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1):6-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局势,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问题。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重点群体——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阅读经典。  相似文献   

2.
正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启用,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该项目发来贺电,向参加研制和建设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建设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  相似文献   

3.
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琳 《太平洋学报》2014,(2):F0002-F0002
<正>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他指出随着中国与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希望中国与中亚各国携手共进,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对印尼和东盟的睦邻友好政策,提出双方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开篇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个"全面胜利"的成绩表现在:①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②全部摘帽——832个贫困县;③全部出列——12.8万个贫困村;④...  相似文献   

5.
光谷腾飞     
<正>"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21日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讲话  相似文献   

6.
《探求》2017,(3)
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笔者认为概括为习近平理念较为合适。习近平理念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刘立  刘磊 《创新》2019,13(2):1-8
新时代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引领思想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大势,体察我国科技创新实际,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思考,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其中,系统性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特征,生长性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属性。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要在思想上深刻理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规划上要牢牢把握科技发展方向,科学制订科技规划;在行动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贯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青年成才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根据青年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和新时代特征,研判国际和国内长远发展趋势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青年成才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历史来源和鲜明的文化基因,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阐释了青年成才的目标、重点和要素构成等,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指导性和国际性等特征。习近平青年成才观为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遵循和指南。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13,(16):16-17
5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雨中抵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开启美洲之行。习近平为夫人彭丽媛打伞,一同走下专机。彭丽媛一身绿色旗袍配白色小西服出现在习近平左边,习近平则佩戴一条与旗袍颜色相近的领带出镜,这两处细节被外界解读为“情侣色”搭配。  相似文献   

10.
5月21日,经过"马拉松式"的漫长谈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协议签订4天后,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时笑称:"应当对贵国政府的所有同行给予应有评价,他们在谈判中‘喝了我们不少血’——中国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谈判者。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年现状、关心青年事业、关怀青年发展,习近平也以重要会议、视察讲话、回信等多种方式表达了对青年工作的重视。文章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工作为核心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总体样本,分析习近平青年工作的思想和青年理论的内涵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时隔半个世纪,从焦裕禄战斗过的兰考县又走出了一位群众路线的践行者。他用青春、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华丽的乐章,在电力领域践行了焦裕禄精神,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2014年3月17日,受到视察兰考时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就是刚届不惑之年的开封县供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代鑫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不仅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回答的时代课题,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两个确立”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等方面作出了新定位,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给高校师生回信。这些回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给高校师生的回信,对象广泛、主题明确、内容精炼、节点关键、影响深远,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进行了深刻阐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要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求是学刊》2021,48(1):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各种法治思想特征,分别表现为法哲学、法价值论、法制度论、法规范论、法行为论、法社会学等不同法知识学形态,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内涵。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博大精深,使其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百科全书"的理论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特征,深刻地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十个关系"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术体系以及话语特征使得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同时也使得我国的法学研究事业彻底地摆脱西式法治话语的影响,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法理学之路。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4):12-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刻阐释、运用和创新。从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出发,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必须相互统一、互相融合;从中国传统的五行相生、太极生万物思想出发,他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在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习近平运用传统生态文化智慧,主张保护农村自然生态面貌、利用自然生态力量化解城市发展弊病、通过节约资源来保护生态环境。在吸收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习近平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很好回答了生态与经济之间应具有的关系,因此是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极大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7,(6):10-15
党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最根本的核心观点,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中鲜明、坚定的党性立场一以贯之,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新闻舆论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本文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的新闻观,从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演进脉络探析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党性立场,同时回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导的新闻事业在世界各国的探索,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阐述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党性立场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前瞻性,尝试总结习近平基于党性立场对党管媒体和导向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12年4月,以民政部直属机关青年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民政青年同心社(以下简称民心社)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9.
张微 《探求》2022,(5):15-20
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了“良法善治”的重要命题,虽然该命题作为法治中国的价值追求已成共识,但是对于何为“良法”,学界却是众说纷纭。准确理解把握“良法”这一概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的“良法”必须同时具备科学性、人民性、及时性和协调性的基本要素。“良法”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突破了西方法治理论的“二元论”、促进了中华法系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还规定了“良法”的实现路径,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立法体制、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5):1-7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首要使命和重任,本文以民族学学科为个案,从学科史、学科范式的多重角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既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体系的重要遵循,又是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必由路径与合力。进而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中构建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的三重路径和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