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暴力”到底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并有效地控制网络暴力行为?本文从网络暴力行为人的动机和产生的后果入手分析网络暴力现象,找出网络暴力的三大主要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解决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问题,必须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建立完善的网络立法及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倡导绿色上网。  相似文献   

2.
第一课时我对全班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训练今年中国内地“圣陶杯”作文比赛的作文,题目跟往年一样是两个:《分寸》和《沟通》,要求也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该做什么,大家知道吗? “脑力激荡!”这个班的学生有差不多一半人去年读过我教的中国语文课,对于作文的步骤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3.
开始上课: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咱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 生:(齐)《酸的和甜的》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那么在座听课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老师们听啊? 生:(齐)愿意!  相似文献   

4.
孙欣 《中国农村》2007,(6):61-61
我长叹!男人,一个男人,他应该干些什么?这回,轮到我拧老婆的鼻子(耳朵不敢拧)了:左男人右男人,到底谁之为“善”?  相似文献   

5.
微博绑匪     
马伯庸 《21世纪》2012,(8):80-80
我有一个朋友,她本来是个亲切和善的人,说话慢条斯理。可最近一年多来,她整个人变了,变得很焦躁,说话急吼吼的,一点耐心也没有。我问她到底遭遇了什么天灾人祸,她长叹一声,把手机一晃:“还不是因为它。”“乔布斯?”“什么呀!我是说微博!”  相似文献   

6.
白明 《北京纪事》2009,(12):71-74
“绿色造假”的“秘方” 上回说到老D弄来一只假汝窑,没让我挑出一点儿破绽,说他手里有“绿色造假”的“秘方”。至于这个“秘方”到底是什么,老D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哥们儿,我以为这宇宙间的万物,都是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老D顿了一下,神秘地看着我说:“但是你想过没有?这宇宙万物,它还能有个‘死而复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一、全球化是什么所谓全球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关于全球化能够在怎样的水平上、从哪些要素开始思考呢?在这里,我打算边参考最近成为话题的M·哈德和A·纳格利的一本书一帝国》①,边提出问题。因为这本书是着重于探明在全球化中世界的新的统治结构。不过,我对这本书的主张也并不是完全支持与赞同,并且,在这里,也并不是说想要探讨它的全部议论。拙论尝试的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智性刺激作为一条线索,试图再一次恢复早已被称为“现代文豪”②的鲁迅的文学性事业。  相似文献   

8.
冬娜 《社区》2009,(15):50-51
“这些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他就不能真正关心我一下?” “为什么我总这么倒霉!”你总爱这么抱怨?久而久之,没人再愿意听你的唠叨。爱抱怨的人,可怜又可恨,比小气鬼更让人避之不及,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你变成这样。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如果我问大家你会什么?你一定会自豪地说,会书法、会摄影、会舞蹈、会唱歌……嘿嘿,学得还真不少。如果我再问你,学这些艺术快乐吗?你一定又会高兴说“的确很快乐。”今天的习作就是要求大家把自己学这些艺术的过程写下来,让别人和你一起分享你学习的快乐!(当然,学习的痛苦也可以写哦!)  相似文献   

10.
一天夜里,一家宝石店里最昂贵的一颗宝石不见了!线索只有下面的三幅画。通过这三幅画推测出宝石的形状,那么查找宝石下落的工作也就能循序进行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宝石呢?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1,(7):16-25
第一章 “汤姆!” 没人答应。 “汤姆!” 又没人答应。 “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我真搞不懂?你这个汤姆!” 还是没有人答应。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革命”概念总是一个萦绕不去的话题。在近代以来中央政权更迭的时空背景下,梳理“革命”概念的演进,沿着“革命”到底指涉什么、怎样认识曾经的“革命”、今后又如何看待“革命”这一逻辑理路展开分析。据此说明“革命”概念的“波动”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精英在设法寻求理想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的映射。  相似文献   

13.
网络谣言     
李威 《新少年》2013,(11):32-33
田乙田您上网DS?每天上网,纵览天下奇观。噢,那您可得小心,网络里谣言满天飞,可别给您忽悠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学小品《卖拐》瘸腿走路)“不信,走一走!遛一遛!”  相似文献   

14.
作文竞赛     
下午第一节下课,广播通知响彻整个校园:“二三两节作文竞赛,请各班选手准时到多功能教室参加”。我拿起纸笔,慌慌张张地就冲出了教室。一到那儿,只见参赛的同学们围在门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一起讨论着。我三步并做两步,走进了人群中,紧张地和同学们议论起来:“到底会考什么呢?会不会难呢?或许会考……”  相似文献   

15.
《逻辑学》是黑格尔的主要著作,而“概念”是逻辑学最核心的内容,其对于黑格尔哲学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逻辑学》“概念通论”这一节内在层次的梳理,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和传统逻辑学不一样,黑格尔逻辑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概念论”要在“本质论”和“存在论”之后才可以出现?2黑格尔概念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为主观逻辑,它和真理、现实的关系是什么?3黑格尔的“概念”是如何受到康德“先验统觉”的影响,并对之进行改造,从而形成自己的相关思想的?只有在对这三个问题先行做出讨论和回答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理解黑格尔概念哲学的本质及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份举办的“2012福建金融微笑服务月”活动,其中建设银行福州城北支行的大堂经理原婷凭借甜美的微笑、优质的服务成功人选“十佳微笑服务明星”,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孩?她每天的工作主要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建设银行福州城北支行大堂经理原婷进行了一天的体验式采访。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7,(6):34-35
一个故事发展到一半……省略号后面的究竟是什么呢?一个夏日的傍晚,妈妈带我上街时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班长是怎么从校长那儿“套”到张老师的生日的日期的?“六一”节那天王老师为什么紧皱眉头?……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靠你啦!  相似文献   

18.
黄晓林 《社区》2009,(2):56-57
新年到了,新的生活也可以开始了。有人说有什么新生活?“金融危机”搞得股票跌了,房市降了,荷包瘪了,不敢花钱了,怎么开始新生活啊?我说这就是新生活的开始,说不定还要感谢这次“金融危机”呢!可是有人又说,电视、报纸怎么没有这样的说法,我看似玩笑却很认真地告诉他,这样的说法也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听到。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社区》2009,(26):34-35
他叫我爸爸 有一个菜鸟问我:“MM是什么意思?” 我乱答:“妈妈!”她又问:“PLMM是什么意思?”我又乱答:“婆婆妈妈!” 然后。问她怎么了?她答:“有一个人加我为好友,他问我是‘婆婆妈妈’(PLMM)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我是‘妈妈’(MM)吗?我又说不是。接着。他就叫我‘爸爸’(88)!”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