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身份、语言、题材则是界定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三项基本要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确立经历了学界复杂的论争与阐释过程。在民族身份、语言、题材的限定之下,无论是少数民族人民集体或个人创作的口头诗歌,还是书面诗歌,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共同体的书写和阐释特征。近代以来"民族"被赋予了政治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也在原来传统的血缘、地缘及精神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共同体特征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民族-国家"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等价值,并生成了少数民族诗歌凝聚、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两个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精神的基础上,为解决民族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而提出的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治理理念。“两个共同体”是中国智慧与世界思维、经验基础与理论升华、相互依存与双向互动的内在关系;“两个共同体”的构建和铸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梦与世界梦共筑等方面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一体两面,对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形塑了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两种知识传统——"国家认同"和"认同政治"。强化同一性的国家认同传统彰显了政治认同相较于文化认同的高层次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崇差异性的认同政治传统则突出了文化认同的相对主义立场及其优先性。这两种知识传统虽思想主张各异,但都秉持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二元分立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的缺陷在于:既无法准确把握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同时对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认识不足。在其现实性上,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解必须扬弃这一分析框架所固有的个体视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视域融合中实现民族共同体认同追寻意义和确立归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部落联盟是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的一种类型。这一人们共同体与民族和国家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探讨部落联盟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深化民族形成理论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笔者先后在《试论从部落到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部落及其产生新探》两文中,对部落联盟与民族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但都未来得及详加论证,本文即是对上述两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体育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源泉。新时代民族体育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要以体育“本体性文化”和“内涵性文化”为基石,以共同的体育文化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回归与时代性折射为准则。通过寻找民族传统体育元素,重塑民族文化记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聚民族文化精神;依托民族传统体育赛会,构筑民族文化生活;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交融,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整合民族传统体育成果,促进民族文化共享,进而实现新时代民族体育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基于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明根脉、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的自在民族到现代的自觉民族、从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其内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平包容的文明传统流传至今,推动着中国和平崛起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价值共同体,凝结着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建设好多民族融合的共同家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正> 姓氏和民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氏在古代是有区别的,自秦汉以后,姓氏合一而无别.这时的姓氏表明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家族系统.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二者表现的对象都是人,只是各具不同的前题条件,这便使它们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又因各自前题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们就姓氏和民族的产生、发展以及相互关系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论民族的排异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族是个历史的范畴,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人们共同体。各民族在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外,还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有的表现为积极因素,有的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消极因素,如民族排异性。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民族排异性在“外  相似文献   

9.
<正> 阶级与民族是两个既互不相同又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一般地说,阶级对于人们的划分比起民族的区分来说要更为深刻,因为它是以人们在既定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来划分的,而这种经济地位又取决于既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但人们同时在几乎绝对的意义上,又隶属于一定的民族分类,民族则是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主要依据而区分的,由于民族的区分指标实际上要更为综合,因此,民族共同体对于人们的规范,常常又要比阶级共同体对于人们的规范更为稳定、持久和具有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站在共同体立场与体系中看待个人、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蕴含着对内团结包容、对外文化自信的价值取向。民族高校要切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引导各民族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建立从单主体到双主体、从单向度个体到多维共同体的意识转换。本文在阐释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困难基础上,从后主体性理论视角出发,重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民族统一的政治共同体、意义复合的文化共同体、同感境遇的命运共同体"多层次内涵,最终提出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为处理好主体内部认同提供基础;二是开展跨文化交际教育,为构筑主体间指向性关系提供动力;三是凝聚学生的国家共识,为抵御主体外部侵蚀提供保障,以期深化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效果,不断增强民族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群众的共同意识,鲜明地体现了日常思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共同体意识是基于“意会认知”日常思维运行的,有经验思维和礼俗性思维两种日常思维图示。