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一种"普遍主义"的公民社会观。"普遍主义"公民社会观在理论上论证西方公民社会的普世性,认为公民社会对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进政治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并以当下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现状来表明西方公民社会移植中国的可行性。然而,"普遍主义"公民社会观是普遍主义思维方式下的产物,它难以解释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且西方的公民社会自身就是一个存在多重内在矛盾的复杂结构。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模式,任何社会理论都是一种地方性叙事,它深深地嵌入特定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历史传统以及现实国情,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而非简单地照搬"普遍主义"公民社会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应当体现出主体中国的理论自觉,能够回应并实现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公民身份塑造。  相似文献   

2.
温州公民社会的演绎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银 《青海社会科学》2007,(4):149-152,199
"温州模式"所演绎的公民社会成长的逻辑路径与发展进程说明:政府职能转变、民营经济发展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温州模式"下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有着明显的地方特征,但这一发展历程却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治理与善治:一种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的社会权力结构变迁,为治理理念的变革及其实践注入了动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自理能力不断增强,这影响和改变着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二元互动关系,并从根本上推动着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变革.它的兴起拓展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它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凸现了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实现正和博弈关系的可行性,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田恒 《晋阳学刊》2013,(1):122-129,135
政府信任被视为公民基于个人或公共利益的实现基础上对政府的一种理性评价和期待,是建立在公民对政府的合理预期以及政府回应基础上的互动与合作关系,亦包括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政府信任是整个社会信任系统的核心,它与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因而需要将其置于一种"公共"的框架中进行考察。由于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基层,在此基础上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政府信任。在此逻辑和框架下,构建一种合作型"信任--治理"场域成为促进公民社会成长与公共治理实现的路径选择,也是政府信任得以维持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关于温州模式与浙江现象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温州模式具有扩展性,浙江现象的形成可以说是温州模式在全省扩展的结果.然而,温州模式是如何扩展成浙江现象的,其内在逻辑是如何演绎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揭示模式本质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模式扩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分析论证了温州模式扩展成浙江现象的过程与逻辑,指出了温州模式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6.
公民社会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与社区治理密切相关,公民社会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和前提,二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密切关系,公民社会发展呈现历时性和空间性特征,公民社会发展的历时性和空间性对社区治理模式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在阐述公民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公民社会发展的历时性和空间性对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温州商会的兴起:温州模式研究的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州商会的兴起预示着国家—市场—市民社会这一新的权力格局正在形成,凸显了以往温州模式研究的局限性。温州模式研究亟需从经济学研究范式向政治社会学研究范式转型。我国的市民社会理论正逐步从范式研究转向范例研究,温州商会正是这一题域的典型对象。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来分析温州商会、政府、企业间的互动模式,可以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建构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后20年,温州赶超式发展的良好表现得益于所谓温州模式所指称的经济民营化运动.的确,在大量针对温州模式的生成及其演化进程的观察中,自下而上的民间草根改革力量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然而,如果没有地方政府意志导引和护佑,温州之先发性制度转型几无可能.本文以为,地方政府与温州民间改革力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生产性政治关系,并由此形成驱动经济社会体制变迁的关键力量.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应该是,内涵地方政府意志的改革动力直接促使了传统体制在局部地区的消弭和瓦解,并最终经由集中式产权的分散和私有,完成计划配给向自由交易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缺少外部(包括国家投资)支援的情况下,温州走出了一条主要依靠老百姓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治穷致富的路子.温州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以及形成的经济格局,人称为温州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市场化的一个缩影.这就是坚持以民为本、最大限度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放手并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路子.本文介绍了温州发展民营经济的历程,论述了温州经济的特征,证实了以民为本的经济--温州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结合当前温州经济发展状况,认为温州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虽然存在着发展中的问题,但主流是正常、健康的,断言"温州经济衰落"是没有根据的.在温州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制度创新陷于式微,少了当年那种不断开拓创新的冲动和冒险精神.温州模式主要是一种制度创新模式.从制度变迁角度看,温州已经创造的成功经验和今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同样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