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宽松 《探求》2005,(Z1):67
一、党和政府是制度现代化的领导力量 我国是一个后发式国家,党和政府拥有最全面的社会信息资源,是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员,在制度变革与现代化进程中不能不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从而成为制度现代化的动力核心,其它任何社会群体都不足以成为主导力量,去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时,在没有哪一个阶层能够启动制度变革的情况下,我国作为后发式国家往往也只能借助党和政府的力量,去唤醒、激发民众进行制度变革与创新,进而建立起一套高效能的现代制度框架.邓小平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坚定地认为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是实现制度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并且是具有绝对权威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我们现在差不多有120亿平方米(库存)可以住4亿人,你说这个房地产还能搞吗?”——中金公司前总裁朱云来,在新华网思客讲堂谈房地产,他觉得房地产产能过剩“不要跟我说弯道超车,老老实实地从自己的企业出发,该干什么的干什么。一点一滴地提高效率,基业长青。如果想投机取巧,那是旧的机会主义在新的形势下的一个误解。”——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  相似文献   

3.
李晓 《东西南北》2010,(11):18-18
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这个人,就是温家宝。我常常想,是什么让他内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无边的大爱,却又像邻家亲人一样熟悉、亲切而坚定。是母亲,是母亲对他的教诲,是至今母亲还在目光中、电视镜头里对他的眺望与叮咛?。而他,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回一个温暖的电话。  相似文献   

4.
贺中 《青岛画报》2012,(11):88-90
"我有幸在中国度过了生命中的25年光阴。像每一个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许久的人一样,我学会了爱这个国家,爱它的人民。"这是一个德国人在自己的书中写下的一段话,他叫卫礼贤(Richard Wilhelm),20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汉学家,被誉为"马可波罗第二"、"德国的孔夫子"。他所翻译的我国著名典籍《论语》和《孟子》,至今在世界各地流行甚广。他在中国生  相似文献   

5.
王迪 《新华文摘》2022,(5):154-155
网上关于黄永玉的评论多矣,什么"老顽童""赤子""最好玩儿的人"、率真、畅快、恣肆……人们毫不吝啬地把世间的好词都堆在老人家面前,却总不及他自己说得好——还是去读他的诗集吧! 黄老在《如何培养一个坏人》中故弄玄虚地声张,培养一个坏人和培养一个好人完全一样!真可怕!但是,培养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却难了:需得在屈原的故乡被彪悍...  相似文献   

6.
古弼的胆量     
古弼是北魏时人,原来叫什么已无从考证,明元帝拓跋嗣曾赐给他名字叫“笔”,一是因为他像笔一样忠直,另一个是因为他的头长得很尖,就像一支毛笔头的形状,时人呼之为“笔公”。后来,明元帝似乎也觉得把一个人叫做笔,虽然寓意还是不错的,但终究有些不太尊重,又替他改了名,叫做弼,意在称许他是辅佐之材。  相似文献   

7.
从18世纪晚期一直到20世纪中期,美国一直把中国想象成为与自己形象相对照的“他者”。对中国的这种“他者”想象反映着美国人自己的恐惧、渴望和向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帮助美国人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与国家地位,是美国自我审视、自我想象的一种方式,因而具有深刻的自传性质。美国应放弃在自己的观念和利益框架内理解和想象中国的方式,真切地了解和体会中国人的感受、欲望和抱负,从而使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能有一个健康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8.
打败一个人的,不是苦难,恰恰是安逸。1945年的夏天,正在自家果园里散步的男爵发现一个偷水果的男孩,立即追打。争执中男孩的头撞到石块,当场气绝身亡。更不幸的是,这男孩原来是当地黑手党头目的儿子。男爵大祸临头,逃避是不可能的。他清楚地知道就算自己能够藏到老鼠洞里,黑手党的人也可以把他挖出来。恐惧像密不透风的墙,横亘在他的眼前。灿烂的阳光,照不到他阴云密布的心里。他忧心忡忡地等待着他们对他的审判。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像车轮般飞速前行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用"无欲则刚"来形容一个人,无疑需要十足的底气,但当你面对这个人时,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感受他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的执著信念,真的,你一时之间想不出第二个词来恰当地形容这个人.这个人是沈阳市五爱市场地税所的所长——钟纯林.  相似文献   

