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赶超战略”及“转轨”问题小议——对《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的若干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胡欣欣在《日本学刊》1994年第2期上,我曾就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机制”问题作过一番探讨,并提出,当时日本经济中出现的国内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相似文献   

2.
美国、日本的对华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传统地缘政治学说和权力均衡理论的影响。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的“再平衡”战略以及对南海、东海矛盾的介入,安倍内阁提出所谓的“自由与繁荣之弧”、与美国修订防卫合作指针、修改国内相关法律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其对华政策及地缘战略服务的。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遇到来自美国和日本的质疑,其背后仍旧是西方传统的地缘战略因素在起作用。共建“一带一路”本身既是对传统的西方地缘政治学说的否定,也是“海陆和合论”这一地缘政治经济学新概念的具体实践。重塑建设性的中美日关系,或许需要从影响决策者利益认知的地缘政治学角度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3.
关伟  关捷 《日本研究》2009,(3):18-21
日本民主党和鸠山由纪夫在认定日美同盟关系是日本对外"战略基轴"的同时,主张修改《日美地位协定》,调查《日美核密约》。在亚洲关系上主张"回归亚洲",构筑"东亚共同体"。对中国的关系是"建立兄弟外交",不参拜靖国神社、恪守"无核三原则"等。胡锦涛提出的发展中日关系五点意见以及鸠山的言论,都显示了要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向前发展而努力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关系新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两大趋势的日益走强,世界经济呈现出了灵活性、活越性和叠加性同时并举的国际经贸合作新格局。在东亚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东亚已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因此,日本传统的以其"雁行"模式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面对东亚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日本也开始突破独善获利的双边贸易体制,从战略上调整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并积极建立WTO、FTA、EPA三者有机融合的新型东亚经济合作关系,传统的"雁行"主导模式开始向"伙伴合作"模式转型。但对具有巨大合作潜力的中国,日本却依然采取"功利"性的合作战略。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在东亚地区经济形响力的日益走强,必然会改变传统的东亚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5.
甘丽娟 《日本研究》2011,(2):103-108
在中国当代译坛上,作为学者型翻译家叶渭渠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在日本文学的翻译与研究领域一直笔耕不辍且硕果累累,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传播和接受做出重要贡献,并被日本《图书新闻》称作"中国的日本文学最先的领悟者和阐释者"。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最早提议亚太区域合作的国家之一,经过种种曲折和挫折,进入21世纪后开始提倡建立东亚共同体,但其相关战略仍显得动摇模糊。“东亚共同体评议会”的成立及其政策报告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本文拟通过对该报告的梳理,剖析日本政府及其主要智库在东亚共同体战略上的“主流”见解,区辨其他“非主流”见解,从而初步总结现阶段日本在东亚共同体问题上的战略与对策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告朔"礼仪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中日古典文献史料的考证,深入探讨和考证了"告朔"礼仪在中国的产生、发展的变化轨迹,同时通过对中国《论语》等古典文献史料的考证,对比日本《续日本纪》等古典文献,试图探讨中国"告朔"礼仪传入日本的方式、途径、日本"告朔"礼仪的变化以及其变化的实质和深刻内涵。并通过对日本"告朔"礼仪同中国"告朔"礼仪的不同,来进一步探讨了日本"告朔"礼仪变化中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盂兰盆节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一系列仪式是与已逝祖先相关的祭祖灵活动。而祖灵在民俗学上又称为"氏神",通过考察日本的盂兰盆节,结合柳田民俗学的"氏神信仰"学说,可以揭示出日本人的祖先观念、灵魂观念等。研究盂兰盆节可以了解日本传统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同时可以了解日本人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在很大程度上为美苏两强所主导,处在两强之间的国家则要面临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问题。以日本为例,日本尽管从属于美国所领导的西方阵营,但在地缘却不能回避与苏联毗邻的事实,加之日苏领土问题的存在,这就要求日本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不能片面地将苏联视为敌人。如何在冷战的背景下,平衡日苏与日美关系是当时日本外交战略考量的重点。对日本在冷战时期外交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认识当今日本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日本的科技政策、科研投入及科研活动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刘孟洲进入八十年代,日本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代替过去实行的那种"吸收"战略,而采取了以研究开发为主的"科技立国"战略,日本政府为推行这一新科技战略,制定出新的科技政策,增加了科研投人.并采取种...  相似文献   

