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口作为劳动基础的体现者,占有完全特殊的地位。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同时,绝对不可以把劳动消耗看作是与其他生产组成部分相类似的东西,比如说,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以及生产工具那样的东西。要知道,后者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些消极的参加者,而劳动才是生产过程的积极基础。马克思写道:“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2.
<正> 现实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绝大部分劳动都被纳入商品经济范畴,它们不仅生产使用价值,而且创造价值,其价值都可用货币形态来表现。然而,主要由妇女承担的生育劳动仍隶属于家庭,虽然产生了使用价值,即劳动力,耗费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社会却不承认它创造了价值,因而没有交换价值。这个矛盾导致了妇女生育劳动的无偿性,也产生了当代一系列女性社会问题。首先是怀孕、生产期间女职工的待遇问题。一些企业的女职工从怀孕到生产,开初可正常地参加生产劳动,能拿100%的工资。随孕妇参加劳动时间的减少或根本不能参加劳动,其工资待遇也不断下降,仅拿70%、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历来认为社会除了物质资料生产之外,还有人类自身的生产。他们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人类自身生产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这两种生产是客观存在的,在  相似文献   

4.
农民生育行为中的制度化逃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作为人类自身生产的生育行为和结果对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以政策法律来规范生育行为;作为生育行为发生的基本单位家庭来说,生育首先体现了家庭和个人的生育目标。当家庭生育目标与国家人口目标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得以解决的方式不外乎三种:一是家庭迫于国家的强制力量而接受国家政策;二是家庭坚持自己的目标,引起国家的强制处罚;三是家庭在自身目标与国家政策之间找…  相似文献   

5.
作者刘立钧在《人口学刊》1986年第2期著文,不同意学术界对马尔萨斯的两个级数持否定态度。作者认为:两个级数是马尔萨斯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与土地、人口与生活资料相互关系的带假设和推理性质的说法。两个级数增长作为一般性的结论,它们都有各自的前提条件,而这种前提条件都  相似文献   

6.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有一种否定两种生产理论的错误观点,认为两种生产的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至多不过是恩格斯后来对唯物史观的“补充”和“修正”,实质是“二元论”。这种错误观点给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造成了莫大损害。粉碎“四人帮”之后,两种生产理论的本来面貌,开始得到恢复。但是,我们认为,还有必要在肯定物质资料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地肯定人类自身生产也是“历史中决定性因素”,对社会制度起着制约的作用,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适应理论研究和“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仅就如何认识人类自身生产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谈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实践,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治本措施,是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设这种新型生育文化,我认为应从教化、约束、利益着眼,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1.知识传播。人们生育观念转变过程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知识取代旧知识的过程。围绕破除传统生育观念,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大力传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马克思主义生育思想等新知识,是建设新型生育文…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开展计划生育碰到了新的困难,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回升趋势。有的同志对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我认为:两种生产一起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在我国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是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当前,两种生产一起抓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并没有否定两种生产一起抓的正确性,而是证明了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的必要性。我们应把在执行这一方针中出现的某些具体问题同这  相似文献   

9.
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人口学界尚有分歧。但搞清楚这个问题,尽快求得统一的认识,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两种生产这个概念,只不过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只言片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方面的专著,也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因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事实上,从哲学方面,尤其是从政治经济学方面,他们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妇女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简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老年妇女曾肩负着人类自身生产和社会生产的两副重担,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她们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无论是在受教育、就业,还是收入、地位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不如男性,以致于在她们晚年时沧为社会供养体系中最贫困的一族。文章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女性的劳动价值——其中主要是生育、家务劳动至今未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实现。为此呼吁,社会和政府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对女性的上述劳动予以认可和量化,从而予以补偿,这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促进社会文明,稳定和发展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观点,并对其中的若干争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并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观点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来的。他说:“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恩选集第4卷第2页)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它明确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国以来 ,为保护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 ,我国制定、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构成了较完整的保护网。值得警惕的是 ,由于种种原因 ,转型期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利的被剥夺、产假工资水平的下降、生育医疗保障不足等是其权益被损害的集中表现。政府应加大干预力度 ,设立保护妇女权益的专门机构或强化妇联的职能 ;加快《生育保险条例》制定步伐 ;对相关的政策规定进行清理 ,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违背的或不利于保护妇女生育权益的条款 ,要加以纠正或取消 ,使女职工生育权益的保护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人口智力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这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本身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与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在人口智力素质中占有不同地位。前者的提高是无限的,后者的提高则是有限的。如果把人类劳动划分成三种类型,即再现型(又称重复型)、改良型和创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接着,在指出了“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就“在历史上起着作用的”“三因素”之后,又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34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又指出,作为历史中决定因素的“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类蕃衍后代,是通过生育行为进行的。人口生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虽然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规律,但却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所制约。社会诸因素无不影响人口的生育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口过程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必然受生产方式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人口再生产、对人们的生育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生育健康(ReproductiveHealth)是近年来流行于国际社会的新概念,按照1994年9月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行动纲领》中所下的最新定义,“生育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尽管学术界对该概念的理解尚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看法都认为生育健康应包括四层含义,即(1)生育调控;(2)妇女权益;(3)母婴保健;(4)性病控制。并将其具体内容描述为:“生育健康是指人们能够有满意而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  相似文献   

17.
《文汇报》1982年12月20日刊登边燕杰论述人口质量的文章。作者认为,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这些素质是人们在其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需要具备三种基本能力:体力、智力、社会聚合力。人类的这三种基本能力,要求人口质量具备三个基本方面的素质发展水平,这就是身体体质素质,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素质,以及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的资源通常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人在劳动过程中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已从过去相对次要和辅助地位变成社会进步和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 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的人口理论。马克思(1818——1883)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革命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曾经考察和分析了人口发展过程,论述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  相似文献   

20.
生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对生育选择的影响生育目的反映了人们的生育动机和生育期望需求,构成生育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选择,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因此,这是深层次的基础性的生育文化现象。生育观是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而生育目的则是生育观、价值观在"生"和"育"两个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它制约着与生育相关的各个环节文化现象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生育文化系统内部来说,生育目的在生育观中又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我们将生育目的界定为:人类为了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