自近代以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这样的还原论思维依托科学合理性的统治地位,极大冲击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多元一体”辩证思维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核心地位。以日常思维科学化为出发点,通过共同体思维的历史沉淀、日常共同体思维的非日常化和科学的共同体思维的常识化三个生成路径,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集体无意识到集体意识再到集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的转变规律,以科学的日常思维铸牢各族群众固有的共同体认知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藏汉民族历史亲缘关系探源(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由广义文化上的许多共同特征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在这种意义上的民族已不是以原始氏族部落为单位的单一因子的组合,而是由众多种性部落民族在分分合合,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长期演变形成的包含多种因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由于各民族在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生存方式,以及和周围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思想文化上的相互联系和交往程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当前民族研究领域关注度较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回顾梳理以往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研究,考察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基本特征,辨析其内在的历史继承发展关系,探讨其在工作实践中的时代运用语境和用意。从基本特征、历史关系与运用语境三个向度阐明“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概念内涵的异同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与具体语境运用中的区别,有助于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团结进步的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实质,有助于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从理念、目标到理论逻辑、实践路径都有创新和进步,丰富提升了人类的现代化理论,其重要经验之一是十分重视共同体价值与共同体建设。中国式“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共同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卓越理念,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创造性地在现代化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国家与民族、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形成面向未来的、有利于克服现代性危机的现代化道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以复合性治理凸显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复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主义的来源及早期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国家的理论以及国家制度的要素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早期,家庭是基本的单位,维系家庭和群体的伦理体系只是血缘和亲情.当国家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与伦理体系结合之后,便产生了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等共同体观念,这样,早期的国家形态便作为体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理法的象征.最初,聚落社会是建立在亲缘和宗族繁衍的基础之上,而国家制度则是基于土地毗连和占有权.一旦专门的协调、归化和管理机制发展起来之后,作为社会组织基础的亲缘关系便被占有制取代,而领土单位或地缘集团,开始作为政治组织的原则.逐渐有了社会化的意义.“国家”包含了民族国家和制度国家两个涵义,从民族国家的涵义出发,国家是指民族社会.即由地域、种族、居民所组成的共同体;制度国家则是指统治方式及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即这个人类群团或特别范畴的首领及其政治经济制度.国家是与民族、传统、家庭、秩序、地域等共同体因素紧密联系的,在历史的某些时期,国家的发展是与传统主义、集体主义、权威主义、种族中心主义以及乌托邦主义相伴而行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乡村共同体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机制与乡村共同体的重建机制是同构的耦合。在民族杂居地区的两个村落案例中,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来看,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构成融合共生的内在动力贯穿于乡村共同体之中,从而激活了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使乡村共同体得到复兴。目前在人口规模化常态化流动背景下,诸多因素给乡村共同体带来挑战,应利用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共同体重建的耦合实践向度,以互惠共生文化传承乡村伦理,以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以公共文化激活公众集体意识,以利益共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从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多民族国家人民中,普遍同时存在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种认同心理。一般而言,民族认同意指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可和赞同,而国家认同则指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和赞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统称,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在思想认识上厘清、理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比民族的历史要长得多。在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只有语言和遗传代码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然而我们今天谈论,研究的语言又无一不是民族的语言。当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和  相似文献   

19.
在少数民族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政权过程中,汉族思想家和政治家如何认识这一政权及其民族关系?郝经对此作了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从而成为这一时期思想家和政治家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样本。郝经民族关系思想主要包括从文化视角认识正统,以战争方式实现大一统,提出"三道并出"战争策略、坚持"纲纪礼义"积极"汉化"等理论观点;其形成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元初士人与其师元好问的影响,还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郝经的民族关系思想不仅对维护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调和上层思想矛盾、缓和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一是有助于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趋向,二是有助于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三是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秦王朝郡县治理正式开启了中国"朝民"整合实践,使"华夏"在所指地域间、所指人群中,真正形成一个统一为一体的国家属民共同体.汉、唐两朝各自留下了传承至今的重要历史遗产,那就是"汉人"和"唐人"群体及其称渭.即当时当朝的整个国家属民共同体.随着"共为中华"的其他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新的更大的属民共同体整合.需要扩大定义"中华"求得共享,则在更大范围把原汉地"郡县民"一并"识别"为"汉族".汉族人群可看做中国属民共同体整合的一个早期实例.在中国属民共同体整合历史上,自两晋南北朝即已启动的"汉族识别"趋势值得注意,这标志着将汉族包含在内的后世所称"中华民族"的统一国民共同体产生自觉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