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峡库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途径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库区资源丰富,但库区农村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能源紧缺的情况。库区的气候及资源是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沼气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好项目;是能够解决库区农村燃料短缺,提高用能品质,促进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并且是保护生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库区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人才资源开发既关系到库区百万大移民任务的顺利完成 ,更关系到库区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库区的人才资源 ,必须从三峡库区的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入手 ,提出三峡库区人才资源开发应采取的对策。三峡库区特殊的区情、人才资源现状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 ,决定了库区人才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因此 ,三峡库区人才资源开发需要采取政策性开发、培养性开发和使用性开发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该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人口环境容量是库区移民安置的基础,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是按照土地等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来适量安置移民。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土地及其后备资源短缺,农村移民环境容量有限,影响库区移民的就近消化。环境移民是人口外迁的一种基本形式,起源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活贫困等物质性原因。直接映示出移民与环境、资源、生产资料的对比关系和移民对客体的渴望水平。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的思路与对策辜胜阻,李珍作者认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走、安得稳、富得起”的关键是通过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开发,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开发性移民,首先是要超前发展交通及通讯。农村移民的安置以大农业为基础,同时要利用资源优势和三峡项...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阐述了库区整体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并指出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战略目标任务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内的人文旅游资源内容之丰富、品位之高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每年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来三峡库区参观、游览,为库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此阐述了三峡库区人文旅游资源在库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是较为可行的农村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从总体上说 ,当前库区农村移民集镇化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后劲不足。加快集镇化建设 ,要结合库区实际 ,大力发展库区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进程 ,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走有库区特色的农村移民集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的发展应按照“点轴”式开发模式进行,即以重庆市主城区和万县区为基本的两点组成重庆城区经济圈和三峡库区经济圈,以长江为一轴,通过梯度的逐层逐级传递,走城市辐射农村、农村包围城市的双向渗透发展道路,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实现这一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工业优势,完善大城市辐射功能;基础设施开路,资源开发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三峡库区移民“搬得走、安得稳、富得起”的关键是通过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开发,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开发性移民,首先是要超前发展交通及通讯。农村移民的安置以大农业为基础,同时要利用资源优势和三峡项目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发展第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城镇化和非农化道路,实现库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开放问题上,一方面要组织劳动力输出,推动移民异地安置,另一方面要引导资金和技术向库区输入。在筹资方式上进行制度创新,实行多元筹资体制,以大推进、高起点的方式把库区建成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带,不仅使库区人民富裕起来,并且能有效地沟通华东、华中与大西南的经济联系,使西部的资源优势得到开发利用,进而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应当寻求多种转移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相结合。并且实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更大的空间与自由,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人口素质低下,是库区移民致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实现三峡库区移民致富必须提高三峡库区人口素质,开发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解决移民致富存在的难题,使移民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阐述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移民后期扶持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移民后期扶持对策。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是举世罕见的桥梁王国.桥梁凝聚着人类太多的知识、文化、智慧与创造,桥梁承载着人类太多的奋斗、抗争、希望与梦想,其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仅从民俗宗教与三峡桥梁、历代名人与三峡桥梁、科学技术与三峡桥梁、澳门回归与渝澳大桥、三峡移民与三峡桥梁、行政腐败与綦江虹桥等六个方面,揭示三峡桥梁中蕴含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13.
从人文与自然契合为一展开论述,分析了三峡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活动空间;蜀汉正统论提升了三峡文化的崇高性;又从具体性与精神性两方面阐明了三国历史人物始终回盈于三峡山光水色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三峡区域持续两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战争历史 ,并且其战争地方特点鲜明。研究三峡军事史 ,对我国国防战略转型有着典型的战略意义 ;研究三峡军事史 ,利用其天然的军事地理条件和高山激流作战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 ;研究三峡军事史 ,发扬其民众传统的战斗精神 ,为当今军事防御战略服务 ;研究三峡军事史 ,是构架当今三峡人文工程、让三峡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三峡军事史的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三峡旅游的开发、三峡区域精神文明的建设、三峡水电工程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国防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创造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奇迹,也给我国流域经济开发和非自愿工程移民的安置提出了新的课题———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社会的开发与发展。经过20年的工程建设和移民开发,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三峡库区的特殊战略地位也日益显现。本文以“大西三角”、“西三角”以及“长江三峡库区”这三个层次的区域合作为背景,提出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经济区“云开万”区域联合体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三峡地区的先民们早在远古时代便在沿江定居,生息繁衍。正是他们开始了长江上最原始的航行,写下三峡航运最初的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就是一个古今舟楫的自然博物馆,各个不同时代都有它的主要船型和独特功用。各支流上还活跃着各种各样的船只,这些船只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在造型上独具风格,功用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17.
三峡峡口方言词汇的构成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区段 ,对其方言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三峡文化以及长江文明的发掘与认识。三峡方言的研究 ,根据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特点来考察 ,应可自下而上细划为峡口、峡腹和峡尾 (或峡端 )几段来进行。本文据于峡口 ,以近 5 0年来的词汇现象为调查对象 ,由时间、空间以及时空综合的视角 ,将其词汇构成来源归纳于古语保存和留用、自行设计和造作、引进通语和外言的框架之下 ,对其语词进行了列举说明  相似文献   

18.
《旅游法》的实施和重庆市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巫山旅游将迎来“新三峡时代”.通过巫山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成库后巫山旅游在发展战略、旅游规划、基础设施、产业链、品牌营销等方面的问题,从产品开发、旅游配套、产业整合、客源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巫山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巴文化与三峡地缘文化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人生活在三峡地区,巴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峡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三峡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不仅是早期人类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巴文化诞生和发展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