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阳明一生追求“大人”之学,“大人”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人,“大人”之学也是良知之学。“大人”无论在本体论、认识论还是道德论上都有其高明之处。有“大人”就有小人,孔孟的大小之辨是在道术分离的前提下提出的,相对宽容一些;阳明的大小之辨是在道一统前提下展开的,比较严格。阳明的大小之辨在严格的同时还有自我颠覆的倾向,这就使其保持着开放性。最后将揭示“大人”之学隐含的四个陷阱:没有良好制度保证的良知“大人”,将是空中楼阁;良知心学不是现代自由主义,不能带来现代的自由平等;对良知“大人”的不当追求可能导致道德绑架;大小之对立会人为地制造分裂和敌对。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优秀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在视域融合理论观照下提出由海外华人译者与原作者共同参与的译介主体模式——合作自译模式,该模式包括两个要点:一是海外华人译者与原作者进行“意义共建”的合理性;二是强调作家的双语思维和世界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王铎草书在晚明清初及现、当代书坛有重大影响。从他的草书线条上看,大多流利而畅快,但仍有不少控制线条边廓多样变化的内部运动,这种笔锋的内部运动是微弱、隐晦而自然的。王铎草书的起笔和转折往往重按。然后提笔疾行,在线条轻重、疾迟的处理上灵活多变。从草书史进行观测统计,王铎是草书史上最喜欢连绵线条。而且连绵字数最多的书法大家。因此,王铎草书线条的节奏流畅与顿挫相伴,迟重与迅疾兼具,连绵线型的极致发挥又使他的线条节律气势豪放。王铎草书线条基本属于正锋用笔,因而具有强劲的骨力:从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王铎草书的线型绝大部分是斜线、曲线和斜曲线;王铎草书的用笔是疾速的。强劲的骨力、个性化的线型、疾快的用笔使王铎的草书具有“飞腾跳掷”之势。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 ,图书馆不应只是被动地发挥它的职能 ,而应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 ,发挥图书馆工作的主动性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实验室安全建设、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2—2022 年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图谱分析,同时通过对2012—2022年28起国内高校实验室重大安全事故调研,探究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结果显示,人为因素、物品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围绕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全方位培训师生安全教育观念、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演习以及完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提出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我国高校实验室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说吸收、汲取戏剧养料之后,更能引人入胜。普列姆昌德就是娴熟地运用戏剧技巧于其短篇小说的一位艺术大师,他善于通过场景描绘和情节安排来营造氛围,极富戏剧性,在印度同时代作家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7.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和利润,但也给企业利润操纵带来可乘之机,而且从长期看并不能真正体现稳健原则。为了防止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应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强化中介机构的专业监督,在企业界、会计界加强道德教育,倡导诚信为本。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历史的新跨越,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引起社会精神生活特别是价值观领域的深刻变化,使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具有了崭新特征。这些特征将直接决定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面貌,必须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运作的环境。随着我国商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从会计理论、会计法规、会计核算、结算体系、国际化等方面阐述了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上,部分传教士充当传播科学与民主的重要角色,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和柏格理就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公共产品供求矛盾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公共需求不断增长是公共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产生源于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的垄断、政府能力不济、官员腐败而导致的供给效率低下,以及社会环境变迁公共事务的快速增长,公民对公共产品消费的需求刚性、需求偏好等因素.要化解矛盾,除了合理引导公民理性的需求外,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打破政府垄断,推进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质量和数量;调整公共产品的结构,保证重点、公众紧急需要的公共产品的优先供给.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提出是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体状况,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问题的相关理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具有实践性、人民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表明当前社会供需矛盾已经从之前的"数量短缺型"转化为"质量不足型",转化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新时代的阶段性质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上"变"与"不变"的具体体现,即矛盾具体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供需矛盾依然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也没有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新时代我国各项政策的制定也必须从目前我国的现实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现实,必须坚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不动摇。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及其解决途径决定了新时代基本方略的特征和具体内容,并为其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将其引入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等学校数量与规模、师资力量、经费配置、专业实践以及个人就业愿望和社会岗位、人才需求等是影响高等教育供需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个人就业愿望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两大矛盾。通过对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分析发现,高等学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类型比例不协调、师资力量不达标、教育经费投入不充足和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高等学校个人就业愿望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学生就业观念不科学、职工安全生产有隐患和人才选拔制度不健全。解决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的路径应适当转变高等学校定位,科学建设教师队伍;重视专业实践环节,多元开拓经费来源;积极改变就业观念,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4.
"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社会总是在人的"需要——生产——新的需要——新的生产……"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需要"与"生产"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人民群众是"需要"与"生产"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种"生产"不仅已经背离了人的"需要",而且还是对"人"的摧残、折磨和否定,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因而他们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制度已经消灭,"需要"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发展"生产"是当前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这一表述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不断丰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应将其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是较长时期的新旧交错的渐进过程。我国长期存在的生产不能满足需求的社会主要矛盾 ,开始向高科技的飞跃发展与普遍采用同过剩劳动力与人口的矛盾 ,亦即物化智力与传统劳动力的矛盾转换。这个矛盾将会长期困扰我国政府和人民。  相似文献   

17.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被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由过去农民承担的制度外供给变为制度内供给,全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导致了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的萎缩,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第二,自上而下的农村供给决策机制尚未改变,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多层级政府决策程序链过长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多层政府自身的负担与农村农民农业需要的公共服务争夺资源的矛盾没有解决。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状况、供给状况分析为基础,针对农村供需之间的具体矛盾,结合中国具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及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续写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篇章,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急剧增加,竞争性增强,但由于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落后,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农村金融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步伐转变成农村金融监管跟不上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脚步。因此,创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成为破解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安全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并不主要是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矛盾 ,而是由清洁能源需求刚性上升而供给严重不足所引发的结构性矛盾 ,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问题 ,其中石油安全居于首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也是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需矛盾及对外依存度相联系 ,同时还与该国对富油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密切相关。在世界石油短缺大势逐渐呈现、世界石油供需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大国能源博弈与竞争已在中东、中亚等地区展开。为此 ,中国应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是宏观上的矛盾;就业期望与市场价格之间的矛盾、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微观上的矛盾。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求总量矛盾,而市场需求的不足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效缓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就业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