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伊拉克战争小说逐渐兴起.凯文·鲍尔斯的《黄鸟》就是作家根据自身在战场上的真实经历所描写的一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小说.鲍尔斯在作品中大量运用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凸显战争的荒诞和残酷.本文拟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这三个方面对该小说所蕴含的黑色幽默特征进行微观分析,对于揭示和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情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史界对秦、西汉与匈奴关系探讨甚多,但对东汉与匈奴的关系研究似嫌不足,特别是和帝时期汉匈战争的研究还比较肤浅,长期以来总认为它是一场正义的、有积极影响的战争。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此,对这场战争作出了全新的分析,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和帝对匈奴的战争是一场条件不成熟,而且师出无名的战争。战争不仅是军事竞技场上统帅谋略、军队素质优劣的角逐,而且是经济贫富、政治清浊的较量。东汉章帝以来,经济明显衰弊萎缩。水平十八年明帝崩,章帝立,“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究、豫、徐三…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独立思想的内容及意义邵劲东史学界对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作用问题,历来颇多微词.有的认为这场战争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有的认为太平天国引进西方基督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大倒退;近年来还有/’、认为,太平天国的战争使得洋务派组织抵御西方侵略的措...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场既未宣战也未经国会批准的大规模战争。杜鲁门总统违背美国宪法,避过有关法规,未经国会批准而将美国投入战争,开创了总统独自决定战争的先例,对国会和总统的战争决策权力及之后美国的战争决策模式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继实施,我国海外利益开始遍布全球。为了捍卫我国的海外利益以及履行有关国际义务,我军开始频繁走出国门以遂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我军开展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立法保障以确保我军遂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师出有名”;二是需要司法保障以完善我军遂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法律适用;三是需要执法保障以丰富我军遂行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维权方式。  相似文献   

6.
战争胜负绝非偶然,政治上的民心向背;经济上基础如何;军事上实力强否以及某些外力的支撑,都会影响战争的进程,两次直奉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且不论战争性质如何,从其胜负转换的原因上,确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7.
攻防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国际关系学界非常盛行的一种理论。它以攻防平衡为基点来解读和预测国际政治中的战争行为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战争的新角度。本文跟踪近年来攻防理论的最新发展 ,试图概括出攻防理论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及其框架结构 ,并试图对它进行一番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法律战,已成为夺取现代战争胜利的重要"战场"。但是现代战争的形式和性质随着技术、人力等因素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对国际法和法律战的实施提出巨大的挑战。美军理论家根据近年来世界上战争形式的特点提出了混合战概念。那么在混合战背景下法律战作为一种战术在未来战争中是否适用、对国际法会产生何种冲击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阿富汗和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阿富汗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亦难逃战争阴云的笼罩。不同于传统战争书写的宏大叙事,胡赛尼在《灿烂千阳》中采取了和战场上士兵不同的平民视角,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捕捉战争的幽灵,通过再现战争为个体带来的直接生命体验和对个人生活历程的影响,把战争日常生活化。在对战争的日常生活化书写的基础上,胡赛尼的小说也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了对阿富汗传统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问题,为战乱之后阿富汗的文化重建播下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普法战争胜败原因之经济分析于兆兴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欧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一次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以普鲁士的胜利和法国的失败而结束。这次战争,使德国实现了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它也促使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第三共和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1.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美国人参与战争之后就再也不喜欢在战争中失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当然取决于如何界定“战争”的定义。一种战争是热战,它通常考验人们的勇气、意志力、爱国心和战略,这类战争是我们所擅长的。但其他的竞争同样考验我们是否具有这些特质。除了大萧条、太空竞赛、兴建铁路或根除仍然大范围存在的脊髓灰质炎之外,  相似文献   

12.
当代艺术作品的战争叙事离开了自批判现实主义以来所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性,从而也失去了以往现实主义作品的历史性,这类战争叙事不再真实地描绘战争,不再注重从整体上理性地看待战争,而是把战争视为个体的一种经历,从个体的角度展现战争的方方面面,这一个体性叙事模式在深刻地呈现战争对人所造成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伤害的同时,也缺失了从整体上对于战争及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和把握这一深度,导致了战争叙事的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代齐国参加的主要战争述略徐勇整个先秦时代,齐国始终是个军事大国,参加过多次诸侯间的各种战争,其中有的战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鉴于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文章尚属少见,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一、西周时期齐国参加的主要战争从西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博弈论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头号超级大国,其战略目的是维护其世界霸权,因此在伊拉克的问题上美国新保守主义一直坚持这一强硬的战争立场,力图用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而法国在伊拉克的问题上则反对美国做法.试图用博弈理论来分析伊拉克战争中的法美外交上的分歧,以期有一个不同的视觉来看待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战争是历史上哲学家一直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康德、尼采和老子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思想分别在东西方哲学史上具有代表性。康德从理性出发,构建了一个普遍法制的公民社会,认为人类将随着理性的不断进步最终实现永久和平。尼采从权力意志出发,肯定战争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和平只是由于力量均衡导致的暂时状态。康德与尼采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思想之间存在张力,这种张力因双方出发点迥异而很难得到化解。与康德和尼采不同,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为而不争”,提供了解决和平与战争问题的另一条路径。探索这条路径一方面有助于平衡康德与尼采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东西方哲学在关于是否通过肯定人的主体性来解决和平与战争的问题上存在着另一种张力。在当今人类依然面临战争的毁灭性威胁的背景下,东西方哲学亟需展开一场关于和平与战争的深层对话,从而确保人类的持久和平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杀人之中又有礼焉——战争行为的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提醒我们仍然要重视战争及其伦理问题。本文试图主要从国际关系的角度 ,阐述一种战争伦理或规则的意义与划分 ,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以及在对历史上的战争作一简略回顾的过程中 ,说明战争行为伦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百年祭张振鹍现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过多次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次:一次是1894年(清光绪20年)爆友的战争,因为这一年是中国以干支纪年的甲午年,所以通称甲午战争。另一次是1937年(中华民国26年)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前一...  相似文献   

18.
有61个国家参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在战争进程中,苏联出于维护本国利益和保卫社会主义成果,在对日政策问题上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针,经历了由对峙、中立到出兵的三个阶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人类战争史上有许多荒唐滑稽的战争故事。公元前585年,米提亚和昌底亚两国军队在小亚细亚已激战6个年头。一天,古希腊的数学家塔利斯正好来到土耳其西部,当他得知这两个国家之间残酷的战争已经持续了6年之久时,决心平息这场战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日本政府逐渐逃脱侵华战争的赔款。日本政府能够逃脱侵华战争赔款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美苏冷战形势的发展是日本政府逃脱侵华战争条款的根本原因,中国内战的发生使日本政府在赔偿问题上有了可乘之机,苏联对日作战后对中国东北的掠夺成为中国对日索赔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