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政治稳定是社会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但如果片面理解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的论断,把稳定与改革、发展割裂开来,就必然会阻碍各项改革的深化,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行政机构改革和农村改革,出现了一些政治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通过政治发展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因素,以谋求发展中的稳定。一、实行政企分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注意减少或消除不稳定因素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2.
波兰国有企业改革的两种理论[波]3.萨多夫斯基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对国有企业全面实行私有化?一种意见认为,国有企业根本不能成为市场主体;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国有企业不仅能改造成市场经济主体,而且必须这样做。这两种意见是波兰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五大以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面。十五大之后,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在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经济问题中,国家将重点放在抓五百家(左右)大型(含特大型)企业方面。中小企业如何办?在企业或行业内实行“混合经济”,是经过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围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这一中心,出台措施最多、改革步伐最大的当属刚刚过去的1995年;也正是基于此,理论界将1995年称之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年”。在1995年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们对于现代企业制度、产权转让市场、股份化改造等问题分析研究比较深入。与此同时,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对1995年达到高潮的目不暇接的外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现象,认识不足,探讨不够。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前途、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国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还要继续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和重建银企关系,以彻底解决国企的负债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提出了对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改革,有一部分人主张实行股份制,认为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有的则主张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制或租赁制,以此把经营管理权同所有权适当分开。通过这些措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实行对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改革,以便从这一根本问题上冲破旧的经济体制,把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原来的国有企业搞活,这是经济理论界…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模式细分之论高兴民,赵亚乔国有企业改革的深人进行,是中国目前的改革重点。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所居地区、所处部门之不同,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之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人们在具体选择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模式之际,必须从各个地区、各类企业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经了15年的探索,现在终于找出了一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上了快车道。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支柱,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成功的通行原则。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实现公有制特别是作为国民”乔支柱的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主导和骨干作用,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使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的亟待的难以解决的困难迎刃而解,从而焕发应有的勃勃生机。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取…  相似文献   

9.
企业制度建设中经济与文化的整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思考朱乐尧周淑景国有企业改革不只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涉及国民心态、价值观念的更新与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基础的强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否则,收获的就难免不...  相似文献   

10.
师国君 《社科纵横》2006,21(6):65-6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发展,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制度与经济改革的不和谐开始体现出来。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坚决推进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近五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从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国企改革的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过程中,必须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跨越的“卡夫丁峡谷”。过好这一关,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减员必须增效,也即除了由于富余人员下岗所减少的人工成本之外,还要形成一种增效机制;二是必须使下岗或减员平稳进行...  相似文献   

12.
完善《破产法》已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根据我国国情,当前要坚持少破产、多兼并。(摘自吴邦国在陕西调研谈话──新华社西安9月14日电)李鹏总理在第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今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企业,要依法实行破产。”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994年,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高达70%以上,亏损面达41.4%。国家经贸委等九个部门在联合进行的“18个城市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试点专项调整查中发现,在这18个城市的亏损企业中,达到破产条件的就有156户。自1986…  相似文献   

13.
李年新 《探求》2001,(3):40-42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职工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事实上,国有企业的改革之所以如此艰难,恐怕与企业、职工的关系没有理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无关系。据有关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已经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点。因此,在当前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理顺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已经成为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稳步发展的一个焦点。 一、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与企业夫 系存在的问题 国有…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第一个窗口,企业党组织是引领中国政治变革的第一杆路标。《走出困惑──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以下简称《走出困惑》)涉及的正是这样一个既绕不开、也等不得的重大现实问题。《走出困惑》是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吴鹏副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走出困惑》一书涉及的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国有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十分关注的问题。作者对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党组织面临的现实冲突及其政治文化根源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对现实政权体制和政策法规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权力、职能作了实事求是的论证;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通过改造(赎买、公私合营)民族资本,没收官僚资本以及国家投资兴建新企业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为国家做出了辉煌的成就。到1992年,50万个国有企业拥有固定13000亿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在国有企业推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措施。国有企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国有企业的集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国有企业的集团化剧锦文总结近二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致思路,不难看出,从1978年的企业“放权让利”算起,到目前还在进行的企业制度的变革,主要是把解决国有企业的眼下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政策与措施的出发点。不可否认,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在“放权让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和“所有权的两层分离”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的,基本上没有触动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因而也没有创造出有效的市场经济主体。在改革过程中,尽管国有企业的生产仍在扩大,但利润绩效却一直不佳,亏损越来越严重。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其改革的真正难点在于理论上的误导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因此,只有进一步更新观念,才能使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之一议王欣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的理论热点,围绕它各方学者纷纷发表不同意见,而其争论的焦点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核心问题的设定。它大体可分为两种意见:第一种,是认为企业改革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9.
科斯的产权理论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产权问题提供了理论方法和研究工具,特别是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保护私人产权等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科斯的产权理论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理论缺陷,使得我们在产权改革中不能完全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20.
一、引 言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处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地位。对于导致国有企业经营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常常被归咎于产权不明晰,因而把希望寄托于明晰产权的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上。然而这种改革道路,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因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未能对症下药。本文拟从对国有企业认识的“盲点”着手,揭示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的基本前提。二是对国有企业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在目前条件下因企业所处客观基础条件的不同,简单的利润指标反映不出企业经营的好坏,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