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大学教育应注重人性关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性关怀是我国教育实践经验教训总结的反思性结果.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大学教育应注重人性关怀,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求真求善求关的精神,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抗挫折能力,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注重个性和人性关怀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基于艺术学科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边缘地位的现实,艺术特岗教师在农村学校以“普通人”和“特殊人”的双重身份存在。关怀艺术特岗教师的生命,除了改善客观不利的环境,还应及时呵护现有的积极心态。对艺术特岗教师生命整体的关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实现这种关怀,美国的ESS项目、TFA计划以及我国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理念的体现,要求以人为本,同时更是对人的精神和人性的重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是一项由简单向复杂发展,从表层向深层推进的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念维度入手,结合当前人文关怀诉求与现实道德追求的现状,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出合理的结果维度,以期对新时期加强和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张炜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作家,而且是当代少有的思想型作家。作为迄今读来仍撼动人心的作品,张炜长篇小说《古船》中所盛开的思想的花朵,经岁月淘洗,越发灿烂夺目。观照其中对人性恶的揭示和对人性善的追索,于内,可窥见作者直面人性与人生的艰难探寻,牵涉到人的生存的价值尊严和灵魂的拯救;于外,可广泛触及作者对现实与历史的双重反思,关联到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
肖祥 《中州学刊》2008,42(1):149-152
关注人之生存和发展是发展伦理学的现实主题,发展伦理学的生存论转向具有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发展伦理学生存关怀以实现人之意义生存为根本目的,其对生存关怀的现实观照体现在生存环境的优化、实践活动的优化、主体心灵秩序的优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人性一直是迟子建小说中刻画的重点,自踏入文坛起,迟子建就将目光对准民间的人性,她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坚持"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1。她相信"善是一种生活状态"2,现实中的丑恶与不堪是由于人性美的失落。迟子建以其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对生存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生活的温情主义,实现了对人性美的追寻,她的小说中传达出的是浓浓的温情与爱意。  相似文献   

7.
刘芹 《南方论刊》2008,42(2):60-60,83
冯契先生对"终极关怀能否实现"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主张将现实与终极关怀目标结合起来。结合在当今社会引起争论的安乐死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不断争论中所展示出来的追本、求真、达善、向美的特性,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哲学上的终极关怀。在实践层面下的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并获得人性的自由,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实现自我、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辨正之一 “抽象人性”与“具体人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对人的抽象人性与具体人性相统一的关怀。人文关怀的下限是对人抽象自然性的关怀,而人文关怀的上限则是对人具体社会性的关怀。导致人文关怀本末倒置,即导致对人具体人性关怀的实现以牺牲对人抽象人性关怀为代价的原因就是人文关系各种张力的不平衡或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9.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原本就是"人"的教育.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说过:"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表现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必须以人的本质属性为依据,全面拓展人性,从而达到自然、社会、精神诸属性的浑然一体.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目的设定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有以"现实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来关注人、培养人才具有现实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以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性、应用性的人才为目的的,因此,究其根本仍然是培养人、发展人.  相似文献   

10.
史锦秀 《河北学刊》2002,22(4):93-96
在印度的吠陀文学和世俗文学中 ,存在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中宗教精神和世俗精神并存 ,它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体现了人对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探究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宗教的层面上看 ,神话中所赞美的神和与命运抗争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实际上是人类向自己提出的人生规范 ,最终还是突出了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从世俗的层面上看 ,神话中包含着一种世俗精神 ,即热爱生活 ,追求幸福 ,执著于作为人的合理愿望。同时强调人的情感 ,推崇人性的和谐。总之 ,印度神话中体现了人类关注命运的主题 ,以及对人文价值、终极关怀的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