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形而上学将世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独立化了的超感性领域,另一部分是被虚无化了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创立了一种感性经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处处着眼于人的经验世界,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起来,在理论上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发生——超感性世界的坍塌。通过经验的视域和方法,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过渡和转换,而这也是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观能够消解虚无主义的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力永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14-17
在西方哲学史上 ,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由近代向现代的根本性变革 ;海德格尔存在论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 ,开辟了现代哲学的主题。现代哲学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思辨之上 ,而是关注人的存在或生存问题 ,但马克思哲学与海德格尔存在论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贤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97-101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历史。海德格尔以其基础存在论,对西方形而上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但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同样被德里达指责为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当然,在德里达那里。仍然存在着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误读。虽然。在反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德里达比海德格尔更为彻底,但德里达也难以摆脱被解构的命运。在这里,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表明了一条永无止境的解构之途。 相似文献
4.
刘贵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3)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和作用.但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的"劳动观"是一种仍然没有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关于劳动的新时代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评是错误的,其根源在于混淆了马克思劳动观和黑格尔劳动观之间的本质差别.通过详细辨析海氏误解马克思的根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马克思发动的哲学革命正蕴含在对黑格尔劳动对象化的批判和改造当中,它可以用"感性-对象性活动"这个概念得到概括的表达,从而正面回应了海德格尔的批评;二是通过辨析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可以看到在哲学的当代性上,马克思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之间既相通又有差异,二者都可以参与到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建构中来. 相似文献
5.
刘森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2,(4):5-14,157
从文明论的视角来看,形而上学不应被理解为一种把超验、普遍、本质、永恒的世界视为真实而把与之相反的世界视为虚幻,或者是提供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对所有人都具有规范性的终极答案的哲学理论,而应视之为一门专门研究最普遍的范畴之学问,这种学问在各个时期和不同文明背景下的不同,反映了各(时期)文明所采取的基本假定和框架.任何形而上学都不是超文明的、超历史的;脱离文化境遇的、没有任何历史特性的形而上学,是一种过分的夸张或虚妄.没有任何一种形而上学是永恒的,一种形而上学的命运跟与之相适应的文明的兴衰内在地连接在一起.鉴于西方现代文明的虚无主义本性,应该立足于中国文明的复兴来建构一种反映中华文明特色、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长的中国化的形而上学,一味地跟着西方人声称形而上学的衰落、死亡,是对当下中国文化责任的不自觉,是哲学本土话语的主体性丧失. 相似文献
6.
刘贵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2):78-85
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理解都立足于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之上,这是二者的共同点,它首先把人们对虚无主义的流俗之见排除在外。但是,按照海德格的理解,尼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只是一种倒转而不是对柏拉图主义的一种克服。而任何对形而上学的倒转最后又稳稳当当地落到形而上学之中。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思考仍然是一种"价值之思",而任何"价值之思"都是以某种主体性形而上学为前提。由此出发,海氏给出了自己克服形而上学的"道路":"存在之思"。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统摄尼采的"价值之思",这构成二者对虚无主义理解上的基本差异。海德格尔在存在之思的道路上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其结果如何?作者给出了一个不同于国内研究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尽管马克思坚决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可以说马克思拒斥的是形而上学的抽象方法,而非形而上学本身,而且马克思也有自己独特的形而上学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存在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及其构成的实践世界,社会构成其空间性,历史构成其时间性,整个时空的全部存在统一于“现实的个人”走向“自由个性”的过程,其发展动力根本在于人在其感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我超越性,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中期,形而上学成了海德格尔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海德格尔之所以转向形而上学研究,既受到一战之中以及一战之后德国复兴形而上学思潮的影响,也是为了摆脱基础存在论所带来的哲学人类学定位,同时还为了更为集中与彻底地研究存在的问题。转向形而上学也反映了他在学术表达方式和人事方面的考量。30年代中后期,海德格尔有了新的形而上学转向———转而批判形而上学本身,这使得其思想历程彻底步入了后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刘尚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6-40
价值虚无主义直接关涉人的生存根基。中国日益严重的价值虚无主义精神状况使马克思的批判显示出极为重要的当代意义。对于马克思哲学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之间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本身就是一位虚无主义者,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致力于批判和克服虚无主义。国内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对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不仅提供了思想资源,而且提出了克服和批判的方法和路径,但学者们对于马克思如何致力于批判和克服,却见仁见智。近十年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展示出丰富的有创见的理论成果、新的研究维度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抽象性、超感性和神秘主义为本质的形而上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哲学之谜.马克思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或实践,看到了感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但是人在发展物质生产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本质的同时,又由于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而沦为非社会的存在,沦为非存在.所以人又要否定感性,到超感性领域去寻求想象的实在性.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根源.