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经过由紧张到缓和、由对立到对话的历史性转变期,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东亚的政治经济形势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东亚经济圈将呈现繁荣景象。 一、处于历史性转变期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1、东西关系由紧张转为缓和。1979年开始实行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苏联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积极影响。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苏联也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了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性的转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法国大革命在苏联有久远的传统。从50年代末开始,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许多国家有了蓬勃的发展。学术界发现了很多实际材料,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从而使人们对一些解释法国大革命事件的传统论点产生了怀疑。对过时的评价重新研究、摒弃教条主义模式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了。为了就苏联史学界深入发展法国大革命研究的途径交换意见,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研究所于1988年11月举行了一次有全国各地30位史学专家参加的圆桌会议。会议讨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问题涉及雅各宾专政的主要问题。苏联史学家传统上对这一革命时期很感兴趣。从20年代起,苏联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特点就是雅各宾中心论,这一观点一直保留到近几十年。苏联史学家认为,雅各宾专政是革命民主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消息报》1985年9月28日报道,苏联著名的中国学学者、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经济学博士、教授斯拉德科夫斯基因长期患重病医治无效,已于1985年9月25日逝世,终年79岁。米哈伊尔·约西福维奇·斯拉德科夫斯基1906年生于一个工人家庭,1923年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开始参加工作,1926—1927年在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大学任教,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斯拉德科夫斯基于1930年在苏联远东大学毕业,此后的三十五余年中,他一直在苏联对外贸易方面的许多负责岗位工作。他曾任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委员;苏联驻中国商务代表;1945年曾任驻中国东北苏军司令部经济  相似文献   

4.
据最新收到的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6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与苏联哲学协会曾于1984年12月联合召开了有400多名专家参加的第8次全苏历史唯物主义迫切问题协调会议,讨论现阶段对人的问题的研究状况.?.布耶娃的主要报告涉及到社会主义个性形成的一系列问题:能力发展的辩证法,发挥人的能  相似文献   

5.
苏联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苏联哲学界对科技革命的探讨特别活跃,这和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制订新的政治经济路线直接有关.1985年6月苏共中央召开了专门讨论加速科技进步的工作会议,加速科技进步被看作"经济战略的主要方针之一","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动力",被摆到与经济体制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苏联的主要哲学刊物《哲学问题》和《哲学科学》从1985年  相似文献   

6.
现在所有的实践者和理论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都不仅意识到而且感觉到一种不可扼制的创造激情,它有力地而且日益迅速地支配了全体苏联人民,唤起他们按新的方式来思考和工作.苏共中央4月会议(1985)确定了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从这一观念出发,党在二十七大前夕采取了一系列加速科技进步的措施,这在我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3期报道,为了纪念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契柯夫诞辰125周年,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和苏联作家协会,于1985年1月23—24日在莫斯科举行《契柯夫与世界文学》会议。近20名学者在会上作了报告,其中有:《关于研究契柯  相似文献   

8.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勃罗姆列伊所著《民族与民族学》一书于1973年问世。1985年该书由李振锡、刘宇端同志译成中文,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引起了我国民族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从中获益非浅。笔者在拜读了勃罗姆列伊所著的《民族与民族学》一书后,深受启迪,禁不住也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一、民族体与民族社会机体李毅夫同志在《苏联民族研究理论建设》一文中称《民族与民族学》一书中的理论体系为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确实有独到之处,为解决当前民族研究中理论上的迷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认为,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在于“民族体”和“民族  相似文献   

