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合”析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发掘出“和合”的概念,并进而提出建立新的哲学理论形态———“和合学”的构想。“和合”一语本来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发展而成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和”字的起源很早,甲骨文、金文中已屡见不鲜。春秋时期,逐...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众多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对真空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活动中,系统哲学家E·拉兹洛的工作最值得注意。在长达20年的研究过程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亚量子全息场”假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讯真空”概念,为我们揭开真空的真面目带来了希望。人类对真空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什么是“亚量子全息场”和“通讯真空”?拉兹洛提出这一假说的科学依据和科学意义是什么?它对哲学,  相似文献   

3.
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万幼楠清代诗人黄虞《赣江诗》云:“彭水通湖汉,章流合贡津。编排鸠木客,怖浪祷江神。市闹龙船鼓,山逢赣巨人。从来称秀异,云壑好投给。”①诗中提到的“本客”和“赣巨人”究竟是人?是神?抑或是动物7若是人又是何种民族?这个问题一直...  相似文献   

4.
“小峰,你今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闹矛盾了,是吗?”妈妈和蔼的望着我。 我知错地点了点头,接着惊讶地问道:“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有望远镜啊!” “望远镜?”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正本清源、消除误解、清除理论迷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细致研究了凯德洛夫提出的“带头学科”学说的历史演变“轨迹”,得出结论认为该学说值得商榷:“带头学科”语义不清,“更替律”似是而非,“周期减半律”不合常理。因此,当今自然科学发展中有无“带头学科”?它是什么?这些都是引起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及其传递技术是维护社会运转的润滑剂,社会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如影随形.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历经50年的不断发展创新,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飞跃和突破.这个崭新的飞跃和突破的显著标志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和实施.那么“信息高速公路”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它的建设实施对信息化人才培养又有何要求?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共识.“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是!993年9月15日由美国克林顿政府首先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结…  相似文献   

8.
生死也叫“来去”。来是偶然的,去是必然的,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只能“来去匆匆”,而无法做到“来去自由”。生是无法选择的,死也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短暂人生里究竟干些什么事,“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梁实秋语)却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来去”,按《三字经》的说法“人之初,性本善”,那意思是说,人不论从哪里“来”,都是很洁净的,但“性相近,习相远”,到了后来,特别是到该“去”的时候,那差别就大了。有的“质本洁来还洁…  相似文献   

9.
瑞土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套符号概念,用以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跟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具体事物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事物及其意义叫做“所指”;概念、事物及其意义的言语表现或文字表现叫做能指。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所指处于能指的背后,并且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到达所指。能指是中介物,它需要有物质为依托,“意义”是能指与所指联结的产物。研究“能指”的指称能量究竟有多大?它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语言符号学所研究的范畴。首先关注的是“称谓”,即给予具体事物或概念一个…  相似文献   

10.
胡天培 《北京纪事》2015,(11):103-105
上个月朋友聚会,一位友人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沈崇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沈崇是沈钧儒的女儿吗?我家和沈崇家长期住在一个宿舍,从长辈话语中清楚了解有关“沈崇事件”的情况。我立刻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政府债券已成为现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形式.根据我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政府债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无权发行政府债券.中西方在地方政府举债权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本文试图运用"理性政府"的有关理论来分析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及其后果,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方政府举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省直管县”改革问题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省直管县”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理性反思可以发现,“省直管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它不仅受激励因素推动还要受约束条件的限制,因此不能过于看“恶”地级市而纵容县级政府的“要权”冲动,我们在改革方案及其实施路径的选择上应更加谨慎,以确保这项改革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13.
必须坚持法治主导、德治辅助、民主监督,三管齐下.官德重于民德,官德的优劣决定民德的好坏,关系社会的兴衰、国家的强弱与政权的得失.与当代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当代中国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来源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同时,必须与国际接轨,充分吸收借鉴包括法律、道德在内的西方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政府外在形式和实践职能"中央-地方"二元主体分野的基础上,以"政府信用主体"为例,对解构下的政府主体互动过程与信用的周期性相结合而生成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信用四种不同关系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得出政府信用建设的实践对策。最后论述这些模式一般与时间相对应,是顺序的,其演化过程具有渐进性、缓慢性特征,界限是模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府减灾行政”是在以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为研究对象时总括出的新概念,其含义旨在从理论上强调政府在防灾减灾上的特殊作用。本文从观念、制度等创新上提出了建设“政府减灾行政”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反腐倡廉的历史.本文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反腐倡廉与"三个代表"思想的一致性.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政府权力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提出“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的观点,人为地割断权责之间的联系,臆造两种类型的政府,从法理、管理和哲理各种角度分析,都很难自圆其说,也与政府行政组织的原则相左,不符合行政组织的性质、执法体制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只有改革我国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促使政府政治化权力转为法治化权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政府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各类社会资源重新整合,给经济、社会、政府治理方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互联网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运用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精准化也就成为了时代要求.于是,从时代发展、国际趋势、顶层设计、技术支持和用户习惯等方面深入分析互联网给地方政府治理精准化所提供的机遇,同时剖析数字鸿沟、数字打架、数字安全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以结合优势,做好应对准备,最终推进政府治理精准化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和国家治理的最重要的部门,应该以道德建设的成效影响社会。以德治国需要政府自觉,政府自觉促进道德建设。政府道德作为行政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求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成为具有时代精神以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来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仍然是"成败在于县域治理的好坏"。社会各界对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评价,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政府行为是理性的逻辑行为,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成败得失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必然性:县政府及其官员的自利性决定其行为的基本取向;行为目标的确定遵循着"生存理性——利益理性——社会理性"的逻辑顺序;行为结果取决于县政府行为的"自由空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