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观点是将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视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各种微观经济组织的变革与创新进行了制度经济学的阐释,并进而说明政府在今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创新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政府职能转换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传统的经济理论还是具体的经济实践来看, 商品经济社会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被认为比较成熟并被普遍采用的有三种,即家庭私人经营、股份制与合作制。但从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演变趋势来看, 并没有沿着上述经典的思路展开,而是走了一条折中的道路。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了其中的内在原因、机制与效应,最后从理论上对这种折中的组织形式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长时期以来,人们都用“两权分离”、“双层经营”的理论,来概括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而改革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具体表现在,把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仅仅看成是经营方式的改革,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这同时也是所有制的改革(我们这里所说的所有制改革,不是指把公有制改革成为私有制,而是指把传统的公有制改革成为新型的公有制)。所有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责任、刺激、动力等问题,把微观经济主体塑造成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就必须确认微观经济主体,是独立的投资主体,并明确其投资  相似文献   

4.
(一)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废除“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化模式、重新构造农村微观经济基础为主要目标的。这一步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实现由高度集中统一的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如何把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并给予科学的回答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剖析作为传统的农村微观经济形式——农村人民公社形成的理论基础。5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展的农业合作化与农村人民公社化,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由于长时期以来,在决策指导思想上把商品经济排除于社会主义经济之外,更使农村经济一直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为了尽可能地提高产品自给性程度,每个农村人民公社都要求搞得全而又全,极大地限制着农村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也就因此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的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既不是建立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不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应当突出微观经济组织重新塑造这个中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重新构造。但是,当农户被塑造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就应当放在如何为农民进入市场铺平道路。在现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家庭经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家庭经营的内容,既包括承包经济又包括自营经济,这两部分融合在一起构成新型的家庭经济。即使是承包经济,由于其投入的生产要素除土地之外大部分是由农户个人所提拱,因而其生产经营活动有可能从以往面向集体转向面向市场。如果说落实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那么,强化农村微观经济组织自负盈亏的责任,则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燕 《理论界》2004,(2):63-64
伴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农业组织结构的功能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农业生产者所要求的强有力组织支持不相匹配。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应对WTO挑战,需要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构建与新的环境相适应的农业组织体系,其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实践证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长期以来发展后劲不足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但从目前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选择又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让一…  相似文献   

7.
非营利组织(NPO)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是与政府、市场机制相平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国外社会福利事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传统福利制度进入转型时期,从福利制度自身规律出发,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建立新型社会福利制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合作主义福利模式”应为我国福利制度创新的目标取向。这种模式是以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有效运作为支柱的。我国应当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福利领域的优势,推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农村零售组织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零售组织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从稳步提高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的条件;从农民购买力分流、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金融信贷发展滞后等方面论述了制约创新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的农村微观组织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当时政治或经济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要着力解决好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组织化程度太低的问题,为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微观组织创新,无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的农村微观组织都不同程度的推动了当时政治或经济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着力解决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还要着力解决好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组织化程度太低的问题,为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微观组织创新,无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组织的现实问题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军 《江汉论坛》2004,(11):28-30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组织存在的现实问题,诸如机构臃肿、规模庞大、人浮于事现象严重,财权、事权不统一,评价机制不完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等,阐述了进行农村组织创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组织创新的制度安排,包括撤并乡镇、缩减乡镇机构、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发展中介组织和农村经济组织等。  相似文献   

12.
13.
完善农村经济组织体系和推进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总结了 2 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 ,为我国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对推动我国今后的一系列改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刊特请对《决定》中涉及的部分问题有较深入研究的学者撰写了此组笔谈 ,希望有助于加深对《决定》的研讨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王肃元 《兰州学刊》2010,(12):91-94
农村民间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弥补正式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农村民间金融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殊性,而这些正是研究该制度存在、发展和变革创新的基础。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创新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此必须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其法律地位,规范其与正规金融的公平竞争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从而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通过七十多年农村反贫困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以"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的核心理念,依托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具体制度,实现了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制度变革的统一、群众生活富裕与发展能力提升的统一,以及经济良序发展与生态持续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通过七十多年农村反贫困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以"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的核心理念,依托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具体制度,实现了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制度变革的统一、群众生活富裕与发展能力提升的统一,以及经济良序发展与生态持续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通过七十多年农村反贫困制度建设,建立起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以"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为支撑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的核心理念,依托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和具体制度,实现了社会结构稳定与社会制度变革的统一、群众生活富裕与发展能力提升的统一,以及经济良序发展与生态持续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攻坚阶段 ,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 :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化 ;二是通过产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则可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非政府组织是在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之外出现的一项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的独特性质和特有的优势 ,使非政府组织能够比较有效地致力于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经济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的的兴起 ,是对人类社会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所遇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作出的反应和回答。非政府组织作为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之外 ,提供了新的具有深厚潜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改革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以及打造全新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这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主要任务所在,那么对小农生产方式的改造到底要改什么?我们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践调研后认为,通过小农改造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虽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对现有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进行创新再造却是巩固小农改造成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切入点,在文章中我们将就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再造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