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杨富学 《民族研究》2015,(2):78-86,125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新入藏的一方《回鹘米副侯墓志》,内容简单,却有重要意义。从志文可以看出,墓主米公为回鹘摩尼教大师,作为回鹘使者常住于唐都长安,于唐穆宗长庆癸卯年(823)亡故,享年73岁。米姓本为来自中亚的粟特人后裔,志文称米公为"回鹘云麾将军试左金吾卫大将军",说明该米姓粟特人,经过融合与同化,有可能已变成回鹘大家庭之一员了。米公的去世,受到唐政府的重视与优抚,体现了唐与回鹘间非同寻常的友好关系。志文称墓主生有四男二女,可证回鹘摩尼僧是拥有家室的,有妻子儿女,与华化景教徒的舍俗姓传统迥然有别。通过考订此一墓志的相关问题,说明其对回鹘摩尼教及其与粟特的关系,乃至唐与回鹘之关系的研究,都是颇为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昌王国时期古代维吾尔人遗留下来的四件回鹘文摩尼教祈愿文书分别作了转写、翻译和注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摩尼教在中亚的传播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由于中亚当地原始宗教信仰与琐罗亚斯德教占据着优势地位,摩尼教的传播相对较弱,但要比佛教在中亚的传播要深入得多  相似文献   

4.
早期历史在公元200年之前,图瓦为游牧民族匈奴所统治,后来匈奴被另一个北方民族鲜卑击败,而鲜卑又为柔然所取代。从公元六世纪至八世纪中叶,图瓦成为突厥汗国的一部分,鄂尔浑—叶尼塞碑文就是这一时期的。在比尔格·凯格汗死后,图瓦处于回鹘人的统治之下,回鹘人在图瓦境内建立了设防的居民点以利于降服土著居民。当时回鹘人把摩尼教奉为国教,但并未能使其治下的图瓦臣民受到影响。公元840年,来自叶尼塞河上游的黠戛斯人推翻了回鹘的统治,这些人逃到甘肃(黄头回鹘)和中国的突厥斯坦(吐鲁番)。在图瓦南部帖列浩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中所提到的回鹘文写本均来自敦煌东南的千佛洞第17号洞(中国的正式编号)或莫高窟。在第17号洞中收藏的古突厥文写本的总数绝不会超过50多卷。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一卷是用摩尼教文字写成的,有两卷或3卷是用吐蕃字母拼写的突厥语写本,有4卷是用如尼文写成的,至少有39卷是用回鹘文写成的。在现今已考证清楚肯定出自该藏经洞的回鹘文写本中,有一卷是关于两王子本生事的伯希和敦煌写本P·3509号册子卷,已相继由克莱芝·于阿尔、伯希和与笔者本人发表,我于1971年将之刊布于《回鹘文本善恶两王子的  相似文献   

6.
西夏与吐蕃、回鹘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深的关系。吐蕃藏传佛教被西夏各届广泛接受,传播至河西地区。西夏历法源于吐蕃,藏语作为重要的宗教语言也深受重视,很多西夏人通晓藏语。回鹘文字是西夏文之外的第二文字。西夏佛教深受回鹘佛教影响,大量回鹘佛经被翻译成西夏文,回鹘僧人在西夏地位极高。吐蕃与西夏间的贸易主要是西夏以茶叶交换吐蕃的牲畜。西夏盛产的青白盐也是与吐蕃贸易的重要商品。西夏占据河西,向回鹘商人征收重税,同时还把回鹘的各种奢侈品转卖至周边政权。  相似文献   

7.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发现、收藏与研究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发现、收藏与研究情况概述●李经纬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20期)回鹘文是我国维吾尔族早在唐未、两宋和元朝时期广泛使用过的一种民族古文字,维吾尔族曾经用这种文字书写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典籍,有的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灿...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不同文字的回鹘文献中,古藏文音写的回鹘语文献数量不多。古藏文回鹘语文献大多出土于敦煌和吐鲁番等地。文章在介绍古藏文回鹘语文献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P.T.1292古藏文音写回鹘语佛教教义简答手册进行语文学研究,包括回鹘语转写、注释、汉语翻译,并在部分词条的转写和翻译方面对前人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 本人在整理藏语佛教经典时,从最简明的脚本即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中发现了一件文献,在其批注中称《梅檀瑞像传人中国记》是由回鹘语翻译过的。实际上,我是1984年前后通过白井博之氏的介绍认识和了解该文献的。当时,白井氏是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学生,在他手中保留有4篇原稿及译文,他认为其中有“很多以藏语形式存在却又无法用藏语翻译的外来语”。  相似文献   