只有消除自发的分工和私有制,重建社会化的个人,重建感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克服形而上学和类似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意识概念和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探源 --兼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18-26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对立的老问题,并且被恩格斯表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立场问题.但是,在西方近代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方式中,由意识的内在性所建立的人的主体性,在根本上导致了脱离人的感性生存的抽象的意识与抽象的存在之间的对峙,后者实际上是被前者的内在性规定出来的,因此才产生了一个关于"自在之物"的难题.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是用"物质生产等于人的自身生产"来确立存在对于意识的优先性的,并且由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黑格尔的生产概念没有原则区别,故而马克思仍在意识的内在性原理中.这表明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缺乏真正的了解.本文从马克思关于意识概念的存在论阐发入手,证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并非来自对黑格尔的生产概念的形而上学倒转,而是把物质生产理解为"勾连着"存在本身的人的对象性存在的自我实现.这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构成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何以超越虚无主义?——从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贵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1,48(1)
虚无主义本质上源于欧洲文化的内在危机,即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坍塌这样一个思想事件。晚期海德格尔在对这一事件的沉思中判定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这个判定源于两个错误的前提:一是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停留在黑格尔哲学中的主体性形而上学;二是认为马克思理解的人是生产—消费的人。这两个判定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根本误解。实际上,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不仅克服了黑格尔意义上的主体性形而上学,而且还包含着克服虚无主义的巨大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宋炳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康德以先验论(人为自然立法的现象学)论证知识的客观性和现象世界的实在性。海德格尔则认识到认识论意义的认识不具自存性,它还有更为深层的根基,即生存存在论,存在论层次的认识先于并高于认识论意义的认识。康德区分现象与本体主要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作为现象根基的本体理念乃不在之"在",此说耐人寻味。海德格尔则批评康德的本体论只关乎在者而非"在"。海德格尔终生追问"在",指出思对"在"的归属与谐响,从康德之"问"回归于"答",同时也强调"在"与表象之同一,克服康德超验形而上学。康德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如何可能",海德格尔的问题是"在是怎么一回事"。前者讲思对"在"的综合,后者讲思对"在"的应合,二者都是伟大心灵传达"在"之词语的杰作,其不同意味着时代之不同,其不同也标出不同之时代。 相似文献
14.
庄忠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5):41-46
尼采把虚无主义的病根归结为形而上学,并试图通过基于强力意志的"重估一切价值"和"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来克服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他不仅是一位规定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家,而且建构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即极端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所以,在尼采那里,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不但没有被克服,反而得以完成。当然,关于尼采是否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石碧球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在海德格尔那里,"克服形而上学"并不是要摧毁形而上学,其根本动机乃是要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努力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得以在新的地基上重新经验形而上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邓晓臻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20-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此在"既指生存着的人,也指人的生存。作为生存着的人,它接近于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却没有明确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和价值规定性;作为人的生存,它接近于马克思的"人的感性活动",却不是不断与其周围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开放系统。海德格尔赋予"此在"优先地位,却没有赋予它元存在地位;相反,马克思把人的感性活动看作元存在,赋予存在彻底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旨在反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反对将事物抽象为实体的做法,其目的,在于开启另一种哲学。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使哲学终结,马克思试图把实践引入哲学,从政治经济学切入,揭示传统哲学的缺陷,以此颠覆形而上学的方法,超越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8.
杨丽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2):85-93
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研究不能忽略技术与虚无主义的关系问题。技术与虚无主义之内在关系构成了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生存论审思。结合海德格尔的思路,两者之关系可表述为:"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它内含3个逻辑层次:(1)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内在危险,虚无主义与危险等义;(2)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危险;(3)危险之救渡与虚无主义之克服的希望就在于"技术的转向"。海德格尔通过技术与虚无主义关系洞察到了现代性的内在危险及救赎希望。这一生存论审思独辟蹊径,敏锐而深刻,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更甚者,它内在蕴含着"危险"。 相似文献
19.
陈治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解构在其存在之思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这种解构工作与基督教神学之间至少存在着三重密切关系.就形而上学之解构的神学来源而言,弗莱堡早期海德格尔的“宗教课程”对基督教神学的批判已经预示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不断解构;就形而上学之解构的神学向度而言,尽管解构工作的神学指向并不完全清晰、始终一致,但是透显出要求由某种“宗教诗学”代替传统宗教神学和宗教哲学的趋向;就形而上学之解构的神学意义而言,虽然它对20世纪西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无可匹敌的广泛影响,但是对这种解构工作的神学运用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吴增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61-68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诠释一直是当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它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尼采的哲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哲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解读的基本论点和思路,然后揭示出尼采哲学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所起的作用,并由此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返回到尼采哲学自身,就此澄清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曲解和误解之处.最后,本文尝试对两位哲学家的共同哲学关怀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