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科学论坛》2014,(2X):37-38
<正>宜昌市夷陵区位于鄂西北山区,地处大巴山脉与江汉平原交汇的长江西陵峡畔。高山峡谷向丘陵平原过渡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夷陵区成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之一,暴雨山洪、大风冰雹、滑坡泥石流、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均有发生。"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开展政策性自然灾害民生保险,是针对我区农村发展现状和自然灾害特征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2.
南川市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处大娄山脉褶皱地带,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相对高差达2000米,地质脆弱,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因地质滑坡灾害造成房屋倒塌频繁,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南川本着“上为党和国家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宗旨,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体恤民情、安抚民心、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与集镇建设、农民新村、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先后成规模地在铁村、兴隆等6个乡镇修建了8个灾民新村。  相似文献   

3.
李祥红 《领导决策信息》2011,(23):F0004-F0004
坚持“一个至上” 坚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至上。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第一任务和最高目标,把确保不因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条底线,推动整个防御工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转变。制定和完善了全县所有水库的防守抢护和下游人员转移预案、重点监管电站防汛调度方案以及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相似文献   

4.
宜春所辖十个县(市)区范围内,以往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滑坡、山体崩塌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笔者近几年对发生在宜春市境内的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并对一些滑坡体、局部山体崩塌及泥石流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后,写成此文,其目的旨在探讨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矿生产活动的日益加剧,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灾害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从煤矿区的各种突发性和缓发性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为源头,探讨矿井突水、滑坡、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岩爆、地表沉降、建筑物变形、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灾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滑坡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于在城市区域内出现的潜在的滑坡灾害往往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人身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展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保证边坡的长期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滑坡的类型和特性,然后重点探讨了滑坡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白石镇屋背岭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分析,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成熟可行、安全可靠的治理措施,达到消除滑坡潜在威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吴捷 《科学咨询》2008,(3):52-52,56
通过对白石镇屋背岭滑坡地质灾害特征分析,本着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成熟可行、安全可靠的治理措施,达到消除滑坡潜在威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景建周 《决策导刊》2010,(10):15-17
城口地处重庆市最北端的大巴山区.域内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山大坡陡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城口县属于地灾多发易发区。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地灾隐患点356处。特别是今年,受强降雨的影响,城口县发生了“7.17”特大洪灾和山体滑坡,形成巨大的堰塞湖,庙坝镇被全部淹没(涉及4000余人),使下游8000余人(其中:城口县境内4000余人、四川万源市境内4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情况表明,城口县地灾防治的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3,(30):12-13
7月15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发布,7月20日,四川省就对外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1个专项规划。11个专项规划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给恢复重建绘制了详细的"发展蓝图",力争在3年时间里实现灾区生产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恢复并超过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了解政府和民间组织,解救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开展灾后重建的差异和存在问题。分析存在原因,促进良性互动,论证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救灾参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积极探索良性互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述了河南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和近年来造成的灾情及险情,对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及工作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阐述了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职能变化情况和当前面对的形势及要求,从完善地方法规修订、提升日常管理服务能力、做细做强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加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综合治理、提升应急处置中的沟通联动和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应对分析。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1,(22):14-15
案例背景 陕南秦巴山区和陕北白于山区是我国集中连片最贫困的区域之一。陕南秦巴山区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多次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三年半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  相似文献   

14.
《办公室业务》2010,(8):1-1
2010年8月8日凌晨。我国甘肃南部连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造成泥石流。顷刻间,舟曲县遭受重大灾难,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严重,实属罕见。灾后的舟曲满目疮痍,昔日的美好家园变成了水上孤岛。灾难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对抢险作出重要指示。温总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5.
王岚 《经营管理者》2011,(6X):241-241
<正>水患对于油库来说犹如猛虎,在部分山区或南方地区,由于油库的地势较低或雨季连续暴雨引发山洪等都有可能造成油库的内涝或其他洪涝灾害。无论是石油销售或炼化企业都应对油库的洪涝灾害应急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先期预防,并对出现的各种险情都要有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止出现无秩序、一团糟的抢救方式,以至延误时机,造成更大损失。下面就油库遭遇洪涝灾害时的应急施救和灾后的生产恢复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应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对重灾区受灾综合情况、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震区水库和水电站安全性检查、灾后工业产业布局、重灾区的生态恢复等问题上应予以充分重视,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统筹制定重建规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周宁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等因素分析了山洪灾害的成因;例举了已发生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山洪灾害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由一次强烈地震、多次余震和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巨大灾难,造成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一般而言,4.5级及其以下的地震没有破坏性,6级以上为强烈地震,而8级及其以上的地震则被称为特大地震。据地震史研究专家推定,中国从古至今发生的八级及其以上的特大地震共有15次(含这次汶川地震),其中发生在清朝的即有8次,每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如下(本文的相关依据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联合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相似文献   

19.
从机构设置、立法、规划、资金投放情况等方面对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引出对四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五点启示:灾后重建工作中必须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重建工作要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重建规划应按照轻重缓急统筹进行;产业复兴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重要地位;产业复兴要把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相似文献   

20.
李冰洁  熊露 《决策与信息》2011,(11):215-216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是近几年中国发生的一个重大的灾难,它给地震灾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党和国家在完成了抗震救灾工作以后,很快就投入巨资进行灾后的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工作不仅关系民生,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灾后重建审计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灾后国家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决算情况作出客观的鉴定与公证,为灾后重建的救灾资金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本文通过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问题进行探讨,细致地描述了灾后重建的现状和灾后审计的必要性,不仅直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审计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也提出一些可行建议来完善灾后重建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