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是历史长河中遗留的文化结晶。该文以福建书院为例,由古及今探讨古代书院重视人文教育及其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意义,认为现代大学应当汲取古代书院教育文化的精华,将古代书院教育和当代教育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时期的课程又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古代课程的研究,可以厘清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脉络,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关于现代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改革在学生参与管理方面表现出参与面窄、参与水平低、学生自治权利有限、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书院和国外住宿学院学生参与管理模式的探讨,指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民主参与书院管理,是书院制改革实现良好育人成效的保障,也是加强书院制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知今需鉴古,无古不成今",古代司法审判制度是法治文明的一面镜子,中国古代会审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对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渊源、产生、形成、废除等进行理清,以形成对中国古代会审制度的清晰认识。鉴古明今,从现代法治的角度分析古代会审制度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的道德教育也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对高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同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书院作为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把道德教育作自己的教育核心,培养了很多德才兼备之士。本文从对书院的道德教育进行分析,力图管窥书院的一斑,为现代大学的道德教育提供些许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及其官吏施行严密的监察,是我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某些独到之处,对今天健全监察制度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设置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庸思想与中罚原则,是中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制指导思想,而中罚原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刑罚适用原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庸思想、中罚原则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从“至圣先师”孔夫子 ,到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 ,从宋代书院的兴盛到“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我国古代的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为了便于统治 ,施行“愚民政策” ,教育成了重要的统治手段。秦始皇“焚书坑儒” ,结果秦历二世而亡。汉朝的董仲舒吸取教训 ,改堵为疏 ,提出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利用儒家学说中“忠君爱国”的思想 ,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甘心为封建统治者卖命的卫道士。独尊儒术的结果是为我国的封建社会打下了二千年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详细解读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度优点和缺陷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剖析这一制度渊源于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思想,最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勃兴”与“倏亡”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历时最久的官吏铨选制度。科举选士肇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历元、明、清,绵延千余载而赓续不绝。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设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被废,1300年间,科举考试共遴选700多名状元,11万名进士,670万名举人。作为古代社会的“抡才大典”,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金秀 《经营管理者》2009,(23):236-237
调解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其产生于古代无讼的法律文化之中,寄托着古代统治者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调解制度适应于古代中国小农经济下的宗法家族社会,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实践其"德主刑辅"政治主张的重要方式。法院调解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首先,它能及时、彻底解决民事权益争议,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其次,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的诉讼和法院负担;再次,有利于增强当事人和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上访     
正如果从"三代"算起,中国古代政治堪称早熟,很早就设有各种"直诉"制度。也就是说,有案情重大、冤抑莫伸者,可越过一般受诉官司和申诉程序,直接向最高统治者陈诉。作为一种让底层民众伸冤诉苦的司法救济制度,直诉制度源于周朝,隋唐时代臻于完善,明清时代发展到巅峰,最后终结于清朝"京控"。一韩非的《忠孝》说:"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中国古代以忠孝治天下。在中国历史的帝国语境中,告御状本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律令制度被认为是"诸法合体"的,也就是说它表现为一种混合法的存在形态。而这种混合法又以"泛刑事化"为其根本特征。正因为这种"泛刑事化"的特征使得中国古代的律令制度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惩罚准则,而不具备任何独立和超然的品质,它的品质来源于更为根本的礼法精神。所以,分析中国古代法刑事化特征的成因,并考察它在整个法律史上的表现,对于解读中国法制传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生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稳定运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国内部分高校探索选择了书院制育人模式。在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中,书院实施通识教育,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教育任务,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对学生培养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部分高校推行的书院制育人模式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现状及产生背景,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层面来说,现代两会制度为我国首创,古代中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从议事形式来讲,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王伟 《经营管理者》2011,(2X):361-361
监察制度作为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从秦朝就有了比较完善的监察制度,其中有许多理念和制度安排有着普遍性的意义,对现在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考察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和现阶段我国监察制度的现状,从中发现二者的内在联系,并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理念,有利于我国监察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官窑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巅峰,关于明代官窑的研究是中国陶瓷史的难点之一.随着近年来对江西景德镇明代御厂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明代官窑形态的深入研究,揭示明代官窑形态的变化,探索明代官窑形态变化的原因,对推动明代官窑,以及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官府存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待遇,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制度建立是以相对成熟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根据的。同时,政策的实施往往也体现了某种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和思想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余边城 《经营管理者》2013,(27):348-348
随着历史的发展,记录文字的各种文献数量与日俱增。社会管理、国家政治、科学和教育的研究,均须以大量的文献来做参考。惟其如此,典籍的保存就作为一项专门的学问应运而生,且日趋成熟。古代典籍的保存,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官府藏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要探究官府典籍收藏的发展脉络,就不能不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几个大的阶段入手,对历史名人与典籍收藏的关系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0.
明朝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比较完备的形态。它体系严密、纵横交错、既包括对人的监督,也包括对事的监督。分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监察制度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增强我们对绝对专制时代监察制度的认识,更重要的希望它能启迪今人的思维,为当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