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时期管理伦理在企业和谐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织,在经济增长领域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如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走出一条"重义谋利"之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忽视了对伦理价值、道德规范和自主创新的不断追求,企业的经营理念正在经历现实伦理观念的考验。社会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道德伦理要求,使企业经营主体自觉把管理伦理思想融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伦理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新时期管理伦理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战略举措应该坚持一切为民的科学指导思想,坚持诚信为本的内核管理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民国以来的政治乱象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颓败景象,使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决心通过抨击传统伦理思想体系、批判资本主义道德文明的方式,达到革新伦理、改造旧邦的目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正式传入中国,为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探寻中国的新伦理思想体系提供了理论来源,他们开始尝试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无产阶级伦理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五四先进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伦理思想的转型。考察五四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伦理思想转型所作的尝试与努力,既可以回顾他们探索改造中国社会道路的心路历程,探寻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明体系建构的早期路径,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有关环境伦理机制等层面对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既要大胆吸收西方环境伦理理论中的积极成果,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经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经济伦理思想。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重温两位伟人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规范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易》的家庭伦理思想包含《易经》和《易传》的家庭伦理,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的融合形成了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源头,对中国社会的伦理,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家管理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道家的管理思想中 ,最值得发扬的是 :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清静宽松的组织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组织关系。从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去透视和阐述道家管理伦理思想 ,不仅可以促进组织行为学的中国化 ,而且有利于道家管理伦理思想更加体系化 ,更加彰显其独到的管理伦理意蕴 ,从而进一步使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伦理理论提供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辛格的伦理起源说是一种基因进化论伦理思想,在理论上源于斯宾塞的进化论伦理思想,将斯宾塞的“普遍行为”具体细化为“利他主义”,认为人类的伦理问题发端于非人类社会动物的利他主义;又与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伦理思想相融合,强调动物的社会性和互助行为,得出了人类伦理起源于利他主义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的论断,人类伦理只不过是这一演化过程中的一个较为高级的阶段而已。这种利他主义依次经过家族利他主义、互利利他主义和群体利他主义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社会救助有悠久历史,整体上是一种“伦理救助”模式。儒家以性善论为主流的人性思想和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的道德心理,构成了传统社会救助的伦理道德基础。儒家以“仁”、“德”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均平”的差等分配伦理思想,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家“无为”的政治伦理和“贵生”的生命伦理思想,以及佛教的慈悲精神,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重要补充。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是构建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强拆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极大挑战。从公共伦理视域分析这一社会问题,我们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儒家伦理思想的消极部分,社会转型期伦理评价标准多元化,以及公共部门职业伦理教育缺失,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城市强拆问题的原因。而要解决城市强拆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就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重视公共部门职业伦理教育,使伦理规范制度化,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以及有关环境伦理机制等层面对中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认为中国环境伦理研究既要大胆吸收西方环境伦理理论中的积极成果 ,又要认真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合理因素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11.
卢作孚在民生公司进行伦理管理,把帮助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作为公司的伦理目标,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对公司进行伦理决策,同时重视员工的德性培育。卢作孚作为公司总经理以身垂范,坚持伦理领导,对员工的道德选择起到示范作用。卢作孚的伦理管理使民生公司形成独具特色的伦理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集团。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世界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激荡与迷惘、冲突与裂变。与此相联系,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正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局面。剖析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状况,探索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对于当前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对于现代的环境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以这种环境伦理思想和环境管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构建环境文化管理模式。运用该模式,可加强环境管理中理论观念的普及力度,充分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节约物力,共爱民生"的优秀思想,培养人们鲜明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能源的优良生活习惯;同时在该模式下主动开发和运用绿色技术,进行理性消费和适度开发,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协调好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技术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和进步程度,表明一个国家对人的尊重程度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我国的科研伦理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宣传、法规及管理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各国伦理研究者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医学遗传学的工作者,要学习遗传伦理学,在医院进行医学遗传学研究中,时刻保持重视科研伦理的态度,切实执行科研伦理的各项要求,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中国人民孜孜追求的伟大理想和善的伦理行动,“中国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性概念。它既是一种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时代伦理精神,也是一项中国人民实现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当代社会,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行动的理论构想,蕴含了社会善治和个体道德完善双重努力的伦理学涵义。“中国梦”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设计与合理安排,为之提供必要的制度伦理保障;另一方面,“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每一个体德性品质的提升与完善,并为之提供必要的道德支持。“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民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相统一的伟大伦理行动。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中国伦理学理论经历了反思性启蒙、世俗化、社会化这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应,其理论范式也经历了从最初政治化的革命伦理学理论范式,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世俗伦理学理论范式,再到探寻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伦理学理论范式的变迁.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道德观念与伦理秩序,是近30年来中国伦理学理论论争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有两个基本方面:当代中国应当确立起何种道德观念与伦理秩序,这种观念和伦理秩序又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深层次分析,它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不能不涉及它的伦理文化基础问题。儒家理论文化的长期浸润和影响,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式的"道德大国",传统的伦理精神养成了中国人习惯和善于从道德上论是非、解决纠纷和争端的思维定式,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完善提供了深厚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底线伦理不断受到冲击。梳理近年来底线伦理的研究成果,指出底线伦理在概念、特征、内容、建构以及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德育教育、和谐社会、全球伦理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异同,提出今后国内底线伦理研究应避免虚无化、极端化、狭隘化、唯底线伦理的错误倾向,加强基本问题研究,深化对马克思经典作家伦理思想的研究,拓宽底线伦理研究的论域,为应对和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伦理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象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自由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作为陈忠实的代表作,不仅展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乡土社会经历的种种变迁,而且通过中国一系列鲜活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现代命运的思索.在以白鹿原为缩影的中国传统乡土伦理社会中,不仅有对儒家文化忠贞不渝的守望者,也有誓死不归的反叛者,同时也有浪子回头的皈依者,这就是儒家文化的现代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