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文学主体性思想的局限性极为明显,但其理论指向也非常鲜明.对于人本身,即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主体性的呼唤、确证和伸张是这一思想形态的根本性蕴涵;同时,它也内在地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从学理上说,正是这种双重理论指向的存在,才使得文学主体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提出以及围绕着它而展开的广泛论争成为了一种瞩目的文艺现象和思想文化现象.在当前所谓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学科危机的语境中,深入研究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性问题和强调文学的自主性显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认为 ,2 0世纪中外 (主要指西方 )文学理论在研究趋向上发生过两次方向相反的“错位”。错位的发生使得双方缺乏共同的基础而难以展开真正的交往与对话。 8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从内部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自 90年代以来 ,中国文学理论初步确立了自身的自主性、主体性 ,并从内在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之后 ,使得双方对文学理论研究有了完整的理解 ,从而出现了理论探讨对象、问题的共同性 ,逐渐走向了真正的对话。交往与对话是双方的理论各自获得复苏与生存 ,进而走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交往与对话中 ,必须充分认识文学理论的人文科学性 ,建立自身的主体性 ,这是不同国家独立主体的对话 ,不同理论思想、美学思想的对话。理论自主性、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文学理论 ,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孤立主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的理论学科,它需要对"文学"的有关问题加以关注,而文学理论自身也就在这种关注中产生了话语的惯性,文学作为文学理论的起点,这一起点一旦启动,在研究的途程中就有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篇论文从文学理论的话语资源、文学理论和文学之间的疏离与切入的矛盾关系,以及文学理论如何考察文学与文学在社会中呈现的状貌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6):73-77
话语指向问题是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中的基础问题之一,也是为多数研究者忽视的问题。该问题与文学理论中的进步观联系密切。文学理论的进步观是对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误读,其逻辑起点并不是线性的、无限前进的时间观,而是空间性的、并置性的时间观。这种时间观强调过去和未来向现在的反转,以及三者之间的平行关系,指向现在。因此,文学理论话语不应指向"未来",而应指向"现在"。这有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文学理论话语在不同时期的印记,有利于充分发挥汉语的诗性特点,有利于打破文学理论中的等级观,对于我们建构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清涛 《东岳论丛》2014,(4):127-132
当下中国正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这样一场重大的、历史性的转变正在努力寻找一种理论表述。这种理论表述的冲动就是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自主建构的内在动力。建国以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历经了一个丧失与重建的过程,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其自主性丧失与重建的内在根据。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自主性的重建不仅限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揭示,其深层涵义在于: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是一个自觉自为的主体,其自主性重建过程就是其自我扬弃的过程,在自我批判中实现统一的主体—客体。  相似文献   

6.
目前文艺学知识生产的危机主要在于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不是建立在必要的文学积累与储备上,已经演变为知识的自我推演与整合,从而导致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距离,知识的交换只能在知识生产的内部完成,又反而加速知识生产的运转,最终导致文学理论知识的无根和膨胀.化解文艺学知识生产的危机,应着力改革文艺学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重视知识生产主体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积累,让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中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生产中的问题意识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改进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方式,把文学理论知识真正引向广阔的文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初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中西方文学理论开始了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过程以中国吸收或引入西方文学理论为主,而缺少双向的交流或对话.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学理论在这一时期各自关注着不同的问题从五四运动到70年代末的社会变革和动荡使中国文学理论与社会政治斗争的联系日益紧密,而此期西方文学理论则将关注的重心转向了文学自身的形式、结构;在70年代,双方的理论兴趣焦点又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演化.直到8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理论开始从"拿来主义"的狂热和浮躁中沉静下来对自身进行反思,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对话才逐渐形成共同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非实践性品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理论建设与社会文化实践、文学实践相隔离;文学理论建设失却了对文学活动的有效导引和解释能力;文学理论建设对自身问题的漠视及自我导引、自我解释能力的缺乏.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非实践性品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文学理论建设自近现代以来形成的理论先行的生成惯性;文学理论生产与消费的学院化、专业化;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的过度分治;文学理论界理论反思意识的普遍缺乏.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非实践性品格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点:理论创新能力低下;文学理论建设失范、无序;文学活动失去了必要的理论看护与导引,文学活动的发展趋向无序与低俗.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期后,"政治"一词一直被人冷眼相待,名声不是很好,尤其是在文艺学界,对"政治"这词的印象一直不好。在文艺学界一直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知识而言,其产生的政治化会导致它自身的灭亡,还会废除掉文学理论自主性,最终使得当代的中国文学理论知识被政治驱使,控制。因此,久而久之,文学理论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原理政治化。  相似文献   

