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批评报道的新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报道的新闻价值分析李振洪朱培亮陈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批评的力度和密度正日渐加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正日益增强。但是,从新闻理论建设来看,批评报道仍缺乏科学的理论建树;从新闻实践来看,仍存在批评力度和密度偏小、态度方式欠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批评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生活实践总是反复地把新闻批评作为一个尖锐而紧迫、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提到人们面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闻批评是新闻实践中最深入社会、干预生活的一部分,它直接地反映了人们在认识水平、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尖锐地涉及到人们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新闻批评正常发挥影响的社会宽容环境尚未成熟,使新闻批评问题仍然是一个和实践、需要很大相适应的薄弱环节。新闻批评要想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还需广大新闻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批评报道不是要不…  相似文献   

3.
党报批评是党报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新闻有学 ,批评求术。正确的观点和合理的方法是党报批评的核心与手段。本文从 5个方面论述了党报批评的重要性 :事实准确无误、善于运用典型、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为读者服务、注重社会回音  相似文献   

4.
李建兰 《兰州学刊》2000,(3):76-76,5
一、要依法进行新闻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必须依法进行,不能有悖于法律。这是舆论监督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记者、编辑首先必须懂法。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社会各个领域,一般都有各自的法律条文。作为记者、编辑不可能十分熟悉各行各业,更不可能对这些法律条文了如指掌,但有一个原则必须清楚,就是要弄清这些地方有哪些法律、法规,以法律为准绳,对批评对象的作为或不作为及批评报道本身作出判断。如果批评报道与法律相抵触或无法律依据,就会惹出事端,引起官司。近年来,兰州市的房地产开发很热,一些投资商看中了城区黄金地段的河、洪道开发。有关地方…  相似文献   

5.
论批评心态     
批评活动是批评主体与客体交流沟通的活动,批评活动中的主体是批评家,批评家的活动主要体现为批评心理活动,批评心理活动的核心是批评心态。所谓批评心态是指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具体体现在为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准备、心理储备、心理动机、心理意向和心理效应等方面。批评心态为批评家的主体心理结构建设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同时又是主体心理结构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批评心态对于批评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批评的成败和批评的质量。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对心态的认识,尤其主张虚静心态。庄…  相似文献   

6.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动力。然而,从事新闻编采的同志都知道,现在开展报纸批评的阻力很大,困难很多。有些读者因为报纸反映群众疾若和呼声不经常、不广泛,抱怨新闻宣传是“报喜不报忧”,记者是责任感不强的“吹鼓手”报纸批评难在何处?是不是广大读者不爱看、爱读新闻批评稿?是不是批评就是给大好形势的脸上“抹黑”?是不是领导同志真的不喜欢新闻批评?显然不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  相似文献   

7.
对于电子媒介的兴起,不同思想家具有不同的看法,热烈迎合、高度赞扬者有之,强烈批判、完全拒斥者有之。法国当代思想家布尔迪厄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利用媒体批判媒体,并在这种策略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新的艺术救赎之途———艺术新闻批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报刊批评方法是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新闻业界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原著展现马克思的报刊批评观点、方法和风格,以推进当代媒介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闻批评要讲究其方式方法.如果新闻批评的方式方法得当,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编辑的角度,提出了新闻批评的"软性化处理"问题探讨了新闻批评"软性化处理"的几种方式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诞生之初,现代语言学就在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学科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它在方法论上一直受到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语言学者一定要对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学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开始对大众语篇进行必要的批评性分析。批评语言学是对语言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新闻语篇常常在表达意识形态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特征。文章选取美国玩具公司召回"中国制造"的新闻中《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作为语料,不同于传统方法,选择以语境和语篇形式结构特征作为切入点进行批评性分析,进而分析语言,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关系,提出有意义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媒介批评"概念主要有三种语境,一是"社会文化批评"的语境,它关注媒介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蕴含,突出对媒介文化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二是"新闻传媒评论"的语境,它主要来自传统新闻学的思想,突出对与媒介相关的新闻理论和业务问题的批评反思;三是"报刊批评与报刊审读"的语境,在当下主要与第二种语境形成勾连,对新闻审读、媒介管理、媒介监督等问题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运用新闻工具,实行舆论监督,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新闻批评的难点,其次要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再次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最后要充分认识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站在这一高度上加以理解和认识,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自觉地为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及物性理论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篇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结构都可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新闻语篇里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会体现在说话者对语篇及物性系统的选择过程中,而这种过程一般会受到说话者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他长期领导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闻思想。今天我们研究和学习起来,仍感到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惠及当代,泽被后世一、高度自觉地强化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邓小平在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上强调高度的自觉性。早在解放初期,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就具体阐述“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量,容易变成‘有闻必录’。所以办报纸的前提在领导。”这是小平同志对党领导新闻舆论所作的直观的、具有指导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设若从批评家的认知结构和职业取向来考察,历来的文学批评和批评家主要有以下三类:学者型批评、作家型批评、专门家或职业批评家的批评。三类批评之中,显然不应低估后者在批评史上的中坚作用。著名批评史家郭绍虞说过,文学批评发展到“为批评的批评”的产生,“才发挥了批评的力量,文学批评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一点。”(《中国文学批评史》第1—2页)例如我国以笺疏派、诗话派、评点派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16.
高玉 《社会科学》2012,(1):169-176
受制于高校文学教育体制,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总体上很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主要有社会文化批评、审美批评和现代批评三种模式。当前社会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主流和主体,审美批评则地位尴尬,虽然理论上大家都承认它的价值和作用,但实际上其受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也有限。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文学性",即泛审美性,所以,审美批评是首要的批评,其它文学批评都是建立在审美批评的基础上。当今中国文学批评中,真正的审美批评还相当欠缺。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首先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审美批评的经验,其次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丰富发展并系统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批评体系。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方式、写作技巧、文体、语言文字是文学审美批评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翻译批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化平 《兰州学刊》2006,(3):100-102,202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学的一个中心议题,是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翻译批评的定位、标准、方法、功能和作用以及翻译批评的研究现状,指出翻译批评对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批评的精神     
批评的精神张荣翼文学批评的核心部分是对文学本文的批评,这一认识没有什么大的异议和歧见。作为对本文的批评,文学批评不仅在时间上,而且也在逻辑上成为了一种后设的领域,就是说,先要有文学本文的写作,尔后才有文学批评的写作,这种“先”与“后”的差异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认识新闻的本质及其规律,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长期以来,新闻界都约定俗成地遵从一种观念,认为新闻是不可策划的,其理由就是要真实报道客观事实,不能凭空制造。乍看起来,这种认识不无道理,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并不准确,而是用“新闻的真实性”这一原则模糊了“策划”与“制造”的分界,限制了或削弱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有时甚至也用“真实”作遁词,淡化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影响了新闻工作质量的提高。本文试对新闻策划问题作一些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和批评。一、新闻…  相似文献   

20.
明朝自嘉、隆、万以来,江南学者对朝廷的大政方针颇有微词,反映在史学上,就是批评官修当朝史,这其实是他们不满乃至反对朝廷对东南的经济掠夺、放任西北荒废的心态的曲折反映。归有光是较早具有这种思想的学者之一,以往,人们把他看作文学家,不足以说明他的思想。本文试图对归有光的史学批评思想及其意义做初步探讨。  一、对官修当朝史志的批评  归有光重视国史在认识历史中的作用:“大哉国史,所从来久矣!上古帝王,继天立极,功德与天帝同流,其不可传者,与化而亡矣;其可传者,独赖有史以存之。故巍然焕然之迹,亦与天地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