10.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是研究回鹘内部的社会经济、商业交通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比较丰富而可靠的史料。因而,近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积极从事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研究和刊布。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研究刊布有关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的论著约有110种。其中俄苏发表32种;日本发表30种;德国刊布14种;土耳其刊布8种;法国发表4种;匈牙利、英国、芬兰、美国各刊布一种;中国刊布约20种。文书容量大、影响也大者有俄国拉德洛夫编的《回鹘文文献》(莫斯科—列宁格勒,1928):日本的山田信夫、小田寿典、梅村坦、森安孝夫合著的《回鹘文契约文书之综合研究》(1982);美国克拉克的《13—14世纪西域回鹘  相似文献   

11.
回鹘佛教是近年国内维吾尔古代文化研究中成果突出,涌现出多种专门研究著作,成为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领域之一。有鉴于此,特草此文,仅就近年国内出版的回鹘佛教研究专著及相关著作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12.
回鹘文是在胡人文化影响下由粟特文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音素文字,碑铭及出土文献也反映了突厥语族群从对粟特文的借用到改造的演变、发展轨迹,而借用粟特文字母来拼写突厥语也就标志着回鹘文的产生。《多罗郭德纪功碑》可证回鹘文至晚在552年已开始使用,而哈喇和卓古墓群发现的以粟特文字母书写突厥语kif(i人,妻子)字样的代人木牌还意味着回鹘文极可能于482年已开始使用。通常认为回鹘文是继如尼文之后开始使用的,就目前所见碑铭及出土文献可断定,其使用历史远要早于如尼文,应是最早用来拼写突厥语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3.
自7世纪以来,我们就可以在历史上见到回鹘人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课题,由于各种具体条件以及资料来源情况的不同,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重点。关于回鹘草原帝国时代(745~840年)的情况,中国历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颇多的资料,这使我们能对各国之间贸易的规模和重要程度做出具体评论。这些资料由C·麦克拉斯做了汇编和分析整理。中国唐朝时期,回鹘人在大城市里享有外交豁免权和特殊的领土状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族、裕固族的共同祖先——回鹘是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明昌盛的古代民族之一,在戏剧领域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拟就早期回鹘戏剧的历史及其影响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敦煌回鹘文写本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包括了藏文和汉文之外其它语言的大部分写本的斯坦因与伯希和特藏集中,我们可以估计于阗文写本的数目为一百卷左右,粟特文写本的数目不足百数,古突厥文写本的数目则不足五十。在这后一类中,除了于此刊布的三十六卷写本之外,同样还包括已经刊布的均为回鹘文字的一部册子卷和一种佛经长卷,一卷摩尼教文字的长卷,二、三卷用藏文字母书写的古突厥语写本、用如尼突厥文写的一本小书、两卷写本以及一卷很小的残卷。但在其它敦煌特藏中,尤其是在列宁格勒还可能存在有来自藏经洞中的某些古突厥文写本,特别是回  相似文献   

16.
民族印象     
有些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现象,有些祈求,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歌。蒙古高原的地理形势犹如一条宽阔的文化走廊,所以,蒙古宗教也确实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景教、天主教、摩尼教等等都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流传。而在今天,人们谈到蒙古人的信仰,就会联想到藏传佛...  相似文献   

17.
图兰尼亚式亲属制曾在回鹘历史上存在过,并在7-9世纪回鹘人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作用.此时,回鹘人父权制家族的亲属关系虽然已经有了变化,然而却未能建立起一种新的亲属称谓制度.这一时期回鹘人亲属制类型是从二分合并式向二分旁系式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18.
金代的回鹘人冯继钦公元940年,回鹘对国为黠戛斯所灭,回鹘人的分布地区发生重大变化。史家多认为回鹘人分三支向西、向南迁徙:一支南下河西走廊;一支西去新疆,以高昌为中心;另一支迁到喀什和中亚①。这三支回鹘人迁徙后分别建立三个政权:甘州回骼、高昌回骼和喀...  相似文献   

19.
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作为西州地区的官方文件 ,颁发于唐贞元七年 (791年 )二月初三之前 ,亦即颉迦斯·骨咄禄改尊佛教之前。文书中印章的主人是颉于迦斯·骨咄禄 ,亦即后来继承汗位的跌氏的第一任可汗———怀信可汗。如若再考虑到颉于迦斯·骨咄禄此前信仰摩尼教 ,对该教有一定的感情 ,且需要摩尼信徒的支持 ,则可将颁发时间推定在其据有西州后不久 ,即贞元七年(791年 )秋至贞元八年 (792年 )之间。  相似文献   

20.
图兰尼亚式亲属制曾在回鹘历史上存在过,并在7-9世纪回鹘人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作用。此时,回鹘人父权制家族的亲属关系虽然已经有了变化,然而却未能建立起一种新的亲属称谓制度。这一时期回鹘人亲属制类型是从二分合并式向二分旁系式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