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篇好的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从美学的角度讲,作文应是学生把从自然界中、生活中、社会中发现的美告诉别人,让别人去欣赏,是-个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过程.可见,作文实际上就是童心的表达,能让学生用"我笔"写"我心"便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呢?笔者认为:第一,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第二,"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捕捉学生情感契机,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的情就"真"实感人;第三,倡导学生抒自己的情,写出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余晓林 《科学咨询》2008,(18):59-59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呢?笔者认为:第一,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第二,"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捕捉学生情感契机,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的情就"真"实感人;第三,倡导学生抒自己的情,写出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怕作文,不愿作文.怎样才能优化作文教学,让作文成为一种快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几点经验:一、让学生有话可说,二、让学生有话能说,三、让学生有话乐说,四、让学生有话必说.通过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积累、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会感到作文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5.
黄宜福 《科学咨询》2008,(16):53-54
曾几何时,我绞尽脑汁抓学生作文,渴望更多的学生写出让人满意的、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任你讲啊讲啊,引了又练啊,可终究还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没有几篇好的作文.然而一次单元检测竟让我这个山里的"哥伦布"发现了一块"美洲新大陆".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批改的效果昵?是不是老师作精批细改后再发还给学生,效果就很好呢?我做过几届学生作文试验:当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行精批细改的作文发给学生时,发现有不少作文成绩好的同学认为老师太挑剔而产生不愉快或反感的情缘作文能力差的同学对老师批改后的作文更是不屑一顾。这让我很是苦恼与无奈。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而“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而自改的过程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将新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提高过程。就新课程的作文训练,何不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索质、科学文化素质、为人处事素质、人际交往沟通素质等,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以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一、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要想止学生学好语文,只有让学生爱上语文。中职语文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要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挖掘美。如课文中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旷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魄与美丽,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已的  相似文献   

9.
马林金 《科学咨询》2009,(12):49-49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下去发现、感悟、体会这些美,并通过长期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德操,美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刘承伦 《科学咨询》2003,(6):22-22,26
写作本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感而发,是人体验、感悟、创造生活的再现.然而,当前的许多学生却怕写作文.之所以怕,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为应试服务严重背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情感的需要,使作文蒙上了不该有的灰色,泯灭学生灵性,扼杀学生热情.要改变目前的窘境,首要任务则应该让作文成为学生感悟生活享受生活的一种需要.要达到此目的,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注重"五化":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术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强调"大密度训练",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厌学作文。曾听学生这样说"作文难,作文难,作文难于上青天。"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恰性,让他们欣赏、感受、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都是一种结果的评价。教师往往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评定,这种结果评价更为偏重给学生评定作文成绩,而非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在终结性评价中融入过程性的评价,注重习作过程中动态的生成,让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作文语言的表达,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一、关注准备过程,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4.
"游戏精神"在作文教学中越来越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如何让习作回归儿童的心灵,表现儿童的本真呢?游戏是儿童的本能行为,只有让习作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从讨厌写作转为喜爱和期盼写作,从而快乐地习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具体事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下的作文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作文素材,融于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轻松愉悦的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本身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旨在让学生"会语会文"。"会语",就是会说,那"会文"呢,自然就是会写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作文教学应该从孩子一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只是对作文教学做研究,而忽视作文评价。本文针对学生特点,提出作文评价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改变批语的冷漠面孔,用欣赏激励的方式进行评价,给学生营造体验成功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件美好的事。可部分初中生却视之枯燥,厌学或不学。究其缘,主要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所谓"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数学史的发展美:包括两个方面1、数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是的,文不改不精,玉不琢不美,好文章有一半功夫在于修改,那么,该如何把这修改的功夫教给学生呢?本人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师,有效运用能多媒体对我们的作文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想象,发展思维,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愉悦的感情,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