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康熙政要》论倡廉反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熙政要》仿《贞观政要》而作,记录了康熙诸多言行事迹,反映了其治国思想与实践活动,并且突出体现了康熙在治国实践当中的倡廉反腐的言行、举措、事迹。其中的精华部分值得当今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 唐人吴兢所撰《贞观政要》,是一部研究唐初历史十分有价值的政论性文献。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它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臣僚们,如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褚遂良、孔颖达、虞世南、温彦博、岑文本、马周、戴胄、姚思廉、杜淹等四十余人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的言论,其中有唐太宗和左右大臣的政论,有大臣们的奏疏和有关重大的政治措施等等。可以说《贞观政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唐人吴兢所撰《贞观政要》,是一部研究唐初历史十分有价值的、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它分类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唐太宗李世民同其臣僚们,如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褚遂良、孔颖达、虞世南、温彦博、岑文本、马周、戴胄、姚思廉、杜淹等四十余人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的言论,其中有唐太宗和左右大臣的政论,有大臣们的奏疏和有关重大的政治措施等等。可以说《贞观政要》内容丰富,涉及到的人和事甚多,不仅有史料价值,并且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和全盘性的计划、方针、政策。作为贞观时期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的集中体现,《贞观政要》治国方略的产生、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于贞观时期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同时也受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文化传统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呈现出鲜明的阶级特征和时代特性。  相似文献   

5.
第三部门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部门在美国发展的历史根源是结社的传统、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民主的社会现实 ,现实根源是 70、80年代的政府改革 ,中产阶级的兴起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部门维护了自由主义精神 ,促进了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 ,提高了政府效能、保证了行政改革的顺利展开。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因为它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 ,同时在第三部门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完全可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评《贞观政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贞观政要》是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它成书的时间,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两唐书·吴兢传》文字简略,没有记载吴兢编纂《政要》一书的事。宋代的《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馆阁书目》以及《玉海》等重要目录文献著作也没有明确注明《政要》成书的年代。其中《馆阁书目》,仅注有“神龙中(公元七○五一七○六年)所进”字样,很不可靠。《玉海》编者王应麟从《政要》序言中考证得知成书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七二○、七二一年),是有根据的,并且为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者所采用。但是,序言的年代并不就是成书的年代。根据我们所能找到  相似文献   

7.
彭忠德在2001年7月10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有国有家者之座右铭———〈贞观政要〉》一文指出:今人读《贞观政要》,一方面通过研究吴兢“义在惩劝”的写作目的,“可以触到开元、天宝之际的历史脉搏”,还可以领悟到时代对史学的要求及其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有意识地从传统史学中发掘有益于现实生活的内容,可以焕发史学的活力。该书围绕统治者和民众关系而论述的为君、为官之道,似应为今天关注的重点。唐太宗及魏征等人将正确处理君民关系当作头等大事。如何为君?第一是重视民众:首先要认识到国以民为本。其次要看到民…  相似文献   

8.
120年前,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它是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一切关于公共行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安排,都必须考虑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框架。但是,威尔逊的行政学成就所代表的是工业社会的政治文明,当人类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候,关于公共行政的新理论及其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9.
建立行政管理评价体系对区域政府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等意义重大,根据行政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应构建起以保证政令畅通平台、维护行政纪律平台、促进廉政建设平台、改善行政管理平台、提高行政效能平台等为基本框架的政府行政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实践,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符合我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文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内容和基本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唐朝贞观君臣吸取隋朝灭王的教训,推行"仁政德治"的国策,使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刑法宽平、秩序井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冶世.贞观统治集团行"王道"、倡"民本"本质上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建立理想社会的政治实践,把握住这一精神实质,也就会透过历史表象洞悉贞观冶世的全貌和特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长期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官本位思想和等级、人治观念的影响,呈现出治理中固有的特点。人的不完全理性加上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人类生活总是与危机事件相伴而生,地方政府作为直接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基层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结果的好坏中起到最直接的作用。通过教育,提高地方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宣传摆正群众的心态;通过沟通,实现干群的有效交流等措施,是消除负面影响,提升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从行政文化视角谈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核心灵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建设。中国几千年的行政活动造就丰富的行政文化并有力地影响着现代行政文化的发展。首先分析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然后提出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建设应该继承并发扬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做到“两继承三转变”,从而全方位的实现现代行政文化建设,为服务型政府的成功构建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依法行政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政府奉行的一项基本准则。我国的依法行政原则从提出到实践时间虽然不久,但在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与此同时,依法行政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立法与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提高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促使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以及加强行政监督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与WTO不相适应。入世后,政府必须加快自身革命,推动管理体制的创新。本文分析了现行政府管理体制面临的八大挑战,为迎接这些挑战,政府管理体制应实现六大创新,即政府观念的创新、政府职能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政府结构的创新、决策体制的创新、行政监督制度的创新。为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文章最后提出了三大保障,即:人才保障、法治保障、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古代公文政治功能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文是一种很古老的文体,起源于人类社会活动。公文是国家权力的触须,只要它能到达的地方便是国家权力可控制的地方。皇帝通过公文控制政府,政府通过公文控制国家。公文有着强烈的政治特性。公文反映的是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能够在国家的日常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公文必然受一定的政治观点的指导,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服务,从而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1〕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行政伦理观是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有: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仁人”等。探析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推行行政伦理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自然思想、法治思想和廉政思想是其精粹。习近平对传统治国思想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实现了传统治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显示了习近平高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和巨大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研究已经较为熟稔,但关于行政理念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此研究行政行为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指导思想——行政理念着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的区别,并对其历史进行了考察,从历史考察中总结出了各自的弊端,最后通过善意的推定找到了二者中和的一个机制——治理理念,对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官员效用与政府行政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政府低效率问题一直是我国转型期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拟通过对政府官员的效用函数进行剖析,指出,现行的政府机构行政低效率的种种表现与官员的效用函数构成因果关系,即官员对个人效用的追求必然会造成政府行政低效率。因此,解决政府低效率问题,仅仅通过抑制官员对个人效用的追求,其作用有限。而绕开官员的效用,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协调和服务,来限制政府规模的过度膨胀,也许是解决政府行政低效率问题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