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一些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共“二大”已经有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我认为,这个看法值得商榷。科学而完整地提出这一思想,应当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之际,而不是在中共“二大”。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科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革命的反复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这个思想同右的“二次革命论”与“左”的“一次革命论”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在本世纪20年代被发现,30年代刊布于世后,其中关于“美的规律”的论断,一直是马克思美学文艺学思想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这是必然的.因为这一论断,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居核心地位.正确理解它,不仅有助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把握,也有助于对审美本质问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正>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他一生追求真理,并为他所确认的真理而英勇献身,故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他品行高尚,“卓厉敢死”,志行可观,故被公认为是用鲜血换取中国改革的第一人。造就这样一位维新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固然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方面因素,但纵观谭氏一生的思想、行性,不难发现,明末清初卓越的思想家王夫之对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尽管谭嗣同“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自从杨文会闻佛法,其学又一变”,但他如同王夫之那样,建立学说不顾“得罪于先儒”的推陈致新精神以及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献身精神,却是那样始终如一,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分析谭嗣同思想、行性的发展状况,以见其所受工夫之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知音》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一些年来.学术界对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理论性质的界定一直存有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批评论,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是鉴赏论.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批评论和鉴赏论。实际上,这几种理论界定都未能完整、准确地把握《知音》篇的理论底蕴。笔者认为①,刘勰的《知音》篇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阐述他的文学接受理论思想的专论,应该将刘勰的《知音》篇界定为“文学接受论”。  相似文献   

5.
人的解放问题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思想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宣言》所标志的人类史上崭新的社会历史观的诞生,有其深广的哲学基础。这个基础是因马克思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空前伟大革命而获得的。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就必须首先弄清马克思怎样实现了哲学革命以及这个革命的实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无疑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冀图为解决这个任务作一些很不成熟的最初探索,以期引起争鸣和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同历来大多数研究者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前后矛盾性上去把握和论述马克思进行的哲学革命过程的方法不同,本文认为:马克思所进行的哲学革命过程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具有整体性和内在统一性的过程。因此,不但要如过去一样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内在矛盾性上去把握这个过程,还必须注意这个过程的内在统一性;只有把这个过程看作整体思想统一中的矛盾发展过程,才能对这个过程获得真正科学的认识。通过学习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时期的一系列著作,可以看到,在这个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既是马克思整体思想发展中实现质的转化的桥梁;也是促使这个过程不断实现、不断发展到更高水平的内在动力;更是在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纲领的性质。这个纲领就是人的解放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刘少奇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一贯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为“任何指导方针,都要实事求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和过渡时期,他依据这一思想路线,提出了许多符合实际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强调,在中国,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欧洲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比,有其更大的特殊  相似文献   

7.
<正> 胡风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文艺批评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是现实主义的,他倡导真实生动地描写现实人生。但他的理论并非一开始便达到成熟,而是有一个内在发展过程。本文拟对其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作一粗线条的描述。一、对非现实主义观念的批判胡非以对非现实主义美学观的理论反思和批判作为起点,开始了对文艺本质问题的探求。胡风于1934年写了《林语堂论》。这是他从事文艺批评活动的第一篇重要论文,其中心在于剖析由克罗齐影响而产生的“艺术即表现论”。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战士,林语堂曾经有过“浮躁凌历”的黄金时代和光荣的往昔,最后却在革命低潮时,“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人生和社会表现出漠然态度。胡风认为,这是林语堂用克罗齐美学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朱执信,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一。他在阐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时,着力论述了民生主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采纳、吸收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使他对民生主义的解释更激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思想,作为从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潮向共产主义思潮过渡的先声,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在朱执信的著作中,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含义相同。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他把实现这一革命的过程,称为“社会革命”或“社会政策”。这和孙中山所说的“民生主义者,即国家社会主义也”是一致的。但朱执信对社会革命的原因、实现的道路及其内容的论述,不仅丰  相似文献   

