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代中国出现过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和全盘西化两种极端现象,其根源都是缺乏文化自信,既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建设又影响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对中华民 族文化充满自信,并从历史和现实依据以及方法论等方面论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处理传统与当代以及中外文化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文化观,从而实现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评价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评价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传统观点把它看作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新近又有观点把它看作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篇。两种观点均为笼统分析,难免偏颇。教会学校在近代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和作用。与定性分析相比,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教会学校的具体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3.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物遍布世界各地,虽然我们常常因此而感叹国家文物的流失,但那些身在异乡的文物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化的使者,它们所到之处,身上携带的中国文化因素或多或少地渗入到了当地文化当中,并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西方文化的繁荣强盛,正是因为不同文化之间不断交流、兼收并蓄的结果。纵贯历史,东亚和西亚文化与商业联系之路被称为“丝绸之路”。它们主要包括三条路线,两条陆路和一条海路,其肇始点都是中国。从历史文件记载,中国的瓷器通常是通过海路运输的。当时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热爱中国的瓷器,将它们作为私人珍宝收…  相似文献   

4.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为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其船政文化悠久,既有古代造船远航的历史,又有近代设船政局,立船政学堂的辉煌,成为中国近代先进文化的大纛。  相似文献   

5.
钱穆认为,历史和文化是同一的,历史文化是由经济(物质生活)、政治和精神(思想)三个层面构成,而精神的核心又是道德。钱穆进而从这三个层面对中西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指出道德是历史文化的本体,具有终极意义。中西历史文化的不同,就在于中国是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内倾文化,而西方则是一种以物质经济为本的外倾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了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正途。钱穆的历史文化哲学及其中西历史文化观,既有其提出的时代合理性与现实价值。也反映了其历史局限性与民族文化本位论。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长期的贫穷落后,被归咎于中国传统经济、制度与文化未能像英国一样催生工业革命,且不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化,从而阻碍着其进程。然而,英国原发性的工业革命,是在对其传统制度革命的基础上历经长期动荡中产生的,而其他国家则都通过学习与模仿英国而走向工业化与现代化。19世纪~20世纪,中国经济转型始终举步维艰,又强化了主流思潮对传统制度与文化的怀疑与否定。从全球视野和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近代中国落后挨打,问题的症结并非传统制度与文化,其直接原因在于大规模战乱导致经济长期负增长,打断并扭转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以“士大夫”状态存在的 ,一身二任 :既为政治负责 ,又为文化考虑。随着近代社会的专业化 ,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历史任务之一即是与政治分离 ,回归文化本位。本文主要考察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以及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8.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的上海文化,属于近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的侧面.它是中国的若干城市率先突破中世纪文化范式的一个表征.在近代历史的任何时期,它都不具有普适性,因为它总是超越同时期的整体意义的中国文化,但它又具有典范性,因为它总在预示中国文化的某种取向.倘若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近代上海的文化史,那末我们的陈述或者评估,也许更能恰如其分一些.就是说,我们用不着渲染它的普适性,也毋需否认它的典范性.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新史学”理论的建构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他晚年在对历史进化、历史规律、历史创造者等历史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往往又陷入前后矛盾、困惑莫解的境地.梁启超的困惑是与中国近代社会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相联系的,而根本原因在于其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历史、生态、风俗等条件都较复杂,不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间上反差很大,而且同一民族、同一时空上的反差亦很大,形成多层次梯度,这与广大汉族地区,特别是沿海内地有很大的不同。近代历史,是我  相似文献   

11.
王凌晨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51-52,84
以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作为切入点,着力分析了19世纪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并结合学者专家的观点,认为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到19世纪已逐渐走向衰落,由古代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由于文化转型所需要的内部因素还不成熟,没能促使国家进入自主转型之路.而此时西方强大的工业文明已成为世界的主导,开拓全球殖民地的步伐最终踏入了中国的土地,作为外部力量迫使封闭落后的中国开始近代文化的转型。因此,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促变力量来自外部,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任何民族文化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都离不开自身完善及对外来文化选择的调适。近代中国是在资本主义列强重压下,进行被动的文化选择。由于社会背景与思想认识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派别。从纵向上看,又有“代”际之歧。总结起来,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鸦片与轮船,分属消费品与生产工具的不同领域,是直接导致近代中西冲突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性物质。西方轮船载来鸦片,导致中西冲突,又由轮船打开晚清边界,引发洋务派以轮船为中心的"自强"运动,由此在文化想象上构建起鸦片与轮船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既是晚清政府解决一系列社会冲突之意识形态基础,也是直至今日中国近代历史叙述话语的主线。一百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化、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与文化转型都把鸦片作为一种灾难性记忆,把轮船作为一种富强的象征,只有获得物质性"利器",中国才能改变积弱之形象,建立独立、富裕与强大的国家形象。因此,鸦片与轮船的复杂关系,既是我们切入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也是反思近现代文化及其历史叙述的不可或缺的物质维度。  相似文献   

14.
应笑我 《市民》2006,(4):19-23
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3年前,中石油井漏事件造成230多人死亡。时隔3年,同一地点、同一口井又发生重大井漏事故,上万人被迫紧急迁移,所幸无人伤亡。海内外舆论都在问:“中石油为何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规律。如果没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文化就会走向故步自封,最终走向灭亡。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同时,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呈现出各种特点,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学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形成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克恩曾经说过,每一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一种政治文化的产生,就是它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凝结。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是重建中国文化、构筑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探讨,指出其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日本从古代文化到近代文化的演变是一段生动的历史,它正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日本冲突与消融过程中的不同命运。在古代,中日两国作为东方形态的文化,它们之间既有着各自的民族特点,又有着十分丰富的交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因为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借鉴来的,正如北欧人民同地中海地区人民具有共同的希腊—罗马文化传统一样。但是,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它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冲击,日本文化逐渐同传统文化诀别,中国文化从整体上让位于近代西方文化了。这是历史使然?然而,在日本这样一个东方国家却变异得如此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近代历史上的中英两国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不同的是英国实现了城市化,中国城市发展表现为双重性畸形发展,没有实现城市化。近代英国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是工业革命后的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的一类,在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得到体现。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孕育于不同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制约于各自赖以生存的历史,传统,其同一颜色词的语用差异也就不言而喻。在英、汉语言中,green和绿其涵义差异较大。对green在英、汉语言中的语用异同研究发现,文化、历史、传统对词义有着较大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