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景祥 《老年人》2009,(4):15-15
每年“3·15”日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前,各地舆论总要掀起一股“打假”热潮。可只要“打假”日一过,假货依然充斥市场。所谓打假,实际上玩的是一出“雨过地皮湿”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中国“赢”     
汉字想必是世界上最耐人寻味的文字,从其组合结构就可见一斑。
  比如,“舒”:“舍”得给“予”才能“舒”心;“值”:一个“人”站得“直”才有价“值”;“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靠自“己”“走”出来。此类比较浅显。又如“朋”字这类,就含蓄一些了。两个“月”组合,“月”可指时间,路遥知马力,时久见朋友。“月”也可指肉,看世间,酒肉朋友也比比皆是。不仅仅是单个的字,词的结构意味深长的也多见,如“和谐”一词--“和”为人人有饭吃,“谐”是人人能说话,衣食无忧、言论自由便和谐。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报道,“无药可治”的“超级病菌”目前已造成全球约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超级病菌”的产生,追根究底,还是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跳水皇后”伏明霞因在与可口可乐签约广告的仪式上误穿了一条用英文写满脏话的裤子,引起媒体的指责。这事儿使伏“皇后”自个儿的运动员健康形象遭受损失那就不用说了,可花大钱请她做广告代言人的可口可乐公司跟着“沾包”,使“可口可乐”品牌形象也受到负面影响,说起来就太冤了。  相似文献   

5.
对大多数夫妻来说,厨房历来是“兵家”的“必让”之。这“必让”其实与“必争”一样,其中大有“兵法”可讲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排毒”为号召的保健品十分走俏。铺天盖地的宣传让人们都以为自己身有“剧毒”,再不排毒,健康就堪虞了。而且这些保健品的功效也十分“神”,女可美容.男可强身,老可延年,病可早愈。于是.许多人趋之若鹜,争相购买。但同时也有人提出疑问.这样“排毒”有必要吗?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学界中,现在至少有两个词可以被用来界定劳苦大众的身份。一个是underclass,一个是subaltemate groups。前者在严格意义上应该译为“下层阶级”,后者则通常被译为“底层群体”,在很多时候,也可简称“底层(subaltern)”。在中国社会学界,很多人认为“下层阶级”和“底层群体”、underclass和subaltern这两个词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因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相似文献   

8.
“自由知识分子”是近年频繁亮相的一个词。乍一看,它不过就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排列组合,似乎热爱自由的知识分子皆可归入此列,但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只有理清了“自由”和“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才有可能抵达这个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蓝天可作画,翠峰可写诗,空气可养心,绿水可煮茗……客楼风景惹人醉,处处是金银!”3月19日,贵州岑巩县客楼镇万亩桃园花开,置身美景,来自广东潮州的游客朱胜雄赞叹道。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的饭店为招揽生意,打出了“公共食堂”的牌子,引起了当今年轻人的好奇。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农村公社的公共食堂就像现在城里的公共汽车一样普遍,频繁地出现在红头文件上,挂在农民的嘴边。时过境迁,历史把“公共食堂”演绎成了一个颇具讽刺性的名词———“大锅饭”。其实,公共食堂原本的定义绝非人们现在所说的“大锅饭”,它是在“大跃进”中产生并推广的新生事物,是想改变农村自古以来家家做饭、户户冒烟的习俗,实行全民供给制。农村“一风吹”办起公共食堂后,农民就与机关干部、部队战士一样…  相似文献   

11.
小情人闹着要“转正”,一时可急坏了金屋藏娇的风流副总,自己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要是生活作风出了问题,可就犯“大忌”了。思前想后,他终于琢磨出了一条“妙计”--让女下属扮演自己的妻子,让“山寨老婆”击退小三!  相似文献   

12.
看着网络上关于“熊孩子”的吐槽,何其欢乐。可身边真有“熊孩子”时候,又是何其的无奈。“熊孩子”可以一夜之间毁了别人的精心收藏;可以哭着喊着霸占电脑,不理别人是不是在熬夜加班;可以在超市里偷偷捏碎方便面;可以在任意场合毫无顾忌地嬉闹……  相似文献   

13.
“我多想回到家乡……”两个歌手在歌曲的一开头这么大声地呼喊着,颇有点破釜沉舟的豪气。可如果你真这么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吼了这些年,也没见他们回去。明显的,他们不愿回去。可苏黎杰回去了,这位北大的硕士“才女”,回老家南阳,当了个油漆工。当然,和那两位歌手一样,从心底里她其实是不愿意的,没办法,生活所逼,“首先要生存”。  相似文献   

14.
释“尤物”     
王丹丹 《现代妇女》2013,(11):274-275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痛”是苏轼《荔枝叹》中的诗句,王力先生和朱东润先生对“尤物”依稀的释义都是“珍贵的物品”。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形容漂亮的女人为“尤物”或者“天生尤物”.网络上也经常出现“极品尤物”、“惹火尤物”等类似的词语.这和王力先生以及朱东润先生对“尤物”的注解似乎是矛盾的。本文就此论述“尤物”一词究竟为何意?指人还是指物?又是从何时开始指人的?  相似文献   

15.
挡住“捷径”的诱惑周明荣干事业并没有捷径可走。然而,现在指示“捷径”的广告信息却比比皆是。有自谓对中国人学英语做出“革命贡献”的,编一套自学速成教材,就允诺“英汉对照,无师自通”,就大声叫喊“学习英语不再难,一生拼搏50天”。有令人目眩的“实用速成练...  相似文献   

16.
奶奶今年正好80岁,现在除了有点耳背之外,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钢钢地”!要说奶奶可真是咱家的“活宝”,不仅因为她在咱家属于“头面”人物,更是因为她总能给咱家里和身边的人带来阵阵欢乐。  相似文献   

17.
朱珍勇 《老年世界》2010,(15):25-25
电视上老在说“低碳”,可妈妈还是弄不明白,吃晚饭时,又唠唠叨叨问了起来。“低碳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又没有汽车,消耗也不大。”我说道,“妈,是这样的,低碳,就是说要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妈妈问道。“是啊,像开汽车,就排放二氧化碳,所以乘公交车,就比开私家车要低碳,骑自行车比乘公交车低碳。”我说道。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的“返老还童”不是好事●陈鲜明王大妈“做老人”已有10多年了,可不知怎么回事,近几个月她身上又“来”了。起初,她还有点紧张,可看到每月“来”的似乎与年轻时没什么两样,也就没有在意。邻里的婆婆子们还笑她是“返老还童”呢。王大妈的女儿知道了母亲的这...  相似文献   

19.
吕斌 《老年人》2011,(9):56-56
问:4个月前我因车祸导致骨折,在医院手术治疗后常感骨折处疼痛,听邻居说“土三七”可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于是要了一些回来,放入高压锅煎煮后服用。2周后开始感觉腹胀,进行性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因超量服用“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病。请问“土三七”究竞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严重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秋风渐起,天气渐凉,懒洋洋的“秋乏”也相伴而生,对此专家建议,适当午睡可有效化解“秋乏”。但专家也提醒,对于工作紧张的“白领”一族而言,要掌握午睡的方法,切忌午睡不当成了“误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