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建立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动因模型,并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是在满足国家利益动态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国外经营与国内经营总收益的长期动态最大化;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必须要协调好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加强企业投资监管,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中国启动内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与产能过剩,根源在于内需不足与出口主导型战略下西方负债型消费模式,导致中国产业规模过度扩张与产业结构失衡.启动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基石,应该作为国家长期战略来贯彻执行.启动内需不是由政府代替消费者来花钱,而是重在构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环境.中国应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降低税收并减少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物价水平;创新金融体制,完善市场机制,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体制环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消费转型.  相似文献   

3.
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民 《学术界》2007,(1):7-19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内外失衡之中。造成这种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最近的经济增长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造成内需不足、出口增加,于是便有统计数字所显示的内外同时失衡的宏观经济现象。由于造成中国内外经济严重失衡的原因是结构性的,所以,中国所应当采取的战略显然应当是结构改革,而不是总量调控。结构改革的目标应当是走市场化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因为市场化改革可以引导企业更好地根据中国的资源禀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走城市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则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增加内部需求,并且由于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相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增加国民的收入来增加国内的市场需求。假如中国可以通过这样的结构改革来增加内部需求,那么中国外部经济的高额顺差也就会随之缩小,中国经济从而也就越是有可能走上稳定增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后,秉承了共和党的传统经济政策,即紧缩政府财政开支,限制政府开支规模;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则是力主自由贸易政策,削减对外经济援助规模,实行所谓的"贸易而非援助"政策.在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不仅对杜鲁门政府时期对外援助机构做了重大调整,而且大幅度削减对外经济援助的规模.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除了受共和党传统政策的影响外,另一重要原因是意识形态因素的困扰,即美国经济援助是否应该用于帮助受援国发展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97-103
基于中国1985—2014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对外援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负面的,对外援助通过扩大出口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两者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劳动力、国内投资、人力资本、FDI、出口、进口、制度与经济增长均为正相关关系。在适当扩大对外援助总量同时,重点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强政府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规模经济和市场保护这两大维度,可以更清楚地洞悉中美贸易战的基本结局。一方面,在规模经济方面,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显著的规模经济,从而依赖于开放的国际市场;与此不同,中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则相对较小,庞大的国内市场往往能够支持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保护方面,美国的市场保护主要是国别选择性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交换收益,而不是促进本国相关产业或企业的发展;与此不同,中国的市场保护主要是产业或产品选择性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国企业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通过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而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显然,这两点意味着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必然难以持久。同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大维度看,中国也应该且可以对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及其极限施压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还击。一方面,在必要性方面,如果不进行还击,中国将不仅失去越来越多的交换价值,而且生产力也无法获得实质性提升。另一方面,在可行性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已有的技术进步基础以及技术的高度流动性都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和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显然,这两点也启迪中国积极应对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及其派生出的其他冲突。  相似文献   

7.
林平凡 《学术研究》2001,(10):49-52
跨国公司的发展,已使国际直接投资逐渐替代国际贸易成为挤占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地区经济对国际经济竞争介入的加深,广东的优势企业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生产、流通、分配、运转等环节融入国际经济舞台,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实力和品牌都达到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政府在这方面将肩负着制度安排、政策设计、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责任.本文讨论了广东发展跨国公司的条件、问题与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市场扩张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要求政府降低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成本和行政壁垒,这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长三角来说,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政府作用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的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组织完善及空间形态的优化,国际化使得长三角逐步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之争的本质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竞争优势,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经济利益.战后发展经济学战略性贸易政策及管理贸易论都认为政府的保护政策可以改进一国的竞争优势,对战后政府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发挥过和正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最能够代表战后国际贸易政府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与中国低碳经济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模式"动员了规模庞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了正向激励,形成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中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中国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内生于"中国模式"的激励结构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困境的根源."中国模式"是一种发展中的模式,要破解中国低碳经济困境、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就必须改进"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诠释了二战后美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反英雄"形象。霍尔顿追求生命的"本真",并有保护美好的愿望,但是他不具备英雄的气概和胆量,无法改变"非本真"的成人世界的虚伪和麻木,因此,只能在成长的不可逆转中矛盾挣扎,无法解脱。  相似文献   

12.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运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引用近年新发现的考古资料,阐发大唐盛世丝路贸易的繁盛.特别处于中西交通枢纽的西州,商品经济发达,处于全国前列.对其作为物资集散中心的国际市场,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转贸易所呈现的若干特点,值得我们刮目相看,并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明散曲兴盛年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义山 《学术研究》2003,(6):141-145
自晚明以来,人们一直将明中叶成化、弘治两朝或弘治、正德、嘉靖三朝作为明散曲的兴盛期,把成化、弘治、正德、嘉靖,甚至隆庆四五朝整整百年作为明散曲兴盛的阶段,而且多以为康海、王九思等北派曲家在前,陈铎、王磐等南派曲家在后。事实上,明散曲兴盛的黄金时代应在正德、嘉靖两朝,此前的成化、弘治不过是明中叶散曲初步复兴的时期,明中叶散曲的复兴,应是陈铎、王磐等南派曲家在前,康海、王九思等北派曲家在后。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变化导致了贵族嫡庶妻等级婚制的变化。其一,各国国君先后称王,国君称号的变化导致嫡庶妻等级婚制名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君嫡妻由夫人改称王后;其二,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导致了嫡庶妻等级婚制功能的变化,除嫡长子继续承袭王位外,余子一般不能再分到封邑,失去了原来的大宗地位,既不能“有采以处其子孙”,也不能再世卿世禄了。其三,官僚制度的建立使嫡庶妻等级婚制也呈现出爵制、品级的官僚化特征,以秦国最显著。其四,以官僚制度、郡县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王权的加强使列国出现太后摄政现象。  相似文献   

19.
霍然 《西域研究》2006,(4):93-99
我国西部自北朝以来发生的民族大融合及因之形成的西部审美观,已经渗入唐人思想文化风俗习惯亦即唐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盛唐美学思潮的全面展开,与北朝西部审美观的深远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此乃中国美学主潮在封建社会顶峰形成“盛唐气象”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20.
在 跨 国宪 政 的 比 较 研 究 中 ,存 在 着 两 个 必 须 克 服 的 障 碍 :一 、把 美 国 标 准 绝 对 化 ,而 忽 视 其 他 国 家 的 历史社 会 环境 、法 律背 景 和其 他替 代问 题 解决 方案 的 直接 影响 和 可能 的副 作 用。 二、假定 每 个文 化 体 系 是如 此 唯 一 ,并与世 界 共同 体截 然 不同 ,以 致认 为科 学 家所 发现 的 它们 之间 的 任何 相似 性 都显 得毫 无 意义 。 对于 比 较 政 治学 者 们 来说,他们 的 关键 问题 就 是在 比较 研究 中 如何 平衡 共 性与 特性 ,认 识 清楚 在哪 个 层次 上具 有 共性 ,哪 个 层 次 上具 有 特 殊性,并且 必 须时 时提 醒 自己 ,什 么样 的宪 政 体制 最符 合 特定 社会 的 需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