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的主流话题。公平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在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应确立起机会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的公平观,以达到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最优的利益均衡,使社会日趋和谐。  相似文献   

2.
公平价值是经济法根本的价值取向,是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应遵循的方向,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是经济法整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应服从经济法公平价值的目标。尽管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的很多制度设计都体现出对税收公平的考虑,但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模式以及存在征管漏洞等的缺憾,致使经济法公平价值在个人所得税法的静态和动态层面都被弱化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价值追求应遵从于经济法公平价值,应完善费用扣除方法、调整税率等来矫正经济法公平价值被弱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和基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必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党和政府只有着力构筑以“四个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体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先富与未富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达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与公平之间并不存在绝对对立、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辨证统一关系。因此,在分配原则的选择上,不宜再提“效率优先”,也不宜提“公平优先”或“兼顾效率与公平”,“优先”或“兼顾”难免有顾此失彼之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致力于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给我国政府管理价值取向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政府管理目标应从我国分配政策的反思开始,构建公平与效率二者均衡互动的分配体制。政府管理应选择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换、从"官本位"向"人本位"转换,以权利模式为主兼顾行政效率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论界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探讨存在着种种含混与曲解,亟需理论上予以澄清。对漠视“兼顾公平”、非难“效率优先”的倾向需要从认识论上揭示其根源;当前“兼顾公平”具有更大的紧迫性,但“效率优先”仍然具有时效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文化等多种手段构建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和谐机制,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历经变迁,其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公平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化,这对满足特定历史时期的客观需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倡导法治,弘扬民权的现代社会,这些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弊端已不断显露出来。我国现代城市房屋拆迁应当具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民权优先”、“民生为本”、“克减公权”等法律价值取向和理念,惟此才能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救济等起到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对依法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发挥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和正义从古至今表达着人们对正常、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期望,也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取向.文章指出我国要确立和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发展观作为研究视角,揭示了经济法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内核,论证了经济法的价值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指出经济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机制,经济法的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政府机构改革是在价值取向支配下进行的,价值取向决定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和效果,评价政府机构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必须从价值取向出发。政府机构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属于公共行政价值取向。政府机构作为实现国家意志的载体和工具,具有明显的执行属性,目的在于保证公共资源配置的高效和公平,因此,效率与公平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回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轨迹,从机构精简、政府效率等方面看,它基本上满足了效率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公平价值也获得了一定关注,但处于次要地位,导致严重的公平问题,其根源在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定位。只有将这种非均衡的价值取向转变为“讲究效率,注重公平”的均衡价值取向,才能准确找到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并进行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方可成功。大部制是兼具效率与公平价值的体制,是今后政府机构改革的有益方向,但也需要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合理权衡与取舍。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担保公司作为政府实现政策性目标的工具,其法律制度应追求公平,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其法律制度应追求效率,作为金融公司,其法律制度应追求安全。当公平、效率、安全之间出现矛盾时,应追求公平、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政策性担保公司作为政府实现政策性目标的工具,其法律制度应追求公平,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其法律制度应追求效率,作为金融公司,其法律制度应追求安全.当公平、效率、安全之间出现矛盾时,应追求公平、安全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实质是让高等教育自由发展还是在国家干预下发展的问题。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缘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出于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从长远看,应该着力构建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由绝对平均,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的漫漫历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抱负。有关这方面的论题,在本期“哲学·政治学研究”栏目中,王芳恒博士的《公平与效率并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一文,从“公平和效率是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产物”、“公平与效率并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客观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保证”等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使…  相似文献   

15.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本质和发展理念等都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他部门法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作用。同时,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完善经济法具体制度,才能确保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应是有机统一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当前在注重提高效率的同时加大社会公平的分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具有其现实的必然性。我们应努力探寻公平和效率最佳结合的路径,充分发挥国民收入三次分配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逐步实现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连带责任制度立法价值取向之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带责任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在于绝对地保障权利人的权利得到有效实现.司法实践中,这种价值取向造成了公平价值的偏失、诉讼整体效益的偏失、司法公正的偏失.针对这些问题,连带责任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应调整为:保障权利人的权利与公平保护所有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相兼顾,充分保护权利人的权利与提高诉讼的整体效益相兼顾.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公平正义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公平正义思想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一大二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奉行“一大二公”的公平正义思想。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追求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公平正义。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公平正义思想。这显示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强调公平和效率优先历来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和一个健康的社会应提供两种阶值取向同时存在、进行辩论的自由空间,建立体现两种价值取向的市场经济机制和民主政治机制,培育兼容这两种价值取向、维护这两大机制的文化土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伟 《中南论坛》2009,4(4):65-67,75
构建符合我国转型期特征的财富伦理价值核心,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研究财富伦理的起点和角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财富伦理是以经济人假说为起点的,故其价值取向和马克思主义财富伦理在起点和角度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社会主义财富伦理价值的核心依然是劳动价值理论。转型期中国财富伦理建立的现实选择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按劳分配和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