10.
流沙 《东西南北》2010,(11):72-72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真事。 某人,上班捧着一个大纸盒子,满头是汗。众同事围过去看,见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广口,给鸟喂食嫌大,装酱油还没盖。问他用场,此人双眼放光,用手比划:“才一毛八分钱一个,多便宜。”是够便宜的,问他干什么用,他一搔头皮,说:“这到没想。”众人哄笑,再便宜没用也白买呀。  相似文献   

11.
弦高是古往今来商人中最风光的,但不是因为他是首富,或者像范蠡和吕不韦一样出将人相,而是因为他牺牲了十二头牛,就保全了一个国家。商人爱国的传统,或许就起于弦高,华侨陈嘉庚就是弦高遥远的余脉。当然,弦高当年可没有刻意要出名。  相似文献   

12.
上官云 《东西南北》2014,(12):33-33
前段时间,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新书《益往直前》在北京首发。与水均益相识超过20年的好搭档、好朋友白岩松、崔永元现身助阵。回忆起与两位老友的相识,水均益感慨地说,崔永元像一个心灵按摩师,在难过的时候抚慰他;白岩松则是他的精神依靠,能够给予自己最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量度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最佳指标。每一个儿童都是宝贵和独特的,他们拥有生存、爱与被爱的权利。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关心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在2007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一行于2月11日来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代表民政部和李学举部长对生活在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致以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4.
李小晓 《东西南北》2012,(15):40-41
在刚刚出版的传记《水晶球:吉姆·罗杰斯和他的投资预言(2012年版)》(下称《水晶球》)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位来自美国南方亚拉巴马的农村,而后在华尔街一举成名的美国人,对中国的一切都那么感兴趣。这个古老的国家像谜一样吸引着他的脚步。”  相似文献   

15.
宋徽宗做了皇帝后,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遗憾的是,他天生就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人,若是专心于艺术创作,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让他当一个大国的领袖,似乎不是那块料。但宋徽宗曾经为做一个好皇帝而努力过,比如,为了救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曾经在京城开封创办了一套完整的国家福利系统,设立了不少福利院用来救助无家可归的人。  相似文献   

16.
高峰 《东西南北》2013,(16):64-65
“佘祥林”这个名字,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让人倍感沉重的代名词——特指那些蒙受重冤的人。近些年,关于错案、冤案的报道屡见报端,引起了法律界以及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当事人的经历更令人唏嘘、痛心。在美国,也有一个“佘祥林”,他叫杰弗里·德斯科维奇。1991年,17岁的他蒙冤入狱,将近16年后才被还以清白。然而,这件事和“余祥林案”相比,有了个更为励志的后续——杰弗里重获自由后,刻苦攻读法学,就在前不久,取得了刑事司法学的硕士学位;同时,他还成立了一家基金会,专门帮助那些像他一样含冤入狱的人。  相似文献   

17.
如何恢复人的文化身份 ,是汪曾祺文本着力解决的问题。他的解决途径是语言 ,不仅在人物对话中 ,更在叙述人的叙述中 ,为人物建构精神的家园 ,让每一个人恢复他自己的说话方式 ,恢复他本来的生活状态。建构并安居在他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世界 ,是汪曾祺的文学文本致力完成的唯一的一件事。让“人”像他本来应该的样子表达着并生活着 ,是汪曾祺“京味”语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上帝把一个人选为男人,显然是让他有更多的承担。让他粗糙一点,走过荆棘地而不至于哭泣;让他血性一点,争夺更多的口粮供养家人。让男人像岩石一样丑陋,像泥土一样平凡,像树木一样不引人注目,是因为生活比想象更残酷、更多变、更缺少诗意,需要男人去担当。  相似文献   

19.
高欣 《东西南北》2011,(12):40-42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永宁山下驻亿了一个约一万人的清政府机构,其职责是看护清帝的陵寝。1911年民国成立后,这些清王朝的守陵人都干什么去了?靠什么为生?他们的后代今天又在干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中国人都认得葛优,但其实每个人也都无法看透他。他把角色当做了铠甲,把真实的自己绝妙地隐藏在背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演员之一,像个盛大的谜面,却没人能揭晓谜底。他看起来非常小心翼翼,像是那种走在路上连蚂蚁都不会踩死一只的人。光头,留着一点小胡子,单眼皮,眼睛微凸。这张脸是全中国观众都无比熟悉的,像亲戚或者邻居,甚至在他要随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