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的民主国家制度和政治体制,是毛泽东追求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毛泽东以其为理论指导,进行了国民参政会、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创立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实践,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就如何充分激发、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毛泽东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和研究,认为必须领导农民开展农民运动,切实解决农民问题,只有这样农民才会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这一思想对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运用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形成了丰富的推进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是:大众化是动员农民实现党在农村奋斗目标的需要;为完成民主革命而进行的阶级意识教育是大众化的首要内容;大众化要以满足农民利益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根本方法,以党组织和农会为维系力量,以社会建设为载体.大革命期间是毛泽东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开创性的系列思想。他着眼于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立足发展“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的社会主义新农业,以期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农村,打造成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着力培育“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有全面才能”的新农民。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论经济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可知性和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目的,并就对立统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和波浪式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历史性的规律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独创性见解。这些见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的人.但这种认识并不是天生的,即毛泽东的农民观也经历了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这种转变和共产国际的推动,农民运动的客观基础,毛泽东个人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早年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具体且重要的范式转变,从1912年撰写的第一篇论文(18岁)到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33岁),毛泽东在这期间政治思想与政治工作实践上所经历的变化,要比此后50年的思想变化要深远的多。详细解读他这一阶段的思想结构,有助于追寻其后来思想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上,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努力的实践.毛泽东时代是其探索的开始,这种探索是艰辛的尝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更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日理万机的工作中提倡并自己阅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原因在于:学习苏联经验并总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试图纠正当时的混乱和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历史演变的产物。在党的历史上 ,曾经出现了“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不同的称谓来作为对党的革命指导思想的命名。最终 ,由于种种原因 ,毛泽东一锤定音 :只有毛泽东思想 ,没有毛泽东主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经济道德思想由经济发展道德、经济运行道德和经济交往道德三个部分组成。经济发展道德的原则是“利群”,其准则是效益结合速度、效率兼顾公平、局部协从全局和目前虑及长远。经济运行道德的原则是“互利”,其准则是勤劳俭仆、公平竞争、循章协作和诚实守信。经济交往道德的原则是“利他”,其准则是克己奉人、扶贫济弱、解危济困和敬老爱幼。  相似文献   

14.
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的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既有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他本人独特的个人色彩,而且对当代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毛泽东认为,人生的真谛即搏击奋斗,人生应该立志,人生是最宝贵的.这些人生观深刻地融汇在毛泽东改造世界的伟大抱负之中.当然,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信念、信仰、意志、情感、幻想等非理性因素在毛泽东身上表现突出,对毛泽东的人生、事业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非理性因素使毛泽东成为个性鲜明的历史巨人,非理性因素对毛泽东的人生事业起着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毛泽东的非理性因素具有深厚的理性底蕴,研究毛泽东的非理性因素是现实生活的必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人民监督政府"思想与我国政治社团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逻辑关系来说,人民通过政治社团监督政府是毛泽东人民监督思想的必然产物和重要实现途径。但是,我国政治社团目前存在的认识、环境、法律、实践等层面上的问题,使其不能实施有效监督。我们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提供外部保证、优化组织基础、加强立法、改革政治社团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善我国政治社团对政府的监督。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毛泽东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成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的产物;二、把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整合为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三、广泛的思想改造和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必要条件;四、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和树立大众化的道德榜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自 192 3年党的“三大”至 192 7年 7月大革命失败 ,瞿秋白等党内一批杰出的领导人运用马克思主义阐述中国革命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 ,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