9.
简讯     
据苏联《亚非民族》杂志1985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1985年初举行了第16届"中国国家与社会"科学讨论会,30多个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等学术团体的代表出席了讨论会.讨论会共收到139篇论文摘要和简报.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部负责人勒·波·捷柳辛说,苏联学者在研究中国意识形态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杨时旸 《东西南北》2011,(15):60-61
1954年元旦下午,作家王林到吴砚农家做客。吴砚农是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晚饭后,吴砚农劝导王林,对小说被禁一事,就不必再追究了。王林有些火:"这问题比我的生命还重要,我死了也要写遗嘱要求解决这问题!"两人不欢而散。回家后,王林把这些记在了日记里。王林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就是他的小说《腹地》。这部以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五一大扫荡"为背景、被著名作家孙犁称为留下了"一幅完整的民族苦难图和民族苦战图"的小说,1950年遭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遭到批判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两党关系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毛泽东开始不满意赫鲁晓夫的某些观点和做法,赫鲁晓夫也对中国这时发生的政治运动持怀疑态度。1958年在中国兴起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曾使苏联领导人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12.
在"棱镜门"事件中大出风头的英国记者格林沃尔德前段时间推出新书《无处藏身》,披露他与爱德华·斯诺登相识、接触并合力揭破美国国安局监听活动的内幕。2012年12月1日,我第一次收到斯诺登的邮件,当时,我还不知道是他发给我的。发件人以"辛西内塔斯"自称,同名的罗马农民在公元5世纪抵御外敌入侵,胜利后解甲归田。如今,辛西内塔斯已成为为了公共利益限制甚至消灭个人权利的象征。重大线索差点被错过这封信开门见山地写道:"通信的安全性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他希望我使用PGP加密,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3.
张英 《东西南北》2014,(18):20-22
"我现在有点倒计时心态。每次进直播间我都会想这是倒数第多少次。"敬一丹对记者说,这叫"珍惜"。熟悉她的人都叫她敬大姐,她也觉得这是最好的称呼。2015年4月,敬大姐要满60岁了,要从央视退休了。20年前《焦点访谈》开播,敬大姐一年后进驻,19年来都没有离开过《焦点访谈》的主播台。"大家一看这张要出事的面孔,我还能去做什么节目呢?"敬大姐对记者说。19年前,打动敬大姐加盟最关键的原因是:居然能在国家电视台黄金时间每天播出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与苏联在中国东北形成对峙局面。1933年,日苏围绕中东铁路的纠纷使两国关系进一步紧张,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可能。为此,苏联派情报人员理查德·佐尔格前往日本建立情报小组,以探明日本是否会与苏联开战。从1936年开始,佐尔格小组从东京频繁地向莫斯科发送有关日本对外政策和日德关系的重要情报。在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中,佐尔格小组扮演了重要角色,成功促成了这两次武装冲突的和平解决,对此后日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据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杂志1985年第11期报道,1985年7月11日至14日在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举行了题为《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中的西欧》第3次国际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的数十名经济学博士和教授.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媛  黎虹 《东西南北》2014,(14):76-77
1963年12月13日,第一次跟随周总理访问非洲的过家鼎有些紧张和忐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支"年轻的"代表团。新中国成立后的头15年里,鲜有大规模的外交出访活动。由于路途遥远,代表团一行七八十人,专门包下了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两架专机。过家鼎记得,飞机里的空间挺大,比较舒适,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3期报道,1984年12月,苏联法律学家协会和国际法律学家委员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英国、约旦、爱尔兰、加拿大、苏联、美国、联邦德国、挪威、  相似文献   

18.
我最近到苏联考察半年,发现我们过去对苏联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估计十分不足,是今后必须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对苏联改革作出科学的评价和预测。还必须说明一点的是,苏联的民族问题既同苏联改革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又不是改革能够完全解决的,它有更深刻、更复杂的背景。下面我分四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1 即有旧恨、又有新债  苏联是世界上民族构成最复杂、矛盾最深的国家。它共 有150多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23个,在500万以上的有7个。人口占苏联总人口的50%。除俄罗斯族以外,其他民族基本上是16世纪以后的四、五百年中用武…  相似文献   

19.
据英文版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4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于1985年3月举行全会.总结科学院的工作,并选举科学院主席团.A.亚历山德罗夫院士再次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长,科捷尔尼科夫、维列霍夫、奥弗钦尼科夫、扬申、费多谢耶夫、洛古诺夫、弗罗洛夫等院士当选为副院长.斯克尔亚宾当选为该院主席团秘书长,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还包括其他16名院士秘书及不同学科的16名院士.  相似文献   

20.
若干年前,提出苏联是否"可能改革"这一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当时我们已把它作为讨论的题目.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则完全不同了.苏联正在进行改革的试验,我们尚不知道它的结果,但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之后更是如此.例如,萨哈罗夫返回莫斯科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人们发现,几个月以前就有了这种迹象.在苏联,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80年代初出现的危机,即经济危机、文化和社会危机以及政治危机.这种危机有着内在的原因,并且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我不想过多地谈论它的各个方面,因为我们曾注视并公开讨论过它的变化,而当时在苏联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