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感官引导对游客教育感知有影响,不同感官引导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上的差异;无感官引导方式对游客教育感知的影响体现在知识维度的提升,并无态度和行为维度的显著变化;感官引导对游客教育感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视听引导比视觉引导的影响更加显著。文章在旅游情境下探讨游客如何调用感官实现与情境的互动,从生理层面补充了旅游教育感知研究中仅关注主观心理认知的不足,为具身视角下的旅游体验研究作出新的尝试和探索,对于现实旅游景区的解说系统结合感官体验特征进行规划与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游客满意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德尔菲法等,构建红色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小岗村为例进行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16,未达到满意水平;评价项目满意度中住宿最高均值达4.1,其次是旅游环境均值为3.7,均达游客满意水平,其余旅游交通、购物、娱乐、餐饮、景点5项满意度均值均小于3.5,未达能到游客满意水平;26项满意度评价因子中,有9项因子均值达到满意水平,有5项因子均值未达到满意水平,有12项因子满意度均值为一般满意.以红色旅游为引领进行全域旅游产业链开发,红色旅游业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红色旅游文化打造与绿色生态建设融合,旅游要素产业提升与品牌打造相结合可以较好提升红色旅游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进入“大众化旅游时代”,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旅游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最为常见,而且愈演愈烈, 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分析了旅游景区游客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机制,即 在政府的主导下景区实行游客购票实名制、建立高效的积分制度及完善的游客诚信档案,并积极进行监督与执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的视角,以南岳衡山景区为个案,通过调研收集了有关游客体验的数据,分析游客对智慧景区的体验感知以及满意度,提取影响游客体验的关键因素,从景区运营管理系统、游客服务系统二个维度构建“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表明,景区可以从智能管理、资源保护管理、智慧景区服务等方面进行智慧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游客需求的北京森林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以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游客的群体特征、游园目的、游园频率以及体验活动参与意愿。根据游客的森林文化需求,分析了依托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最后,针对北京市森林文化建设需要,提出今后森林文化传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大连市大长山岛杨家沙滩为例,调查乡村旅游者对杨家沙滩上家庭旅馆和酒店的选择偏好与满意度.研究发现,乡村旅游者对住宿的选择很强烈地受到他们的人口统计特征的影响.同时发现,乡村旅游者对家庭旅馆和酒店的总体评价都不错,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这是阻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哲学上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理论建构了游客生态旅游观的概念模型。以海南的中外游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09年7月14日至31日在海南的14个地方发放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中外游客的生态旅游观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属性观和特征观方面,而中外游客在生态旅游的功能观和影响观方面的差异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7.
森林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研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安全意识,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森林旅游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较大,游客需要提高安全意识。游客偏向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团体出游,游客安全知识与安全行为意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得出影响游客安全意识主要为游览设施因素、地质地貌因素、植物因素、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模拟和营造自然植物景观,集中地采用多种植物造景手法。以问卷方式对来园游客展开调查,研究游客对该公园植物景观的偏好和游憩环境的感受情况。调查游客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居住地;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公园的各个游憩区和景点。通过统计游客对不同类型的观赏植物、植物群落、植物空间环境和植物景观的偏好程度,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观花植物、乔灌草混交群落、半封闭的植物空间和林中溪流景观是多数游客的最爱;不同性别、年龄游客的偏好程度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茶文化农家乐为例,从休闲涉入(吸引力 、自我表现 、中心性)和地方依附(地方依赖及地方认同)的维度出发,构建乡村旅游者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21.0软件进行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吸引力 、自我表现 、中心性分别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受到自我表现和中心性的显著正向影响;吸引力对地方认同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实证研究发现,海南温泉旅游者具有明确的心理幸福感,包含“知足常乐”“解压放松”“有价值的生活”“生活满意”“活跃享乐”和“自主能力”等六个因素,其生活型态包括“饮食习惯”“医疗保健”与“压力处理”等三个类型,可合理区分为“积极养生族”与“乐天活力族”两类.研究成果揭示,健康生活型态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区分工具,可针对不同健康生活型态的游客设计幸福感体验的促销策略来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