11.
日本江户时代的伊藤仁斋儒学派和山崎暗斋儒学派,是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儒学而形成的两大派别,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很大的思想分歧。即伊藤仁斋儒学派和山崎暗斋儒学派都重视儒家学派,都关注了儒学中的朱子学,具有重视人伦道德等共同点,并尝试为中国儒学日本本土化做出了努力。尽管如此,两大学派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也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台政策调整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先后三次调整对台政策。在导致对台政策调整的众多因素中,美国的亚太战略及对台政策变更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为有效实施亚太战略,极力对日本施加影响,力图将日本的对台、对华政策纳入美国的亚太战略框架;而日本由于在安全等问题上有求于美国,加之自己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发挥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国际作用,也始终把从总体上保持日美“战略一致”,加强日美基轴关系,视作处理对华及对台关系的指导性方针。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因素对日本调整对台政策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试图立足于这一视角,分析日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的盛行,既有美国的影响,同时也是他者情结的真实反映。日本散播"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在于威胁中国,把中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然而,真正威胁日本的不是中国,恰恰是日本本身。对于中国来讲,则可以利用日本的他者情结来改善两国关系,进一步印证"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4.
论抗战时期日本削弱中国国力的经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战时中日经济关系的研究,着重于日本对华经济资源的掠夺,而忽视其削弱中国国力的一面,没有把日本的经济行为研究和战略行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图以后者为切入点,从二者的结合上对日本的经济侵略作一研究,以深化对战时中日经济关系的认识。一、削弱中国国力是日本对华经济战略的重要目标  日本削弱中国经济力的战略目标可以分解为个重要的子目标:一是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二是遏制中国的财政和金融。掠夺经济资源是从经济资源的总量上削弱中国的可控能力。这一战略目标的思想相当广泛地体现在日本有关侵略中国东北、华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开始全面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未来环境资源前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高度理性、高度自觉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动荡,日台关系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不断,对中日建立互信构成很大困难,严重干扰了中日关系的大局。日台关系和日本对台政策作为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中仅次于美国的变量,成了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多囿于日本是否"亲台"或者"反中"的双边框架内进行分析,对于日本在国际体系中如何认知台湾问题的演变过程缺乏关注。日本对台政策的知识基础主要建立在日本从对国际体系认知中派生出的对台战略认知上,考察日本对台战略认知和政策的历史变迁,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超越原有认知框架并创新研究视角,或将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在对日外交中处理好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露  张玉勤 《阅江学刊》2012,4(4):144-148
汉文化深深影响着邻近诸国,日本文学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继承、发展。两国在文学之道上都有"风雅"观,风雅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发生了流变,日本沿用了"风雅"二字,但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雅观,与中国重在发挥社会政治功用的中国风雅观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安倍内阁上台后,中日关系处在持续低位徘徊、战略信任磨损下行的状态,日本对华政策出现了新特点。除了双边关系加速走向失序和失范之外,在地区层面和多边机制中的博弈和竞争明显上升。日本的南海政策实质上是日本对华政策的重要一环,南海海域成为日本对华实施"对冲战略"的重要地区。"对冲战略"经历了比较低调的"约束性接触"和手段多元的"软制衡"两个阶段,其目的是牵制中国在南海地区影响力的上升,力图维持美日主导的地区政治和安全秩序。日本在南海海域的"对冲战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大了中国的安全压力,但总体遏制效果有限,反而给地区局势带来了紧张和动荡。  相似文献   

19.
宋均营 《社科纵横》2010,25(5):56-59
冷战以来,周边区域对我们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中国提出了"和谐周边"外交战略,"睦邻、安邻和富邻"是"和谐周边"战略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理念"、"实践"和"对策"三个角度对"和谐周边"外交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理念上,"和谐周边"外交是对睦邻友好外交的"继承与超越";在实践上,论述了"和谐周边"外交的"成就与挑战";在对策上,推进"和谐周边"外交要注意政策上的"退让与进取"。  相似文献   

20.
陈冬春 《社科纵横》2011,26(4):73-75
民间法研究逐渐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纵观民间法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民间法研究的研究即侧重于方法论的研究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法研究的发展。通过对民间法所指的"民间"的研究,指出了开拓都市民间法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