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利用《乾隆内府舆图》,结合清代其他汉文文献及军事地形图,勾勒出了叶尔羌经喀喇昆山山口至拉达克列城之间的交通路线。通过分析中西文的地名调查资料,从地名的历史沿革、地名的语言学演变过程,寻求交通路线沿途中地名定位的依据,从而得到相对精准的地名定位信息,并给出在Google Earth上的参考坐标。  相似文献   

2.
清廷重臣阿桂,一生曾四至新疆,在清军收复天山南北以及随后展开的治理与经营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贡献,这对新疆政局的稳定、清政府在新疆统治基础的巩固、中国西北边防的加强,乃至对清代中央政府增强对新疆的管理与认识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影响。但传统的清代文献对此却仅有片段记载,且多有牴牾,令人不知所从。而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等清代新疆稀见史料,则保存了较多的相关历史细节,可资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阿桂任职新疆时期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清代边疆重臣奎林任职伊犁将军期间,在对东归和硕特内部事务的处置、哈萨克汗国的朝觐管理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历史贡献,即使在伊犁将军任上遭劾革职,也在客观上对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的稳定和西北边境的稳固具有积极影响。传世文献对此不仅疏于记载,而且多有牴牾。满文寄信档等新见史料的刊布,既可以还原奎林任事新疆时期的更多立体细节,亦能够纠补传统文献相关记载的讹误和空白。通过对《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等新见史料的爬梳,重新探讨奎林边疆政策的深远影响,兼及对清代新疆吏治的讨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纳木依藏族帕子使用的超长幅图经《措布鲁古》,是一种图画经书,既是"为亡灵指路,送亡灵回归祖居地"的路票,又是记录纳木依藏族迁徙的路线图。它记载了纳木依藏族从远古走来,东征迁徙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三江流域的艰难历程,是一部具有厚重的民间信仰的神话色彩的图画文献。  相似文献   

5.
清官书记载,乾隆十九年,乾隆帝不断指责兵部尚书舒赫德处理乌梁海事件不力,并以其安置阿穆尔撒纳建议不妥为由被革职,子女发配充军。满文档案记载了舒赫德与乾隆帝间的一次意见分歧,此事恰为官书所缺载。据此可知,舒赫德被革职的真正原因恰恰源于此次分歧,而最终原因还是在于乾隆帝的用人策略。  相似文献   

6.
"乌什事变",是清政府收复新疆初期发生的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暴露了清政府经营与管理新疆事务的诸多问题,其后的善后措施更是奠定了清政府治理回疆的基本模式。但是,传统的新疆史料对此不仅记载较为简略,而且存在着诸多细节性的错误。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等稀见史料中,存有这一段历史的线索,可资从中探讨"乌什事变"的起因、过程以及善后措施,回溯"乌什事变"之真相。  相似文献   

