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煜 《阴山学刊》2012,(3):77-80
蒙古族题材电视剧中,仪式活动既是承载蒙古民族文化信息的符号,更是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提升和宣扬了蒙古族文化精神。仪式活动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贮存器。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运用大量的蒙古族仪式符号,表现了仪式对于一个族群的重要性。在文化共享的过程中,仪式成为维系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塑造群体认同感的文化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 ,有着辉煌的历史 ,蒙古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灿烂的文化。本文用广义的文化概念 ,以开发和挖掘蒙古族文化的经济价值为目的 ,从分析文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入手 ,通过分析概括蒙古族文化历史发展概况 ,由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蒙古族服饰及工艺品、蒙古族传统优良思想着手 ,阐释了蒙古族文化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是一个民族自主发展教育文化的可能和权利。弘扬和确立蒙古族教育主体性是蒙古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问题之一。然而 ,蒙古族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等诸多因素 ,教育主体性未能很好地确立和保证 ,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教育宗旨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文化相对主义为确立蒙古族教育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在文化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上对蒙古族教育“落后论”和“主体民族教育中心论”进行反思 ,从而找出蒙古族丧失教育主体性的症结 ,并确立和弘扬蒙古族教育主体性 ,繁荣和发展蒙古族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集体行为和精神创造,这种创造是在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一切知识汇集和总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特质和风貌,表征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积淀,并渗透于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突出地体现在地名中。本文从文化表征的视野审视和分析了青海蒙古语地名文化。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民族文化确立的能量基础出发,用生态人类学的观点分析和阐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衣、食、住、行等诸多行为现象,从而推导出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应用、简约特征以及生态化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中的草原英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敏 《阴山学刊》2008,21(4):56-59
《蒙古秘史》是一部解读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书籍,草原英雄文化的精髓在这部书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随着时代的演进,英雄文化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最早的单纯对“力”与“勇”的崇拜,至部落联盟时期演变成了与“信义观”相联结的新标准;到了阶级社会,又增加了“忠诚观”的新内容。《蒙古秘史》思想体系的主要因素源自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英雄观来自于蒙古族游牧文化所培育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温斌 《阴山学刊》2012,(6):36-38
元末明初蒙古族剧作家杨景贤以独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视野和包容坦荡的创作胸怀,在《西游记》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灵动又富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女性形象,凝聚了不断进步的时代精神和鲜活跃动的民族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8.
论蒙古族传统道德观念与蒙古族文学的关系吉思历史文献证实,随着蒙古族的形成,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且成为具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基本要素和铸造其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重要基因。因而,蒙古族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影响。蒙古族古...  相似文献   

9.
蒙古民族古代社会有着独特的游牧经济形态,因而其法制建设也有着明显的游牧经济特点。为此概说蒙古族的法制史,了解蒙古族历史发展各阶段法制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是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所必需,对于完善中国法制史的内容更是十分必要的。 一、古代蒙古的习惯法。在蒙古民族的家庭、氏族部落时代,蒙古社会没有法规,只有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反复出现的"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土风水信仰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母信仰与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神奇诞生母题,是在具有史诗传统的科尔沁地区特殊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萨满教与蒙古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萨满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并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而残存至今,对蒙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直产生着深刻广泛的影响。如果我们采取近年来盛行的“蒙古源于蒙兀室韦”为起点来叙述蒙古萨满教,则与蒙古萨满教的源头相距甚远。况且,室韦人“无羊少马多猪牛”,“颇有粟、麦及稷,夏则城居”。与食羊饮酪居穹庐之蒙古民族本非同一文化类型。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因素,探讨“随水草迁徙”的蒙古民族族源,尤其不能离开文化  相似文献   

12.
韩桂英 《理论界》2013,(5):167-170
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的文明创造,是民族文化产生的基础,是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对民族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蒙古族语言文字的演变以及蒙古族先辈们对语言文字的改革、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入手,阐明了新时期,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文字保护、发展的重要性,表明了作者在蒙古贞语言文字保护发展问题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蒙古、汉、满、朝鲜、达斡尔等17个民族组成,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杜尔伯特县发展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文学的生成、发展及其特色 ,是与本民族的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生命情调等密切相关的 ,而且文学和艺术又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生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卷本《蒙古族文学史》从对远古口传文学的探寻到对近现代文人书面创作的考察 ,都始终注意到了蒙古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其当代意义 ,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 ,为多元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元代多族共居,多元文化并存且共同发展,北方草原文化、西域商业文化与中原传统农耕文化交汇融合,蒙古、色目等民族的儒士文人认同并向往中原文化,接受华夏正统意识,在认可认同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有了共同的生态领域,形成了新的国家文化观念。元代文人同属于这一文化领域,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融会,发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文学所体现的社会审美意识、文学观念及其创作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等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尤其是雅俗文学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鲜明而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搏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历史性和文化性.搏克运动的发展演变以及搏克手的服饰、礼仪、规则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性格.做好蒙古族搏克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大融合时期,元朝就属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与倡导,理学在全国各民族中,尤其是在蒙古族中得到了迅速传播。它推动了蒙汉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深化了蒙古的封建化。与此同时,受蒙古入主中原的影响,理学自身在元代也得到了补充,从而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承递作用。 蒙古汗国建立之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便日益多地接受了周边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尤其是蒙古奴隶主统治者的统治范围扩大到已经具有高度封建文明的中原地区后,中原地区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封建文化开始逐步地注入蒙古奴隶制生产关系中,进而使蒙古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更加深刻、急剧。蒙古统治者刚进入中原,就被中原的封建物质文明所吸引。由于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蒙古统治者不断调整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政  相似文献   

18.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有蒙古族、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等17个民族,是黑龙江省蒙古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境内以蒙古族民俗风情游为主的民族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显著。如何合理地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更好地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杜尔伯特县打造龙江旅游名县、构建第三产业发展战略新高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以30名蒙古族英语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英语绘本教学跟踪调查,对比分析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的变化,探讨英语教育对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罗布桑却丹所著《蒙古风俗鉴》是蒙古族文化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民族文化特征的专著,它不仅结束了以往民间文献中文、史、哲浑然一体的古典文化形态,而且,由于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较深入细致地记述并分析了民族文化特征,表现出较高的民族学资料价值.罗布桑却丹是蒙古族思想家中的先进代表,他在总结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过程中,汲取了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进化论、社会地理学、民族学等思想养分,建构起反帝、反封建、反喇嘛教的民族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其中,建立在唯物主义反映论基础上的本体论、进化论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