9.
庄剑在《理论与改革》今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党的“二大”宣言和“二大”通过的其他有关文件所表现的思想是“二次革命”的思想。 他认为,“二大”宣言及有关文件的基本点是认为无产阶级不是领导而是从属地参加民主革命;民主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这正是典型的“二次革命”论的思想,之所以这样认定,因为首先,这个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和毛泽东后来概括的革命分两步走而不断革命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 ,而他的经济思想是在古今中外多种经济思想或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本文认为 ,促成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 ,主要有三个理论渊源 :一是对中国固有思想的“因袭” ;二是对西方近代经济学说的“规扶” ;三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被茅盾先生称为“抗战时崛起之文坛健者”的姚雪垠,在抗战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文学活动始于三十年代初期,到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夜已渐趋成熟,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则大盛。如果以七七事变为分界线,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此前后的思想状况和创作面貌是有变化的,这固然是时代潮流使然,但也不应忽视作家独具的主观条件以及对社会生活现实个性化的把握方式的衍变。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者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作家七七事变后的文学活动,而对他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创作有所忽略,这显然不利于全面正确地评价作家的创作业绩。我们认为,探讨作家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小说创作,揭示其发展衍变的轨迹及其与时代生活的关系。这是一项应该补上的课题,本文拟从这个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鲁迅文化革命思想和他实践所及的丰富内容:一、鲁迅把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做为我国文化革命的主要对象,并把它的严重性估计得很充分;他在这方面的认识和进行的犀利批判、持久斗争,是迄今没有一个人可以比拟的。二、鲁迅正确地解决了文化革命的主要服务对象问题——在他把农民问题做为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反映出来时,我们党还正在孕育和诞生。三、知识分子问题同农民问题一起是鲁迅作品中双峰耸立的主题。他尖锐地批判知识分子的弱点,但从不忽视他们的作用。他认为文化革命必须依靠知识分子。四、鲁迅非常重视学习外国的文明和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并做了大量工作。五、鲁迅一生中对以胡适为代表的右翼势力及革命队伍内部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而形成了他正确的策略思想。他始终把握着以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做为文化革命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的总方向。文章指出,自“五四”运动开始的文化革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经验教训充分证明鲁迅所开拓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今天,为着建设民族的高度精神文明,鲁迅的方向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一四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试图改组兴中会为“中华革命军”、改组中国同盟会为“中华革命党”,则甚少为一般学者所论及,或虽论及而语焉不详。笔者认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进行改组革命团体的这两次尝试,反映了他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反清革命时期所遇到的困难、阻力和矛盾,以及为克服这些消极因素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初期民主革命运动的曲折发展过程。因此,这个问题理应引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史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拟先就其中的第一次尝试,即孙中山改组兴中会为中华革命军的思想动机、基本事实过程及其有关背景,作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学术界历有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对谭氏哲学思想中两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仁”和“以太”的含义、关系和地位如何理解,以及宗教思想在《仁学》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上。本文就试图通过《仁学》一书中关于“仁”、“以太”宗教思想三个方面的粗浅分析,从中说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基本倾向。一、仁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在谭嗣同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仁学》一书中,他充分地论述了“仁”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尝云 ,谭嗣同的《仁学》 ,曾“题曰‘台湾人所著书’ ,盖中多讥切清廷 ,假台人抒愤也。”( 1 ) 我认为 ,谭氏这种“假台人抒愤”的作法 ,是与他深沉的台湾情结分不开的。而形成这种台湾情结的原因 ,既有家庭的 ,即他亲爱的哥哥谭嗣襄不幸客死台湾 ;又有国家的 ,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这两件事都给他以极为深刻的刺激 ,所以不仅将其写作的《仁学》题为“台湾人所著书” ,而且从方法论上为写作《仁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一谭嗣同的仲兄谭嗣襄 (1 857- 1 889) ,长嗣同8岁 ,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有为…  相似文献   

16.
丁晖兵 《理论界》2005,(9):35-35
一、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怎样把握这一主题?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一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文章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二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这一主题取得的新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7.
皮尔斯的“心灵趋向一致说”在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虽然从整体上说 ,“心灵趋向一致说”是错误的 ,但皮尔斯在论述这一观点中所体现的某些思想 ,如他认为事实是导致研究者趋向一致结论的观点 ,是接近唯物主义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正>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史哲》1981年第1期发表了徐经泽同志的《也谈“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准备就徐经泽同志提出的观点进行商榷。“这种社会主义”究竟是指什么? 马克思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这个著名论断中的“这种社会主义”是指什么?徐文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在通常情况下”,社会主义一词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是指学说体系或思想意见,另一种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在这里,“这种社会主义”是指学说体系,因而就是指“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关于鲁迅在辛亥时期几个史实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鲁迅所“亲历”、后来却又是使他感到“更寂寞更悲哀的”事件之一。这一段从革命爆发时曾使他“高兴得很”、到失败后甚至“不堪纪念”的经过,对他前期思想的发展颇有影响。因此在有关鲁迅生平或传记等著作中对此均有论述。但是,由于当时鲁迅基本上没有从事专门的文学活动,而现存的公开发表的《日记》又是从1912年5月才开始;加以相隔年代较远、有关文献又少,这就为研究工作者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在论述和分析时难免有  相似文献   

20.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0,20(2):38-42
机遇是一种偶然性,但并非所有的偶然性都是机遇,只有那些对主体发展有利的偶然性才能称为机遇。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先达教授在其《漫步遐思》中认为:“偶然不等于机遇,只有当这些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偶然性变为机遇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进取性。”①《漫步遐思》是一本充满着耀眼的思想火花和深刻的哲学智慧的通俗读本,但这里他对机遇的认识有失偏颇。如果说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就不应存在抓住机遇或丧失机遇的问题。机遇虽然与主体相关,但这种相关是在于对主体发展有利,而不在于是否被把握并被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