7.
汉代羌人在河西的活动,史籍记栽较为零散。上世纪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文献,为我们了解汉代河西羌人的生活状态提供了诸多信息。汉简不仅记载了羌人在敦煌和居延等地活动的情况,还反映出汉朝对羌人的有效管理。河西郡县及时处理羌人的各类纠纷,登记归义羌人名籍,重视与羌豪的联系,对于稳定羌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羌人在河西的生活以畜牧为主,简文记载了羌人养马与养羊的情况,同时简文还记载羌人从汉地购买谷物、铁器,反映出羌汉民间交易的存在。随着羌汉交往的加深,一些羌人从事河西边塞事务,如徒、御、邮、骑、啬夫等具体事务,体现出西汉中后期羌汉友好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岷江上游羌族中一直通过传唱而保存着历史传说“羌戈大战”,此传说是岷江上游羌族的重要历史记忆.通过辑录和整理不同版本的“羌戈大战”传说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包括古羌人的迁徙、羌戈各自的民族特点、羌戈间的相互交流、羌戈大战的具体情况、大战后戈人的去向等诸面相,从而大致勾划出古时羌戈关系发展变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9.
从贸易熬茶看乾隆前期对准噶尔部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武帝昌兴“顺抚逆讨”的处理民族关系理藩思想以后,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一直承继这一思想。而且这种思想经过了汉唐的和亲联姻的实施,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封建时期的民族关系政策。尤其到了清代,这种用以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统治和国家统一的政策,发展到包括:联姻和亲、封爵会盟、入奉朝觐、从狩随围、例贡互市、熬茶布施等内容十分丰富和完整的理藩政策。它是满清统治阶级治理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策。对于一个关外民族,在它入主中原以后,应如何统治和维护多民族的一个国家;面对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差异和复杂情况,就存在着实施民族政策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有关档案所记载的乾隆前期,准噶尔部与内地的贸易和进藏熬茶等活动情况,清廷对准部所实施的一些具体政策,作一大概分析,借以说明乾隆前期的民族理藩政策的积极作用和两面性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康熙、乾隆二帝一方面尊崇程朱理学,提倡宋学;另一方面又重视汉学考证.他们这种汉、宋兼采的经学思想被贯彻到官方修史活动中,仿照朱熹《通鉴纲目》修纂了一批纲目体史籍,阐发清廷的正统之论、纲常之道和君臣之义,与此同时,又在官方其他史籍的修纂中贯彻了严密考订的求实精神.通过这些史书的修纂,清廷对宋学的义理说教进行了可靠的历史论证,把汉学治经的方法移植到官方修史之中,在义理发挥和严密考证两个方面占尽先机,既垄断了对历史的解释权,又披上了一层学术的外衣,不仅将经史之间的关系打通,而且影响了康乾时期学界对待汉、宋之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纳萨侬杰><侬杰><三界调和真经><嘉纳噶杜>四部本教文献的研究,认为从这四部文献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来看,有关汉译藏文本教经典的历史记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从这四部文献的内容来看,古代藏汉民族在阴阳五行、九宫八卦、十二生肖等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究其深层原因,除了政治经济的因素以外,主要缘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宗教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2.
长沙五一广场出土的J1③:325—1—140号木牍,记载了一起因船师王皮遭临湘县扣留而引发的司法纠纷,为研究东汉时期的地方军制、行政运作及司法实践提供了新的资料. 通过对木牍上的文句进行校理,既可以订正一些错误说法,也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如其中"而盛春佝留皮"句的释读,涉及东汉政治与时令的关系,值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中央政府在对西藏地方的财政投入和财务监管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构成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又一方面重要内容,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本文以档案资料为据,就清廷对西藏的财政支出政策、项目、数量和特点,以及驻藏大臣对西藏地方的财务核查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因其教不易其俗"是清代处理民族宗教事物的基本指导思想。康熙、乾隆在避暑山庄做出的一系列关于民族宗教问题的决策,使得康乾时期的民族融合超越了历史任何时期,最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热河入觐,就是生动体现。清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予以隆重接待,《清实录》、朝鲜朴趾源《热河日记》等文献对六世班禅在承德的活动做了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上藏族和纳西族迁徙之路和当代两族聚居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棺墓葬群,通过分析这些丰富的考古资料,加上汉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了滇川藏横断山脉地区所发现的石棺葬与藏族和纳西族这两个民族的先民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在这些地区的石棺墓中所发现的绿松石等器物,对藏族、纳西族共有的一些宗教文化现象进行独到的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发现的石棺葬习俗与作为藏族和纳西族共同祖先的古羌人中的牦牛羌、白狼羌以及本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代边疆重臣和瑛,于嘉庆七年因事被贬乌鲁木齐效力赎罪。八年十月诏命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十一年正月离任。三年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任职期间,和瑛最为浓彩的政事即是对喀喇沙尔亏空案的处理,该案的处置对新疆当时的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边防的巩固产生了一定影响,对稳定新疆特别是天山南路局势有重大效果,并且对清中期后清政府对回疆的经营与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更为清政府巩固在新疆的统治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传统的西域/新疆文献对此并无记载,而中国档案文献却保存诸多相关资料,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等稀见史料的梳理,对于我们了解当时震动全国的喀喇沙尔亏空案的细节有较多揭示。其中,大量资料均为首次公布并进行集中梳理,有助于对喀喇沙尔亏空案进行细致研究,填补当前学界对清代中期的新疆反腐研究的诸多空白。  相似文献   

17.
[摘要]古蜀文化与羌族文化皆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岷山山区,二者之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近的文化现象。本文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羌族文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今日羌族是在岷山地区以古蜀人支系冉駹人为基础,融合历史上先后迁入岷山山区的外来羌人和汉人形成的本土古老民族,与黄帝、大禹、古蜀人支系冉駹人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同时,提出了西羌源自黄帝、羌族为黄帝后世古蜀人在本土的直系后裔的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由冰嬉盛典衰落—重启—消亡这一历史脉络,可以理解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停滞过程。嘉庆、道光两朝,乾隆时期创立的冰嬉盛典开始走向衰落。道光十九年,具有国家礼乐典礼性质的"阅冰技"一度终止。这从礼乐文化的角度体现出王朝国家衰落的加剧。光绪年间,清廷试图恢复具有典制意义的"冰鞋之戏",却因国力衰退、战争爆发、八旗生计等问题最终放弃。光绪朝"冰鞋之戏"的短暂恢复,是清廷为重现"王道之隆"做出的巨大努力。但这些偶一为之的"冰鞋"活动具有仓促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加之活动本身与慈禧太后的个人喜好有关,并没有形成制度上的国家典礼。这从文化仪式上反映出清王朝的再度衰落。最终,光绪朝的"冰鞋之戏"转变成仅具有娱乐性质的宫廷活动,并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彻底消失。这从一个微观的文化视角反映出停滞的帝国文化命运气数已尽,并在不断改革中逐渐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水经注》中的“成纪水”和“成纪县”记载的研究,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探究了古成纪县治地理的变迁及其原因,论证了伏羲文化的起源地与古成纪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历年史迹考察,论证了在东北亚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辽西傍海道"和"大凌河古道"的形成历史、基本走向及其代表性节点地理坐标。认为辽西傍海道和大凌河古道,在东北亚交通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简论了在大凌河古道上出土的几批商周青铜器窖藏的性质与大凌河古道的关系;论略了交通史迹的研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遗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