10.
侯旭 《南京社会科学》2012,(11):53-56,62
作为话语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话语学的发展需要构建自身的范畴体系以提升其理论水平。"交往语境"范畴的确立体现了话语学语境论思想,它从人的交往实质出发,既强调话语实践中说话者与说话对象之间形成的双声语境,也强调双主体的共生性,是对两个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交往的关系的确认,是对双主体共同构建的体现主体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同一、协调的共同体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在观念史的论域内,近代科学对宇宙秩序的逻辑重述,在使世界不断“祛魅”的同时,催生了以分解为特征的现代理性精神,以及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机械论叙述方式,从而使人类社会联系第一次被还原为独立的个人自我选择,并在启蒙话语中获得了明确的合法性论证。现代自我观念由此生成,主体性原则遂成为现代性的主题。作为现代性的首要后果,它本质地指涉个人以自我选择为核心的价值主体地位。由于其自身存在的深刻悖论,主体自我选择在其参与制造的现代性境遇中,面临自我抵消和窒息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坚持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学理论科学的客观性,不在于它必然提供一种客观的绝对真理,而在于它本身具有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研究者必须去探索这个对象中存在的内在客观规律,这就是文学理论具有客观科学性的基础.文学之为文学,总是有自身内在的客观性特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是文学理论可以成为一门科学的理由.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还在于不能把任何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固定化、神圣化,当作绝对真理.文学理论成为科学,关键在于其话语陈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自我牺牲的心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总是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普刘汉诺夫语)。道德中的自我牺牲是广义的,它是指以自我的付出而换取他人的获得,以自我的缺损而使他人美满的一种道德选择。它表现为对自我欲望的节制,对自身利益的放弃,其最高形式是对自我生命的献出,利他是自我牺牲的基本要义。自我牺牲总是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具体来说,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需要调解时,就必须以个体某种形式的自我牺牲为前提来解决。如果说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是道德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自我牺牲就是在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枢纽或关…  相似文献   

14.
一恩格斯在阐述哲学的基本同题即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时,曾把它分解为何者为第一性和两者有没有同一性这样两个方面,至今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一直以此为标准内容。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的内容、思维的特性以及两者相互联系的途径和方式十分丰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必然是多方面的。思维与主体的关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我们一谈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般把它理解为思维与思维对象、即自我主观形式与外在客观内容之间的关系;至于思维与思维主体、即自我主观形式与自身客观实体之间的关系,则往往注意不够。比如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表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把思维等同于主体,就表明了这个问题已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对象性”概念集中体现了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联系。康德的“对象”概念不同于“客体”,他强调主体在认知领域的建构性,并基于主体性视域破解了主客二分的难题,但却遭遇了认知与实践二元论问题。为了克服康德的二元论,费希特确立起第一性的“自我”,将“对象”背后的主体绝对化;谢林区分了“绝对自我”与“经验自我”,强调“自我意识”对主客体同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黑格尔提出“对象性”概念,将其作为精神自我演进的基本形式,通过“对象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变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疆界。在此影响下,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对象性”思想,包括从主体方面出发的认识论、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生产实践论、关系主义的社会存在论和生存论,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认识主体性主体性问题是当今认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是实体范畴,它包括生理、社会心理、知识结构及思想体系等几个层次。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不是纯生物学范畴,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所以,主体性就是主体在社会实践和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实践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性和意识能动性,如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超越性等。主体是物质和意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规律是主体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有意识地作用于客体的微观具体活动所组成的宏观活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社会规律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性是通过人的无数的合目的性活动而建构起来并表现其作用的,它与人的主观因素和活动不可分割。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及自组规律客观性的关系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的内在联系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在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关系中存在的。首先,对事物的客观性的认识与主体的素质、结构、功能等密切相关。在认识过程中,认识已不是客体的直接反映,而是主体信息和客体信息相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18.
流动的现代性与无根基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通过与过去的不断决裂而使自身非定形化,因而它是一个从起点就开始液化的进程,流动性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伴随着人之主体地位的提升和感性欲望的无限膨胀,人的一切特征的满足成为了现代社会运动的全部内容。现代人在摧毁传统社会条件下自我与自然、自我与自身、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同时,面临着一种非确定感和非安全感,进而呈现出一种无根基的生存状态。如何夯实现代人的生存根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艺理论界对极端“个人化”写作不断提出过批评。遗憾的是,文学创作总是拘囿于“人人化”套子不能有大的突破。为此,笔者也想就这一问题继续谈些看法。现在,谁都同意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但在实际上,人们会由此引出不同的观点:或者强调作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认为作家只有始终不渝地深入他所处的时代,他才有可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精神个体性的、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精品;或者也讲作家的主体性,崇尚自我表现,但把作家自我当成封闭自足的主体,回避自我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回避在这种联系中作家…  相似文献   

20.
论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不断涌现出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思潮的影响,作为"文艺学"和"美学"这些特定理论学科的研究者逐渐陷入一种空前的"困境"之中.如对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理解的模糊,文学理论自身对新出现的文学体裁、文学现象解释能力的弱化,文学理论研究遭到了以"文化研究"为代表的新的研究范式的冲击与挑战等.理论"标新"意识的盛行、文本"解构"情绪的张扬以及主体"超我"关怀的下降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文学理论自身的"困境".因此,在当下形势中重构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便成为必然之举.只有在坚持"综合创新"的辩证原则下,探讨文学理论自身的转型问题,通过理论研究者与大众接受群体的双边努力,才有可能使文学理论走出"困境",走向科学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