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周伟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2):56-59
小说插图兴起于宋元,鼎盛于明代,在清末走向衰落。伴随着小说《红楼梦》而创作的清代《红楼梦》插图现存五十多种,独以改琦所绘的《红楼梦图咏》为《红楼梦》绣像插图中流传最广、艺术价值最高。从其艺术特点以及描绘的人物形象与景物环境等可以看出画家精妙的绘画技能,并有助于对小说人物风貌和命运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当代女作家王英琦的"人"与"文"都发生了很大"蜕变",她的人文立场和人文精神决定了她的散文精神。以寻找和坚守精神家园为指归,她的散文创作在反俗抗俗中表现了理性内省精神、精神启蒙和灵魂救赎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者们对国际贸易从"量"的研究逐步转变为向"质"的研究.在诸多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使用出口复杂度指标测算出口木家具的质量,并通过实证模型检验,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同于以往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质量产生的正面影响,在短期内会抑制诸如木家具等初级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从而限制这类产品国际贸易的开展.为积极应对不公平贸易壁垒,木家具企业应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政府应当对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财政上的补贴,主动维护企业的利益,为企业提供更有利的贸易条件;协会也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家具企业在出口时可能面临的壁垒进行系统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吕少卿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9(5):111-113
唐代绮罗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流派 ,承上启下 ,影响深远。本文着重从构图、题材、造型及服饰、用线用色、绘画工具及材料等方面对其技法特点作一些较深入研究 ,并揭示其发展流变中从张萱时代到周时代的变异 相似文献
6.
于广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66-67
刘文西人物画作品中所塑造的陕北农民是"主人翁的形象"、"快乐的形象"、"和谐的形象"。刘文西笔下的陕北农民无论是在劳动、休息、娱乐还是在与领袖亲密的交谈中,始终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刘文西善于捕捉动态的细节来体现生动感人的场景,他的作品不仅是陕北农民自信和坚毅精神的写照,同时,也鼓舞着新时代的中国农民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7.
从工笔人物画课程的特点、教学规律、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工笔人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线描、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写实与写意并存、加强自身修养的提升、新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等几点应加强重视和改进的建议。高校工笔人物画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对传统工笔画简单的延续,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建立起既与传统工笔人物画相通,又与当代艺术发展相协调的造型艺术的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8.
范春晓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2):66-68
阐述了肌理语言的内涵和作用,认为它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画家的艺术表现技巧,营造出画面的意境与趣味。肌理作为一种情感符号的表现形式,在当代工笔画中运用得适当巧妙,会使作品产生绝妙的效果,但要注意方式和适度。 相似文献
9.
王宾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在人物画创作过程中,人物无疑是画面的中心,就象是一部电影里的主角,因此、如何处理好人物画创作中的人物动势,自然显得异常重要;看中西人物画之精品,无论是大幅的宏篇巨制,还是小幅的精雕细琢,人物的动势无不准确、生动,恰如其分地揭示出人物本身的内心,传达出感人的表情信息,较好地为作者“说话”。 相似文献
10.
周康正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58-259
晋唐人物画作为中国人物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教孥目的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发挥任谋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突出专业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质家具出口国.中国为美国首要木质家具进口国,美国为中国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对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木质家具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较为激烈的竞争性,且中国较美国有竞争优势,中国应向美国出口木质家具.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美两国克服竞争影响、争取双赢提供实证支撑,为中国木质家具产业结构升级和木质家具进出口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晓戈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2):23-27
漳州、泉州与台南是闽南木版年画的三个主要产地,三地同属闽南文化圈,其木版年画极为相似,这是闽台区域长期存在的地缘、血缘、文缘等多重因素的共同结果。在漫长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三地年画也各具特色,在色彩、图式、题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对于福建漳州、泉州及台湾台南年画间差异性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闽南年画的特点。同时,这也是闽南文化在闽台地区传承及流变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3.
运用广东大岭山镇家具企业和大岭山家具协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对欧盟木材法案的认知、受到的影响和应对。研究发现企业对法案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低,应对消极。企业认可法案打击非法采伐的作用,但同时认为其是一项新的贸易壁垒。法案的实施将明显增加企业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中国木质家具反倾销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美国对中国木质家具反倾销的原因,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反倾销对中国木质家具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变化,并运用理论模型进一步指出不同程度的反倾销税会导致中国木质家具企业不同程度的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反倾销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陆庆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59-61
把自然科学原理引入绘画 ,运用透视学、光学、解剖学等原理 ,融合科学精神 ,实现了精确地摹仿和再现物象 ,构建了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绘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3):95-98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美学思想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容具体可归纳为文质彬彬的和美、大象无形的质美、虚静空灵的意美、形具神生的情美以及五觉维度的全美等。这些珍贵思想给现代家具审美带来重要启示,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简德彬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23-27
在老庄道家思想体系中,“自然”一词的基本意义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自己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既是宇宙世界的根本规律,更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在老庄道家人生哲学和美学中,“道法自然”落实为“人法自然”,就是人按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和人自己的本来样子来理解人性,规范人生,造就一种自然审美人格。这种自然审美人格,从消极方面言,是“莫之命”,“不敢为”,“莫之为”;从积极方面言,是“常自然”,“辅万物之自然”,“常因自然”,“顺物自然”。这样一种非同凡响的自然审美人格,其立足点,不在现实社会,而在幻想的“广漠之野”,“无何有之乡”。 相似文献
19.
吴学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3):96-97
中国绘画在色彩观念和表现上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艺术特点。表现物象时,色彩需根据具体物象而给以具体表现,要求从客观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出发来设色,而不表现物象由于光线而产生的复杂的色彩变化。中国画的色彩由于其颜色本身的特性,在表现物象上要求达到薄中有厚、浅中有深的效果。中国画色彩浓淡变化是“一色之变化”,色与色之间关系是对比性的调和;色与墨之间要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达超妙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20.
郭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4):108-110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传统写真艺术成就是由民间画工和优秀的文人画家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